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扶贫36计】澧县沅澧茶叶专业合作社:一乡一品 茶叶飘香巧致富

 城头山视窗 2021-07-23



一乡一品 茶叶飘香巧致富
——澧县沅澧茶叶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模式

澧县沅澧茶叶专业合作社位于澧县码头铺镇杨家坊村,自有茶园基地面积300多亩,年产干茶3000多斤,自有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15吨以上,合作社全年总产值超过100万元。合作社自2015年建立以来,以做大做强码头铺茶叶产业为宗旨,积极投身扶贫领域,以各种方式开展产业扶贫。

精准施策 做强做大产业品牌

杨家坊村现有贫困户123户,贫困人口440人。如何能让贫困群众脱贫,从而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是码头铺镇党委政府一直都在思考解决的问题。澧县沅澧茶叶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助力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合作社常年安置了数十名贫困人口就业,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采摘茶叶等季节用工2000多个,仅支付劳务报酬就达20多万元,流转土地租金近30万元。合作社在负责人杨承悦的带领下,从茶叶技术指导到生产加工,甚至到销售环节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让茶叶在杨家坊飘香巧致富。

为了推进产业配套,提升茶叶产业附加值,2015年,码头铺镇农民杨承悦领衔成立了澧县沅澧茶叶专业合作社,新建了茶叶加工厂,并于当年投入运行。合作社精准施策,打造名优茶品牌,并通过电商,让澧县的茶叶真正走出去,产品行销全国。合作社成功为西北片区种茶兴茶提供了范例,不仅带动周边的回龙峪、龙洞峪、平和等村产业兴旺,还“波及”了甘溪、火连坡、王家厂等镇,昔日荒芜的土地更是成了一些新兴经营主体争抢的“香饽饽”,一些能人纷纷前来投资,租土地,建加工厂。截至目前,4个镇共种植茶叶2.55万亩,年总产茶叶1500吨,茶叶产值近亿元。


精准脱贫 彻底甩掉贫困帽子

治标必须治本。要彻底摘掉这些贫困户头上的“穷帽子”,就必须分类精准施策,抓好抓实产业支撑,做强做大产业品牌。

贫困户罗抗军就是其中受益典型之一。罗抗军,杨家坊村三组居民,在2014年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家庭一共5口人,主要是因残致贫,罗抗军本人先天残疾,妻子弱智。罗抗军文化素质低,思想也比较保守,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纳入贫困户之前,家里收入全靠家里耕种仅有的土地赚取,且还要支付妻子医药费用,导致生计都难以维持。沅澧茶叶合作社根据罗抗军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意愿,最终决定帮助其发展茶叶种植产业,并针对罗抗军等贫困户制订了茶叶产业脱贫方案。

沅澧茶叶合作社帮扶罗抗军发展茶叶种植面积5亩,并帮助其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组织罗抗军多次免费参加技能培训学习,并加强种植、养殖技术的学习。

在罗抗军等贫困户茶叶种植产业发展中,合作社免费为其耕地整垅,免费发放茶苗和肥料。在茶叶成园前三年,合作社给予每亩地500元的口粮补助款,并与其签订茶叶销售合同,同类产品价格比市场价一般要高出3~5元/斤。通过这些帮扶举措,彻底消除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的一切困难。通过几年的实际运作,罗抗军家的茶叶已实现每亩每年产生经济效益达3000~5000元,从此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沅澧茶叶合作社不断鼓励他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经过多次深入与罗抗军沟通,罗抗军及家人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意志坚定要摘掉贫困户帽子。有了国家政府的扶持,罗抗军不仅种植茶叶5亩,还圈养4头生猪,喂养2头牛。家庭收入从以前一年不到5000元的收入,变成了近5万多元。

家庭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变,当然离不开罗抗军及其父母的辛勤劳作。经过不断的努力,罗抗军的家庭情况大有改观,他们已经没有了那种因为自己是贫困户而感到自卑的感觉,也改变了左邻右舍对他们的看法。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罗抗军意识到勤劳的重要性,他说“不勤劳,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政府能帮我们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今后他要靠自己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

今年年初,罗抗军为了方便运输茶叶,买了一辆货车,方便自身的同时也帮助其他农户。罗抗军笑着说:“现在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感谢沅澧茶叶合作社的帮助。”他还表示,现在他信心很足,将来他会不断扩大自己的茶叶种植,自力更生,和全体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

 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在拼搏和进取中耕耘,沅澧茶叶合作社守在农村广阔的天地,着力码头铺镇“一乡一品”——茶叶的发展,静待收获美好的季节。◆

 (联系人:杨承悦 电话:13548867488)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