分享

《了凡四训》纵横谈 10 | 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

 周氏纵横 2021-07-23

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

上一篇小文发出之后,引起了很多朋友的争论,争论的本质是要证明自己的对,其实争论没有什么必要,不过如果能够通过争论让更多人明白,亦是一件美事。本文还是沿着上一篇小文的话题,讲讲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做家长的话题。

现在社会,大家说做家长很难,似乎要样样精通。能赚钱、能做饭,精通数理化;勤快做家务,与人关系好,心烦还要乐哈哈。俗话说,家家有难念的经。其实这个“经”不是老人就是小孩,不是经济问题就是健康问题,这是每个家庭都要念好的“经”。做了家长的我们,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看着老人一天天变老,还要面对忙不完的工作和各种人事关系,内心难免会产生各种烦躁的心情。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内心自然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我认为“恨铁”当然不能“成钢”,因为你有“恨”,责怪孩子不争气不如反思自己不够努力,所以不要把“恨”和“怨气”出在孩子身上。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是人之常情,但能够“成为龙凤”的孩子是少之又少,其实无论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是我们的作品。按照正常思维,面对自己的孩子,无论他变成什么样的人,内心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家长就是无意或者无意带着他们往这个方面走的引导人。我在上一篇小文讲到:“家长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其实都是在给孩子上课”。当然孩子没有成为父母期望的人是常见的事情,但孩子如果能够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人,也是不错的收获。

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父母的角色呢?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每个人家庭都有他的无奈。但我始终认为,要做好父母的角色,只需要做好一条,那就是:家长要信德、明德和修德。

信是真信,明是真明,修是真修;能信必能明,能明必能修,因为信德、明德和修德本身就是一码事。至于凭什么让人认为信德就能解决孩子的大部分问题呢,这里其实没有为什么,只有是什么和怎么样。大众都在想着如何争名夺利、想着如何赚钱发财,就是没有想过如何修德。因为大众不信德,所以社会的问题就越来越多。德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吗?能解决家庭的问题吗?只要你真信,就一定可以。有些家长振振有词地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作为老师就要替我教育好。我也曾经面对过一些家长,他说:我就是因为教育不好孩子,所以才给你们教育。其实,孩子身上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到原因,所以解决孩子身上问题的根本是家长如何修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其实大部分都是家长的问题,家长能够反躬自问,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但如果要找借口的话,又可以找到很多。我们可以谴责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但家长要知道,孩子没有教育好,直接吃亏是自己和家庭。

每个人修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但大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努力让自己不断向上、向善。如果家长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能吃亏,如果家长怕孩子吃苦,这样教育出的孩子很难有作息,因为家长的观念把孩子限制了。曾经有个家长质问我:你凭什么让我的孩子帮同学搬教材书本呢?我的出发点是刚刚开学,让男同学干点“苦力”,让女同学搞搞卫生,大家分工合作。但遇到这样的家长,我只能苦笑,后来那位家长让孩子办理了退学手续。

我们常常说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优秀的家庭是因为有优秀的家长,优秀的家庭基本上都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当然大众对“优秀”理解不一样,有人认为能赚大钱就是优秀,有人认为有学问就是优秀,也有人认为做了大官就是优秀。但我认为有德才是优秀,不过德的表现方式会不一样,可以通过赚钱、做官、做学问等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体现出来,但有一点也是共同的,那就是你能够为多少人服务呢。孩子能够为越多的人服务,他的德就越大,他的能量就越大。所以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谦卑有礼的榜样,树立孝敬父母的榜样,树立为人服务的榜样,树立业精于勤的榜样。

了凡先生告诉他的孩子:“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简单来说,做家长的要时时反躬自问,要不断反省自己,只有要先做好自己,才能影响和教育孩子。

一个网友说,“我”是问题的根源,我深以为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