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lack Coffee Club|No21.子不语·知其不可而为之

 新用户3451G7HJ 2021-07-23

“……我们从来不是独自历险,之前有过许许多多的英雄,迷宫的奥秘已经被彻底解开,我们只需要跟随英雄的麻线前行。在本以为会发现可憎之物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神祗;在本以为会杀死另一个人的地方,我们杀死了自己;在本以为会向外远游的地方,我们来到了自我存在的核心;在本以为会孑然一身的地方,我们却与全世界在一起。”——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

第二十期:神话主题:2016年9~12月

(向上滑动,查看共读大纲)

(一)时间:9月11日—12月31日,共112天。

大致分两个阶段:(1)通读阶段(9月11日—10月15日)。用35天时间通读《千面英雄》,10月15日前提交第一篇读书笔记

(2)延伸阅读阶段(10月15日—12月31日)。阅读延伸书目(丰俭由人,不限于推荐书目,进度亦不作硬性要求,建议西方神话和东方神话至少各读一种,及袁珂的理论一种,以便在东西方神话文本与理论间作比较),12月31日前提交第二篇读书笔记

阅读阶段划分仅供参考,可视个人情况自行安排调整。

(二)讨论。略

(三)作业。略

(四)共读书目:

《千面英雄》

作者: [美]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译者: 黄珏苹

出版年: 2016-2

《中国神话传说》

作者:袁珂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开出版时间:2012-01-01

《神话的力量》

作者: [美] 约瑟夫·坎贝尔 / [美] 比尔·莫耶斯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副标题: 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

原作名: The Power of Myth

译者: 朱侃如

出版年: 2011-9-1

本期主持人:空桐

拾贝撷英(均为节选):

三三妈妈

最早认识坎贝尔是从三爸推荐给我的<神话的力量>开始,一口气读完,又看了<指引生命的神话>,终于等来了<千面英雄>,由约瑟夫坎贝尔基金会编辑的版本让我大喜过望,首先看了序言、前言、附录、注释和后记,然后长出一口气,终于不用翻墙去查找作者资料了,Yeah!
有趣的是,坎贝尔对于神话结构、源流、魅力的分析,指引了无数包括星战导演卢卡斯在内的创作者,可他自己却曾经是位失败的小说作家,可见解构与构建并不一定是相伴相生的。会生蛋的不一定能分析出蛋的成分含量营养元素。不过有一点,生蛋和解构蛋的都要对蛋抱有极大的热忱,才能让这颗蛋为人喜爱,在众蛋之中脱颖而出,成为独一无二的一枚。
坎贝尔对神话的解构与传播,最具吸引力之处在于他“通过汇集大量不太难懂的例子……让古老的意义自己显现出来”(1949版前言),简言之,就是“说人话”。这使得神话研究这样的专业素材为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并且应用到更加通俗的小说及影视作品创作当中。一言以蔽之:他不仅会分析蛋,还会卖蛋。

……我对于坎贝尔在神话传说中所研究的“英雄离去”以及“当今的英雄”两部分特别感兴趣,在<今天的英雄>一章当中,他提到,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的青睐,使得过去的神话死亡,众神皆死,而英雄更加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他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在1949年,距离今天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这么多年之后,神话面临的困境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坎贝尔也曾断言“我们每个人都是拥有非凡力量的伟大英雄---能够用一根手指举起牛增山,让自己充满了不起的宇宙荣耀,那并不是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肉身自我,而是内心的王。”也许对于科学和数据计算与分析的崇拜代替了曾经的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祇,但是,钻研和传播神话的意义恰恰就存在于神秘感失去的事实中。人类对于自身存在意义和成长使命的追寻永远不会终止,更不会因为对于数据分析的依赖而陷入僵局。关于生命的永恒三问,无法通过大数据给出100%的确切回答,哪怕是有1万分之一的不确定性,那也是生命中开出一朵花,值得我们为之探寻。

果  妈

英雄神话中所涉及的自然中的动物植物都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喻义。

唵、嘛、昵、叭、咪、吽,“如意宝在莲花中”。(P130)

几千年来,佛教视莲花为纯净的象征,代表人的智慧与灵性启迪的一面。尚未绽开的花蕾象征前世的灵魂,未来有可能绽放拥抱神圣的真理。白莲蕴含灵性觉悟,红莲爱意和发自内心的热情。

