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首发  中国古今人称系列谈之二·修谱称谓术语

 金色年华554 2021-07-23

故:逝世的旧用,文雅敬用也。如“故先考”“故祖考□公”。

显:用于先贤达贵和有重大成就者,在家谱和墓碑上,均可使用。

先:多般用于父母。比“家父”“家母”庄重的敬用。

考:本指“老”;父亲。后称亡父曰考。《礼·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妣:本指“母亲”。引申为祖母或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后来只用于亡母。《礼·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谥号·谥: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后来泛指家族的辈分。晋陶潜《陶渊明集》赠长沙公词序:“长沙公于余同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

出嗣·嗣:嗣即继承,接续。出嗣:在封建法制度下,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亲属作过继子。​

承祧:承奉祖庙的祭祀。后亦称嗣子为承祧子。祧:古代称远祖的庙。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承继先代,称承祧。​

双承:继承两支的祭祀。​

嗣子·嗣孙:无子者以同辈兄弟之子过继为后人,称“嗣子”。过继孙辈的,称“嗣孙”。​

乏嗣:缺乏承继人。​

止:一般指已婚无后代(儿子)即去世。

殇:早夭。《礼记》注:“生未三月不为殇,七岁以下为无服之殇,八岁至十一岁为下殇,十一至十五岁为中殇,十六至十九岁为上殇,若二十岁以上则如常书,非殇也!”

早卒:早年去世。20岁以上死亡者书“卒”或“早卒”。

螟蛉子:养子。

流寓:寄居他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