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质转型 千年古城绽异彩 ——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年工作回眸

 城头山视窗 2021-07-23

《城头山视窗》图片格式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大道纵横交错,一个个秀美公园如诗如画,城市提质转型描绘一幅津澧新城建设的优美画卷。所有的这些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

县住建局局长王立功介绍,“十二五”期间,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机遇,按照“区域中心”城市定位,致力于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镇村面貌,使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并坚持引优与扶强相结合,推动了建筑业发展壮大,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突出功能品质,建设宜居城市

近几年,县住建局对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生态建设等课题进行综合研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县委、县政府就城乡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促进了县城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伴随澧州新城“十大项目”和“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三年行动工程有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绕城线二期、地表水厂二期、体育中心、翊武公园、澧水风光带、湘西北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顺利建成,目前城区已完全具备行政服务、商贸物流、文化体育、生态游乐等核心功能。澧浦南路、澧州大桥、临江西路等道路工程先后竣工,总长30公里的城市环线基本建成。这些项目对促进城市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引擎”作用。县城规划区扩大到6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7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2.6%

2015年,县住建局协助县城市办出台了《县城小街小巷管理暂行规定》,街道建设得到快速有序发展。全年完成道路路面维护12000平方米,完成人行道维护9000平方米、制岩维护3500米;更换下水道检查井619座、雨水口239座、清淤雨水口573座;完成下水道清淤970米。维修路灯3100盏,新安装路灯100多盏。投资700万元完成污水管网建设5公里。共处理污水1092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5%。投资1240万元,铺设自来水供水管网16千米。

同时,县住建局加大了日巡查和执法力度。市政、园林、给排水、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取得新进步,“两违”建设管控到位,发放建设工程停工通知书84份,移送案卷6份。近几年,住建局突出城区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环境整治,以城市提质为抓手,以文明施工管理为重点,强化了建筑工地场内外路面硬化、洗车设施配套、扬尘管理、场内外卫生保洁,取得了显著成效。

突出生态引领,打造绿色城市

为了打造 “绿色城市”,自2008年起,全县连续8年开展了推进城市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近几年,县城完成了翊武公园、生态文化公园、澧水风光带以及道路绿化升级、庭院绿化改造、县城园林绿化植树造林等一批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达2.675亿元。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18.6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3%。

2011年,澧县获批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县住建局主动作为,积极实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行动。近两年,全县共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审查35万平方米,施工图审查备案55万平方米,计划今年实施绿色建筑项目1-2个。到目前为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已完成80%以上工作。

2015年,县城全面启动了省级园林城市创建考核迎检工作,各项工作正顺利推进。全年累计投资1.2亿元,大力推进城区植树造林、道路绿化、庭院绿化等项目。同时,加大建设管理力度,积极推进城区绿化养护、绿地补植、鲜花摆放、卫生保洁等工作。数据统计、资料整理、遥感测绘等工作已经完成。通过专家模拟考核,各项指标基本接近省级园林县城创建要求。

突出民生改善,营造幸福城市

城市的改造提质,目的就是要不断改善民生,努力让市民走便捷路、用安全气、喝放心水、住舒心房、赏生态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改造小街小巷25条,维修道路4.03万平方米、人行道2.59万平方米;新增燃气主管网44千米、用户1.6万户;完成供水管网新建和改造29400米;投资1.38亿元完成污水管网建设98.78千米。  

2015年,古城西路道路提质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护城南路、珍珠北路建设工程正扎实推进。碧桂园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项目初步选址,公司正在进行前期调研。

管道燃气稳步发展,2015年新增用户3487户、燃气主管网12千米,改造管网1.2千米。总投资1亿元的LNG储气库已开工建设,“五县一市”长输管对接阀门室正在加紧建设中。

突出城乡一体,加强城乡统筹

为了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县坚持做强中心城区、做优县城、做特中心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镇空间体系。县住建局积极指导小城镇建设管理,加强农村建房技术指导,常年开展送图纸下乡、送技术服务上门等活动,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有序推进。仅2015年,他们就组织县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了12个户型,并向群众免费赠送3个户型为1册的设计图纸200套。同时,重点扶持和培育了一批集聚力和辐射力强的乡镇。如今,大堰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码头铺镇被评为湖南省特色镇。

2013-2015年,全县进一步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含土坯房)3631户,受益人口超过万人,累计向上争取补助资金3887万元。其中,2015年省里分配澧县危房改造指标3400户,国家补助标准每户7500元,省级补助标准每户5000元。这些危改任务均已按质按量完成,通过了上级的验收。

突出转型升级,行业管理全面加强

近几年,县住建局坚持引优与扶强相结合,推动了建筑业发展壮大。“十二五”期间,县住建局办理各项施工许可415个,总报建面积367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7亿元。他们积极培育建筑市场主体,目前本地二级资质建筑企业达6家、三级资质2家。他们扎实开展了建设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通过全面落实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完善了工程质量监督监理机制,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全县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近3年来,全县创建省级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14个、市级15个。

2015年,县住建局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认真整改,使党建与业务工作同步发展,“一站式”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完善优化,建设工程进展缓慢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全面推进廉政建设、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得到提升,机关和行业形象进一步好转。特别是加强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饮水工程建设、“煤改气”、生态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环境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5年,全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2亿元,吸纳就业人口7186人;完成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19个;完成项目招投标36个,招标金额7.34亿元;办理各项施工许可58个,报建面积89.87万平方米,合同金额5.31亿元;创建农民工学校2所;完成19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资料审核,并通过省专家检查组验收,并完成合格项目的补助拨款。

在建设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中,县住建局以开工条件审查、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分部工程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为重点,办理质量监督手续项目47个,办理竣工备案工程29个。同时,加强了常态化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以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施工现场隐患为重点,狠抓施工现场质量监管和层级监督,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谈及“十三五”建设规划,县住建局局长王立公满怀豪情地说,未来几年,城乡建设将紧紧围绕“津澧新城”发展目标,推进跨越发展,建设现代澧州,力争到2017年,澧县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城市人口达35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努力建设“洞庭第五极”,打造澧水中心城


公众微信号关注:城头山视窗

主编微信:城头山视窗 ;《城头山视窗》,一份关于澧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刊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