印度教徒则认为莲花象征神圣的爱。印度教中有许多神祇,无论男女都与莲花密不可分。

在古埃及莲花象征太阳与创造,也象征复活。罕见的蓝莲花是睡莲的一种,而非真正的莲花。由于它含有一种叫“脱水吗啡”的镇静催眠物质,会使人像服了药一般昏沉恍惚,因而象征神圣的力量。

据说莲花的八片花瓣隐喻着八个主要方位,亦即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各自统治划分八等份的宇宙。莲花在瑜珈中代表脉轮系统,第八片花瓣代表顶轮与圣界合二为一的境界。

阿兹特克人之间流传着一个有关长着羽毛的蛇的故事。它就是古代托兰城黄金时期的君主魁札尔科亚特尔。(P321)

……是中国神话生物,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代表祥瑞的正向力量。而世界各国的龙经常从古代神话中的巨蛇演变而来,当中有不少故事提到巨龙被凡人或半神半人的英雄所征服。欧洲中世纪民间传说中,屠龙英雄济济一堂,但此处的龙代表了邪恶势力。大部分国家的传统视龙血为致命剧毒。

猫头鹰被古代希腊人认为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化身,也是雅典卫城的守护者。它陪伴在专司黑夜与冥界的魔法女神赫卡特身边。由于它是昼伏夜出的猛禽,因此罗马人认为它与邪恶有关。

还有蝴蝶,古代希腊人与罗马人同样尊敬蝴蝶,理由却不同。希腊女神普赛克掌管灵魂,古代的拼花镶嵌图案通常将其描绘成有蝴蝶翅膀的女神。“Psyche”的意思是“灵魂”或“蝴蝶”,不难理解为何欧洲人认为灵魂与蝴蝶具有某种象征性的连接。中国古代也有庄周梦蝶的故事。在日本,一只蝴蝶象征虚荣,但两只蝴蝶象征婚姻与爱情。美国印第安人认为蝴蝶是喜悦、变动和转化的象征。从卵、幼虫、蛹到蝴蝶,破茧而出的那一刻,挥动翅膀着翅膀,这一生变得如此光芒四射。蝴蝶是公认的蜕变象征,许多民族甚至认为它是灵界与现世的媒介。

空  桐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宇宙的诞生即宇宙大爆炸,是一次波函数的偶然坍缩。

在计算理论里,偶然的算法比既定的算法更加复杂也更加消耗资源。自然界里的偶然性是熵减而非熵增,生命则抵抗着熵和时间的箭头,以局部的有序对抗着整体的混沌。必然性的世界是机械的,机械的世界容不下神奇。而生命正是宇宙中最神奇的现象。

基因在复制时出现的偶然性错误,使得生物产生了多样性,多样性的生物在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优胜劣汰,逐渐变得复杂,以至于意识能够在生物体内产生。神,即在意识中诞生。

……神性是偶然对必然的突破,是自由意志对自然规律的否定性继承。对自然的反抗,即兽性向神性的转化,神灵即是超自然力量的人格化身。 

神——自然属性向超自然属性的转化

神话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英雄对神的反抗

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中说:“英雄要做的是准确地在那个点刺穿他自己以及他的世界。”

逗逗:神话中的动物形象

……

动物和神:

在有些民族神话中,动物被视为神祗,受到崇拜,甚至被赋予一些特性——这些特性可能也和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动物毫无关联。比如埃及神话和印度神话,对于某种动物头像所做的为人们熟知的特定描述,更多的只是那个名字代表的意义,而非这一真实动物的对应物。

比如埃及神话中的许多主要神祗都与几种动物相关:与等同于法老的太阳神拉相关的是强大的猎鹰,即好战的荷鲁斯,同时,圣甲虫也能代表太阳神,因为它将自己的卵裹进粪球里,埃及神话便赋予它向前滚动地球以及新生命对死亡的超越的伟大意义。荷鲁斯的眼睛(是昂首欲攻击敌人的蛇的形状,卧于法老的眉间,成为他头饰的一部分,同时此蛇也是下埃及眼镜蛇女神埃狄俄的象征,埃狄俄和上埃及的秃鹰女神尼克赫贝特一起保卫着埃及的领土。

