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凡四训》纵横谈 33 | 猪大肠引出的思考

 周氏纵横 2021-07-23

猪大肠引出的思考

猪大肠者,猪内脏最脏部分者也,所以在文人雅士眼里,猪大肠是难登大雅之堂之食物也。然而,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猪大肠是不错的食材。它有很强的韧性,并不像猪肚那样厚,还有适量的脂肪,所以猪大肠又叫肥肠,它是一种常见的猪内脏副食品。如果细分,猪大肠还可以分为大肠、小肠和肠头三部分,它们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肠最瘦,肠头最肥。对于食客来说,猪大肠爆炒最合口味,特别是湘菜,一般喜欢爆炒做法,趁热食用非常美味。广东信宜出产李子,这几年创造出一道大肠炒李子的菜,很是受到食客的欢迎。

文人雅士讨厌猪大肠,是因为猪大肠曾经很“脏”,装过猪粪,所以在食用的时候,一旦想起它那些“不光彩的历史”,便会产生恶心的感受,何况猪大肠的腥味也确实比其他部位的内脏要大一些,所以身为高大上的文人雅士,自然要远离猪大肠的。当然现在大部分的猪都是吃饲料,所以装过猪粪的大肠的腥味就更大了。现在的猪大肠远没有我们小时候农村家养猪的大肠“干净”、“好吃”,因为那时候的猪吃的是番薯叶、米饭和米糠,晾晒之后的猪粪是很好的有机肥,又可以种出更好的番薯。但无论如何,从古到今,猪大肠的身份和地位变化并不大。喜欢的它依然喜欢,讨厌的它依然讨厌。

这段时间,网络有句话引起我的思考:装过猪粪的大肠洗干净炒熟之后,大家都爱吃(文人雅士除外);但装过粪便的饭碗,无论如何清洗,大家都不用这个饭碗了。为什么呢?清洗之后,哪里还脏呢?其实脏的是人的念头和想法,物品脏了可以清洗干净,但要清洗干净一个人的念头,并非易事。我们再细细琢磨,其实所谓“脏的念头”不过是人的分别心。农村有句俗话:自己孩子的粪便可以用手拿,但遇到人家孩子的粪便,用手捂住鼻子,这是典型的分别心。甚至有些娇贵的女孩子,一听到“粪便”二字便倒胃口,这里不光是念头的问题,还有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同样是装过粪便的物品,为什么受到的“待遇”不一样;为什么在文人雅士眼里,猪大肠是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了,因为吃猪大肠的食客都是老百姓,而文人雅士要表现出自己的清高,所以要和猪大肠保持距离。因为在他们眼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从猪大肠到念头再到分别心,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读书人的清高是可以理解的,生活中大众对各类事物的挑剔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一个人只要有“脏的念头”,身体就实现不了真正的干净。对于行善积德的人来说,尽管每个人的时空和能力都有限,但只要他心中有爱善恶恶的念头,他便入不了道。所以了凡真正的转变是从内心到行为,再到内心不断地转变,他行善但不执著善,他改过但不执著过,久而久之,便达到了云谷禅师所讲“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所以云谷禅师的立命之学是“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要“熟玩而勉行之”。

其实猪大肠就是猪大肠,它不需要获得那些“高尚人士”的认可,只要它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地位,它就会一直受欢迎。何况在中医人的眼里,猪大肠还是一味中药。《本草图经》认为猪大肠主大小肠风热;《本草纲目》认为它有润肠治燥、补虚、止渴止血之功效;因为猪大肠性寒,味甘,所以有润肠、去下焦风热、止小便频数的作用。所以古代医家常把猪大肠用于治疗痔疮、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斋直指方》和《奇效良方》中的猪脏丸,《本草蒙筌》中的连壳丸等,皆是用于治疗直肠病变的名方,其中均用到猪大肠。

猪大肠或许很卑微,但它对大众有用,所以它有价值。有此,足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