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土楼申遗到乡土建设遗产保护

 零壹贰012 2021-07-23

图片

图片

世界遗产该不该商业化?

这其实是平衡旅游和原生态的问题,也是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课题。每一处世界遗产在申遗成功后,都会有一套完整的商业化运营方案。一是宣传其价值,二是商业所得收入用于保护遗址本身。地方政府虽然会有财政支出用于世界遗产保护,但其金额毕竟较少,所以世界遗产需要进行商业、旅游管理,自给自足。但是,商业化、旅游化的前提必须是保存文化、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定期检查每处遗产的管理情况。如果世界遗产管理不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严重的、不可修复的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会取消此处世界遗产称号。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世界遗产是否应该“商业化”,而是应该在保存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化。过度商业化,势必“侵占”居住空间,打破村民原先的生活结构,破坏当地的原生环境,造成其原本功能分区发生置换。这些问题与困难,都需要我们做出努力,未来的土楼保护之路还很长。 
 
福建土楼能够申遗成功,与这样几个特点关系密切:一是建筑技术,这在国内、国外都是唯一的,具有借鉴作用。国内外也有许多生土建筑,比如陕北的窑洞,但土楼在选址、材料、结构、布局等方面都体现了突出价值。二是反映了中华传统家族文化,同一个大家族的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可以说土楼是传统的血脉关系见证者。三是土楼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土楼建筑本身与当地的山水环境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和谐的景观意境。即使因为地震等灾害而倒塌了,也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建材取自自然,最终再回归自然,这一点和其他建筑材料截然不同。
 

图片


福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总体而言比较顺利,但是过程也很艰苦。顺利是因为它的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世界公认,艰苦是因为申遗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保护行动。

参与节目拍摄的郑国珍老师最清楚其中甘苦。他一直领导这项工作,从整体保护价值的确定到“文化景观”与“文化遗产”的界定,从环境整治到重要项目修缮,从申报文本的起草到保护规划的编制,从保护理念的探讨到保护法规的建设,一步一步走来,前后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福建土楼才终于成为世界遗产。
 
福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更多地区、更多民众也开始关注自己家乡的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比如窑洞建筑。我们国家现在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传统的乡土建筑中,无疑是全世界生活在传统乡土建筑中人群最多的国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关注和保护乡土建筑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图片


这些乡土建筑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也是通过节目录制希望引发大家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会引出更多的话题。虽然乡土建筑类型和数量都很多,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乡土建筑处于被冷落甚至不断被破坏的状态。有的遭受了火灾,没有得到保护;有的村庄改造拆除掉了乡土建筑,建造了一些与生态景观不协调的新建筑。甚至有的地方因为觉得乡土建筑影响“市容市貌”,就建了长长的遮羞墙把乡土建筑遮挡起来。这给周围民众的生活带来不便,加重了一些百姓的生活困难和负担。这些对传统文化、文化资源的错误态度使人心寒。
 
当然,也有很多暖心的乡土建筑保护故事。比如大家都知道贵州黎平县地坪乡的农民保护家乡风雨桥的事迹。当风雨桥被洪水摧毁的瞬间,当时在场的124名侗族的小伙子,在没有人组织的情况下,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打捞,从贵州一直打捞到广西,沿途告诉那些村庄的村民说这上面漂下的木材是我们家乡的风雨桥,我们不能没有风雨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他们把这些构件运回了家乡。最后一整理,28根主要构件居然一件都没少,全部平安回家。73%的风雨桥构件回到了地坪乡,风雨桥得以修复。 

乡土建筑的修缮是另一个重要课题,涉及传统材料、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传承,还有我们一直提倡的工匠精神。在福建土楼,大家看到,这里的一砖一木一墙都是精心建造的结果。第二天上午我们亲手体验夯土,我才做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很累了。一丝不苟地夯土,土夯到一定程度再继续晾晒、烧制屋瓦,两面的厚度、宽度要保持一样,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在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培养方面,大家都有很深刻的体会,也进行了交流。
 图片

还有一个例子是坎儿井。新疆吐鲁番每年的降雨量只有十几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下雨之后,雨水似乎在瞬间就都蒸发了,没有蓄水能力。当地人们为了生存,创造了坎儿井这种地下水利工程。每隔100米左右挖一口竖井,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暗渠。暗渠把火焰山地层下的水运到村庄。这套系统工程也已有上千年历史。当时没有科学测绘仪器,也没有精准的加工设备,居然能把它一条条挖出来,把水引到了村庄,这就是奇迹。河的尽头,有一个池塘,池塘吸引了小鱼、小鸟,人们在池塘周围洗衣服、聚会、聊天……坎儿井成为这里的一种生活方式。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自来水进入村庄了,一开始人们感觉自来水很方便,直接把管子引到自己家里的厨房,一拧水龙头就可以用自来水。于是人们逐渐弃用坎儿井,坎儿井的数量迅速减少。使用自来水以后,地下水开采超量,由过去几百米开采到上千米,生态受到很大影响,采水成本也随之提高。人们开始怀念坎儿井,但是坎儿井已经由从前的1200多条,到2006年常年有水的只剩331条了,再过一些年可能就会全部消失。当地逐渐出现了抢救坎儿井的呼声。
 
当地人告诉我们,呼吁抢救坎儿井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了自来水以后,人们都不愿去水塘边聚会了。过去那种一到傍晚就在水塘旁边弹琴、跳舞、聊天的欢乐情景渐渐消失了。人们开始感到了孤独,感到过去的、有传统文化的、有坎儿井的生活更为丰富,所以强烈呼吁要修复坎儿井。
 
但是,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技术方法,修一条坎儿井要40多万元,不仅造价高昂,更重要的是,经现代材料和技术修复后的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疆坎儿井了。
 
所以我们想,还是要用传统手段,但是没有修缮队伍。于是,我们开设了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的培训班。在一个礼堂中,我在上面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下面围着一小圈一小圈的人在讲话。我很纳闷:大家为什么都不认真听我的讲课?他们说不是,他们听不懂,每一小圈有一个翻译,现场翻译给这一圈的人听。我只好讲慢一点,再慢一点。这样经过培训形成了13支队伍,每支队伍中的每个人都经过考试,然后发给培训证书。大家可以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技术来修缮自己家乡的坎儿井了。坎儿井修复技术传承了下来,又增加了就业机会,现在情况很好。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乡土建筑的传承要靠当地民众。在福建土楼,我们也看到经过培训形成的专业的土楼修缮队伍,这样才能世世代代地把土楼修建技术传承下去。如今家庭小型化了,这样的乡土建筑可能已经不适合今天的生活方式,但我们依然要保护土楼。因为它是民间传统建筑的骄傲,是世界奇迹。人们看到这些土楼,就知道这是祖先的辉煌创造,对这些创造充满敬意。
 

图片


文化遗产不仅是物质的遗存,在这里还曾经发生过很多文化活动,产生了很多精神领域的创造。这些创造,使得文化遗产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比如团结协作的精神、家庭和睦的精神、耕读传家的精神、崇尚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在福建土楼这期节目的录制中,我们还体验了土楼的流水席和年夜饭,92岁的土楼楼长给我们讲述了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土楼发生的可喜变化,还高兴地吹起了口琴,令我动容。进一步把福建土楼,把土楼精神保护好,传承好,让更多人关注世界遗产的保护,关注乡土建筑的保护,关注美好家园的建设,这就达到了《万里走单骑》的真正目的。
本文节选自《万里走单骑 老单日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