有些民族的神话即使没有赋予神固定的动物特性,它们仍会为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而化身为动物,或者在更多的时候化身为人,希腊神话中宙斯的众多化身就是极好的说明,印度神话中的毗湿奴,他为了驯服傲慢自负的魔鬼们曾使用过海龟、野猪、狮子等动物的化身。

印度教中许多最受崇拜的神祗和动物存在着更明显的关系,他们一般都是对人类和其他神祗有很大帮助的,其中有猴神哈努曼,他是《罗摩衍那》中勇敢的将领,具有非凡的魔法力量;还有揭路荼——百鸟之王,是毗湿奴的坐骑;甘尼萨——大腹便便的象头神,代表智慧,专门扫除障碍。

……神话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千丝万缕且错综复杂,阅读神话,就是阅读人类社会的童年故事,深入人类行为的原始密码,让我们对自身宿命的观察更为真切而睿智,对于依然从神话中获取营养的文化来说,象征性的暗示使得人类存在的景象和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动物在神话中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保护着自然和人类,与所有创世的事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白 桦 树

坎贝尔很推崇精神分析的视角:“精神分析医生是研究现代神话王国的大师,是一切神力的秘密方式和言词的通晓者。用言词帮助英雄在超自然的冒险中经受考验。”坎贝尔认为,神话和古老仪式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把人类精神向前推进的象征符号,以此抵消把人类精神拖住、使之无法前进的人类幻想。”

如果坎贝尔是对的,那么,这个论断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他把神话和幻想区分开来,认为神话的功能是要把我们从幻想中拽出来。他还进一步认为,“我们人类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就在于这种有效的精神助力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越来越少。我们一直在和未被断绝的幼年形象生活在一起,因此不能进入那必须进入的成年。” 

但很多人认为,神话本身就是人类的幻想啊!神话怎么具备了这个和我们的幻想相反的功能?对此,坎贝尔是这么回答的: 

“灵魂的分裂,和社会整体的分裂,是不能用回到过去的好时光,或保证有个理想的未来,这样的纲领来解决的,也不可能用精明实际的办法,把瓦解的部分焊接起来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只有出生才能征服死亡,新事物的出生。如果想要长期生存下来,就必须在灵魂中,在社会整体内,用持续的重复出生,来使不间断的重复死亡无效。” 

……我发现,从理解个人童年的角度,理解人类神话,比较有意思。人类所有的特点,都基于一个事实:“在所有动物中,人类在母亲怀抱中呆得时间最长。人类出生的太早,出生时还不是成品,还不能对付外部世界。”其实,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神话诞生的时候,世界其实还没有为人类这个物种准备好。我现在甚至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类的原罪的。我们生出来的时候是半成品,然后用余生去做剩下的功课。 

而所有的神话模型,都在讲这个道理。用不断的生死,形成永恒的生命链条。坎贝尔说“精神分析学家发现,那些神话中的逻辑,英雄,事迹,到现在依然残存着。”正好,我在精神科儿童病房实习期间,见识过几个这样的孩子,至今记得很清楚,跟一个精神分裂的男孩聊天时,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想着发明一种飞船,去拯救地球。在精神科医生的眼里,这种上帝思维,是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的标准。而这个孩子,此前曾是尖子生,是在高中一次考试失利后开始改变的。一个人不敢面对失去,就无法重生。

我相信,对作为个体的人来说,死亡始终是禁忌,死亡是最大的失去。就像我们从来都没有准备好生,我们也从来都没有准备好死。而神话中的死亡,用意都在于重生,“消除意识的局限,就能无所畏惧,就能不为变化所左右。这是潜存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解脱,任何人都能获得解脱,只要他能成为英雄。”对于没有做好生死准备的人类,神话的用意很显然,的确是要人类从幻想中拽出来的。如果让人类自主选择,选出来的世界恐怕都会具有幼年特征:母亲的怀抱,丰足的食物,永远与一个更为强大的生命共生。而世界各地的多少神话却在说:杀死你的,常常是你的父亲或者母亲。从精神分析的意义上,这是真理。而那些神话又说:如果你突破这些,你就是英雄。从精神分析的意义上,这也是真理。

卢芳:众神皆死,英雄何在

……人类在从子宫的坟墓到坟墓的子宫这个完整的周期中,男男女女在物质世界中懵懵懂懂走一遭,然后渐渐消失。人类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这个周期中去寻求精神和灵魂的成长。也就是从精神上克服或摆脱婴儿期对死亡冲动和爱的冲动,带来的欲望、惊奇和恐惧。并且,他的逻辑起点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神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我的英雄,踏上成为他自己的历程,接受召唤,踏上历险之路,突破阈限,成为世界的拯救者。

