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鄂赣冲击中国“第五极”,说好的“洞庭第五极”呢?

 城头山视窗 2021-07-23


湘鄂赣冲击中国“第五极”,

说好的“洞庭第五极”呢?

文/易宗明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北有京津冀,南有粤港澳,东有长三角,西有成渝双城经济圈,唯独中部地区尚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极。
冲击中国“第五级”,谁最有资格?屈指数来,或许是非中部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莫属。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3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地图上看,武汉、长沙、南昌三大核心城市,相互之间仅相隔约300公里,作为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武汉、长沙、南昌正形成“一个半小时同城圈”。

湘鄂赣三省山水相连、文化渊源深厚,近几年,湘鄂赣省际协作显著加强。《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南昌行动》等一系列重要框架协议和三省共同签署具体合作文件;三省政府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湖泊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联合宣言》,基础设施加快联通,生态环保共保联治,产业合作稳步推进,公共服务逐步共享……“沿江连片”发展的新格局已现雏形。

今年两会上,湘鄂赣三省代表委员更是同频共振、共同呼吁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全国经济新增长极。湖南代表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建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努力打造全国经济新增长极;湖北代表团则提出《关于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江西代表团建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并适时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江中游湘鄂赣三省组成“中三角”,冲击中国经济“第五极”的战略意图,不言自明。


▲中部“中三角”示意图

其中,湖南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中明确: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在长江、京广、陇海、京九等沿线建设一批中高端产业集群,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城镇化空间格局示意图
发,北京,2021年3月12日

如今,尘埃落定。近日,全国两会上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第一节中,提到要“优化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纲要中白纸黑字落实了建议内容,就是对三省最好的回应。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联接东西部、协调南北方的市场枢纽,将是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枢纽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加速度和驱动力。

你可能会问,纲要中提到要“优化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并没有提到湖南呀?其实虽笔墨不多,但对湖南意义非凡。1997年,湖南正式提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历经多年,如今终于结成正果!此番国家级层面正式提出,意味着作为全国第五极组成部分的长株潭,将迎来重大机遇!

中国“第五极”国家战略已尘埃落定,长株潭作为冲击中国“第五极”梯队已在路上。那么,早在2014年就说好的“洞庭第五极”——津澧新城呢?

▲澧县城区


2014年,“津澧新城”纳入了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期启动的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同年11月, 湖南省政府印发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提出支持澧县、津市市合并设市。紧接着,津澧新城成为湖南省唯一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区。

2015年2月,杜家毫省长在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津澧新城”作为洞庭湖区的中心城市来培育发展。澧县县委、县政府和津市市委、市政府打造“澧水中心城、洞庭第五极”,从此,两地新的领导班子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三次举行津澧融城工作联席会议,积极推进津澧融城工作。

2018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复了常德市《津澧新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确定津澧新城为湘鄂边界及澧水流域中心城市、常德市域副中心、产城融合现代宜居新城

2020年12月,官方公布了《中国共产党常德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津澧融合,实施市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形成“一城三区”的主城区发展格局。可2021年的头3个月又即将过去了,说好的“澧水中心城、洞庭第五极”呢?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