就像他在书里强调的,神话的目的在于协调个人意识与宇宙意志,以消除对愚昧无知的欲求。这需要真正理解无常与不朽之间的关系。神话通过其发挥作用的隐喻作为思想与生活的支柱,曾经为整个社会发挥作用。这些隐喻将潜意识与现实行为联系起来,能够使我们对客观世界形成成熟、清醒且实际的理解,以这种理解作为严格的控制返回到婴幼儿期的欲望与恐惧中。

   坎贝尔透过英雄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存在于人类心灵中的基本模式。每个个体生命形式与人类整体之间的关系,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关系。我们拥有很多称呼,然而这类称呼并不能说明我们是怎样一个人,它们只表明地理、出生日期和收入等偶然情况。真正触动我们内心的,仍然是最触及本质的困惑:我们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存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他想告诉我们的是:神的王国在你的心里,而不在外部。英雄是他自己灵魂的唤醒者,也是使自己消亡的工具。神唤醒灵魂,随后他自己便死去了。神话是人类命运、希望、信念和人类黑暗秘密的生动比喻。

阿北:为什么要有仪式

……神话和仪式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提供能够引领人类心灵前进的象征,与那些不断将心灵向后拖的人类幻想是相对立的。事实上,当我们拒绝这类有效的心灵帮助时,神经质的发生率会非常高。当一些病人在精神分析师的帮助下解脱时,精神分析师起到的作用,相当于古代带着面具的驱魔舞者和实施割礼的巫医所教导的古老智慧。如果外界没有通过神话和仪式来提供心灵所必须的东西,它们便会通过梦境来彰显,否则我们的能量便会一直闭锁在沉浮的、早已过时的游戏室里,深藏在心底。

《千面英雄》和《神话的力量》两本书中,并没有刻意强调各种具体的仪式,但是仪式的作用却时有提及。

印象最深刻的是《神话的力量》中比尔·莫耶斯提到,坎贝尔把肯尼迪总统肃穆的葬礼描述成“一个社会中最高宗教仪式的示范”,把深植在人类需要中的神话主题激发出来。“这是一个把社会最必要的精神仪式化了的场合。”坎贝尔这样写道。总统被公然暗杀,“代表了我们这个活生生的有机社会,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刻,被夺走了生命。所以需要一个补偿性的宗教仪式,以重新建立团结一致的感觉。美国是个大国,但在这四天国葬仪式中,我们成为一个一致的社会:大家同时以相同的方式,共同参与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他说,“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和平时期还感受到一种身为整个国家、全社会一份子的归属感。这是借由大家一致参与一项深具意义的宗教仪式而得来的。”……

我绝对不吃番茄:从童话到神话

关于英雄,坎贝尔是这么分别的:一般来说,童话故事中的英雄能够获得国家的,微观的胜利,而神话中的英雄获得的是全世界,历史性的宏观胜利,前者--最幼年的,或让人看不起的孩子,会成为具有非凡力量的大师,战胜压迫他的人,而后者则会从冒险经历中,带回来使整个社会获得重生的方法。坎贝尔的说法,让我们重新回头去思考我们所读过的这些故事。他说,黄帝,摩西带给一个民族恩惠,而耶稣,佛陀则给世界带来启示。阅读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想来也是不同的。

童话故事的结局多半圆满结局,公主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之类的,我小时候,多半是看不上这些结局的,生活中到处是不那么美好的悲喜剧,生老病死也一直从没有离开过,苦难和罪恶时刻做眼前呈现,恐惧和悲伤也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世界并没有这么美好,相爱的人会争吵,甚至爱会消逝,成为仇人,兄弟家人甚至都可以变成陌路,仅仅因为有不同的想法和追随的目标。但是,从神话开始,神话的悲剧和英雄的追求,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有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宇宙,生命,万物,世界不只有方寸弹丸之地,生命不会只有身体的终结,永恒不灭的是它内在的精神和力量。

……坎贝尔说,神话和童话故事的任务,就是揭示从悲剧到喜剧这条黑暗的内心之路所隐藏的危险,以及所需要的技巧。是的,这真的需要技巧,童话和神话故事不能像解剖学,历史学,或者科学的方式去分析和解释,这样不光损失的啥诗意,失去的是最为可贵的生命力。当庙宇变成博物馆以后,所有最珍贵的东西也就成为一堆展览品,毫无生命力了。

神话里的英雄也好,童话里的故事也好,他们的种种表现只是一些外在可见的行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是他们内心的改变,克服内心的障碍,寻找到自己的力量,让自己重新站起来,找到自我,拥有无穷的力量和希望,生命不会再有恐惧和痛苦,即便有,但在生命里依然会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和爱的能量。这个世界依然有那么多的美好和希望,难道不是喜剧吗?

叶  子

在我们读《千面英雄》的时候,正好儿子也在三三妈妈指导下读《波西杰克逊之神火之盗》,讲的是一个现代的孩子怎么和希腊神话里各个希腊人物的链接。

儿子闲暇之余把希腊神话里各神的装备做出来了,同时画了众神的关系图。在他的讲解下,我才发现希腊众神的关系还是蛮乱的。我问他为什么不一并把宙斯和人类之间的子女再做个关系图,他说了一句话:“你知不知道宙斯和多少人类女性生下了子女,整理出来恐怕半张纸都不够。” 

好吧,我真不知道(让我记住一些人的姓名,对我这种精细记忆特别糟糕的人来说太难了),所以我的问题就是:希腊神话里的神和人类很像,各种缺点和欲望,反而人类更是超脱,特别英雄的出现,比神更像神。但是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似乎神更完美,更乐于奉献自我,人类的英雄是无限趋近神的。所以这是集体潜意识的差距造成的吗?

……记得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在公车上听到两个女生讨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的故事,当时的我为自己知识的匮乏而自卑,后来想办法找了一本中国神话来读。那时的我只是懵懂的感到弄懂“我们从哪里来”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再到后来的“进化论”“史前文明论”“科学论”“外星生物高科技理论”……越来越觉得,从混沌开始,再到混沌中,似乎很难理出什么是唯一正确的理论。怀着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才是正道。下个月就要生二娃了,坚持读一读,再咬咬牙写一写,及时暴露自己的短处,也是值得的。

巢野:《9》从一到九的英雄分析

   《9》是一部来自2009年的3D动画片,由申·阿克导演执导。整部片充斥着粗粝、沉重的蒸汽朋克风格,打斗过程环环相扣惊心动魄,是一部比较有特色的动画片。

……我们先从英雄形象开始谈起:

    做为拯救世界的英雄,9并没有被设计成高大伟岸、无坚不摧的形象,他和同伴们一样,只有人类的手掌大小,用破旧的麻布包裹成身体,以棉线、拉链、别针和纽扣链接,他们的武器和工具是铁钉、刀片、勾子、火柴等,任何一种材质都让他们显得不堪一击。人类戴的钢盔足以装下他们全部。倒是让我想起来“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背着一根大头针,就去探险的故事。
    所以在这里英雄的设定并不局限于肉身,我们可以探查他的内心。

……由于导演的坦白,从影片后半部疯狂的科学家之口中,我们明白了这些数字小人各自承担了科学家(造物主、天父)的灵魂碎片,以期望他们去降服没有灵魂的机器怪物。

    这1-9个小人,既可以代表小小社会集体的不同声音,又是英雄个人的不同方面,约等同于《头脑特工队》中的人设。……9最终赢得了友情、尊重和爱情,站立在落雨的新世界里,未来充满希望。《魔戒》的霍比特人回到夏尔,过着以往快乐的生活。《千与千寻》中千寻找回了爸爸妈妈,开车离开隧道。但是,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呢?英雄之旅原本就是循环的。

余音倩影

我对《千面英雄》的兴趣始于三妈发的一段视频,让我鼓起勇气厚着脸皮申请二进宫,然后马上掉进了一个比《儿童的世纪》更大得漫无边际、更黑得找不着北的坑,没有读《儿童心理学》时的得心应手,没有读伯宁罕时的酣畅淋漓,没有读斯坦纳和华德福后感觉好奇心被满足,没有读卡尔维诺的守得云开见月明……真的,什么都没有,除了满天神佛。

我曾经想用荣格的精力、认知和决策三个维度六个倾向分析英雄的人格类型,后来发现英雄并无定型;那么能否由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等三个层面解读英雄?貌似也无从下手。英雄仿佛是那些符合我想象的超能力者或者救世主,比如郭靖杨过令狐冲,或者超人蝙蝠侠钢铁侠x战警,还有至尊宝和唐三藏,仿佛又不是,或者不完全是。读不懂英雄怎么能读懂坎贝尔?直到孙老师提出“英雄应该是故事的中心角色或主角”(详见孙老师作业),我算是比以前读得懂了一丢丢。绕了这么大个弯费了这么大力气才填了这么小个坑,阅读速度从没有这样缓慢过,不甘心,怎么可以进宝山空手回?

当一本书反复读不进去,而且不仅我一人读不进去,不由得让我思考为什么读不进去?怎样才能读得进去?该读厚还是读薄?读进去还是读出来?阅读中遇到各种坑是逐一填好再继续?还是可以先放着……

这一脑门的问号陪着我从秋天到冬天,英雄对我撩拨的过程过于漫长而始终未有进展,不免让人兴味索然。每每心生退意,心中必念叨刀会名句“丰俭由人”为自己打气:死磕哪怕有一点感触和熟悉的点,既要钻进去阅读,也要跳出来梳理。于是再读荣格,重新梳理问题,理清概念,发现影响阅读深度的正是自己“荣格观”的局限性。

莫提默·J·艾德勒说:“看不懂一些书,是因为读者与作者的水平不在同一个层次,没有与作者建立良好的沟通,需要提升理解力以提升自己的读书层次”。所以阅读这事会让人不断突破眼光和心灵的局限,借助一本本好书夯实脚下的根基,跳上一个更宽的井后,再跳上一个……在阅读的过程中无论是读懂了自己还是读懂了书,都是一种收获。

感谢英雄,拆掉思维里的墙。

深圳小刀:读了四本坎贝尔

(一)坎贝尔神话研究之目的在学以致用,其核心是对神话力量的认识和运用。在各种演讲中,坎贝尔常常会将话题由神话引向励志生活。但“内在的觉醒”、“自我的发现”、“生命的喜悦”,却是非同一般的鸡汤。它或许不易吸收,但营养绝对丰富。到后来,发现自己最喜欢看坎贝尔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听他就着神话谈人生。其中有一部分,意外契合自己眼下的境况,读来多有触动。坎贝尔对神话的理解,进入到极深的最核心层次。回过头,他又来观察神话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希望借用神话的力量帮助现代人解决他们的心灵问题……

(二)在研究方法上,坎贝尔不拘于某一学科,很少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刚开始读《千面》,觉得非常不适应。很快发现,是自己的预期出了问题。坎贝尔的神话学,不是纯理性、条理化的研究,不能以习惯的科学思维方式来读。……在坎贝尔看来,所谓终极真实,必然是超越一切概念和范畴的真实,它也将超越思考本身。神话构造的体系和意象本身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方便感受“存在之存在”的意义而创造出来。……实际上,坎贝尔研究神话最重要的工具——精神分析心理学,说起来大概也算是一种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方法。

(三)坎贝尔受荣格影响极深。……终其一生,荣格都在追求自我的潜能的激发和自我的不断完善。而坎贝尔对神话力量的强调,同样在于它能够引导人们发现意识状态之下隐藏的无限可能性,鼓励人们展开自性的英雄之旅。

(四)坎贝尔对东方的宗教文明和神秘主义有深厚的兴趣,但同时似乎又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的倾向。

(五)神话的研究是一个大阀门。宗教、人类学、心理学、艺术史等等,都能通过神话的阀门进入一个奇异的新天地。……在坎贝尔的论述中,hero虽然包含了中文“英雄”的大部分语义,但它主要强调的却是人个的主体性和主导位置。想到这一层,又有一些纠结自动地解开了。

田鼠阿佛

《千面英雄》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诉求。

站在人类对自身认知的共同点上,如何认识自己、认识心中的英雄、认识人类集体创造的神祇?

认识了内心和神祇,如何关照现实?

读得多了,思维就乱了。索性跳出读到的具体内容,用这种思维方式来阅读其它的书。当然,阅读也包括观影,特别是《西部世界》这样的神剧。

……在思维、意识、内心深处,这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跟随内心的英雄往前,或者说,跟随人类共同的英雄——神祇,往前进。

米菲:娜乌西卡的英雄之旅

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需要具备什么素质么?在神话里,英雄往往在显赫的身世、过人的技能、强大的意志力等几个方面占据优势。在成为英雄的进阶历程里,后天的努力是一回事,先天的条件已经筛选掉一部分备选对象了。……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往往都会遇到一个历史突发事件。神话中的神,也是在十字路口作出了影响命运的抉择。娜乌西卡遇到的第一个历史突发事件,就是父亲被杀,族人被虏。她的老师尤巴,从理性的角度劝她衡量利益,投降成为人质,不再做无谓的抵抗,以保全族人的性命。理性的思考做出的选择,压迫了感性意识。娜乌西卡从这个节点开始,走向风之谷以外的世界,认识世界的复杂与邪恶。在这个节点之前的娜乌西卡,是在世外桃源里成长的公主,最大的奋斗目标是找到治理腐海的办法,治愈族人的病患。而在此之后,她要负担起为人类寻找出路的重任。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往往都伴随着预言,有着被命运选定的意味。风之谷最年长的祖奶奶不断提及古老的预言:“有着白色翅膀的鸟人身着蓝衣降临于金色草原,引领人类走向新生。”……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需要战胜内心的魔。娜乌西卡在解开腐海之谜后,仍然无法阻止战争,绕不开战争与杀戮, 在绝望中不仅幻想就此放手不如放弃生命。然而,终究还是选择了回归战斗。比死亡更艰难的,是继续活着面对残酷的世界。有勇气回来,是更坚定的选择。娜乌西卡对小王虫的拯救,以身赴死代替人类杀戮的救赎,最终得到王虫的理解,化解了风之谷的灭顶之灾。虽然这并没有最终解决腐海之困,但终究令人看到了希望。

娜乌西卡完成了自我成长之旅,也完成了从小公主到英雄的身份转变。

……看到被欢呼声包围的蓝衣人娜乌西卡,我却有些伤感,想起故事开始时,那个御风飞行的快乐少女在天空中留下的清脆笑声,在之后一系列的重大变故中显得那么久远。只想在对踏上了征途的娜乌西卡说:愿你归来,已是英雄。

竹竹丢:为什么会共读失败

911日开始,到现在已经4个多月,共读的书目仍旧没有读完。在这期间一共都了《千面英雄》部分章节、《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部分章节、《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全本、《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部分章节。 

为何这么久的时间,这么宽泛的阅读范围,我却与大家共读失败了呢?

1,  书太沉、开本太大。

2,  有阅读障碍。此前神话阅读经验很少,加上坎贝尔语言(又有译文加持)的晦涩,以及群内大家对于这种体验的共享,让我的畏难情绪更有加重。

3,  拖延症。

4,  “对比”心理。

那么,我又为何要交“作业”呢?

1,  我爱黑咖啡,我不舍得离开。

2,  我爱黑咖啡,我不舍得离开。

3,  我爱黑咖啡,我不舍得离开。

朵妈:我为什么完成了本次共读

是因为几件事:

1、我画了这张思维导图,它逼迫你必须读到最后一个章节;

2、我书里夹了支笔,在地铁上也可以随时划线,画问号,写批注;

3、我准备了N张名片当书签,每一个章节都夹了一张,提示我,就快读完了;

4、掌握一个啃难书的阅读策略,比读懂这本书更让我高兴。



黑咖啡阅读书单~

No1.《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儿童文学)|No2.《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理论著作)|No3.李欧·李奥尼+《共读绘本的一年》(图画书)|No4《安德的游戏》(儿童文学)|No5.《挖开兔子洞》(儿童文学)|No6.百变小红帽(理论著作)|No7.纽伯瑞大奖&《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儿童文学)|No8.《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理论著作)|No9.《亲爱的天才》(理论著作)|No10.《书、儿童与成人》(理论著作)|No11.《安徒生童话》(儿童文学)|No12.《格林童话》(儿童文学)|No13.《儿童心理学》(理论著作)|No14.约翰·伯宁罕作品共读(图画书)|No15.《童年的王国:华德福教育的儿童观》(教育方式)|No16.“卡尔维诺作品选读”(儿童文学)|No17.《儿童的世纪》共读方案(理论著作)|Black Coffee Club|No18.致敬青春——《松本大洋》共读方案|Black Coffee Club|No19.马修斯·儿童哲学|Black Coffee Club|No20.贝特尔海姆《童话的魅力》共读方案


小学至初中推荐书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