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签约生”如何报志愿?

 新用户8972ieIg 2021-07-23

自从保定市发布2021年高中招生政策以来,如何报志愿便成了家长们的热议话题。“签约生”怎么办?不少家长联系与自己签约的学校,结果几乎无一例外是:联系不上。其实,不是学校不想接电话或回消息,是实在没法回复家长。根据保定市的招生新政,可以明确地说:所有签约已经失效。失效的原因不是学校背信弃义,是新政使所签的约不能履行了。学校接不接电话、回不回消息结果都一样。今年所有的学生必须通过”报志愿“的方式升学。

“签约生”在新政之前一定是立志要出去读民办高中的,但是新政之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如何选择,需要进行一翻权衡。究竟如何权衡利弊呢?由于市里的学生和县里的学生所面临的选择不同,我们分开来说。

先说市里的学生。

第三批次是域外民办学校,也就是学生们最希望去的学校,但是今年招生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比如衡水一中每个校区只有区区10个名额,在估分报志愿且不设调剂志愿的情况下谁又有把握一定被录取呢?一旦不能被录取,就掉进了第四批次的域内民办高中学校。所以在报志愿时一定要权衡利弊。

首先,对提前一批次的招生项目是否感兴趣?这些项目与第四批次的民办学校相比,更倾向于哪个?如果倾向于提前一批次的项目,在没有把握被第三批次录取的情况下就报提前一批次。关于我对提前一批次的看法,请参考《中考志愿如何报?》。

如果倾向于第四批次的学校,则建议放弃前面所有公办学校的招生批次,直接报第三批次和第四批次。对已经与域外民办学校签约的学生,考上第四批次的民办高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除非发挥失常。存在风险,但风险很小。

其次,由于可能会有部分优秀学生放弃提前批次又没有被第三批次的录取的学生压到第四批次,对于与域内民办学校签约的学生来说不能被第四批次民办学校录取的可能是存在的,所以要考虑报考前面公办学校,避免自己最后不得不去职业高中就读的风险。

再说县里的学生。

县里学生的选择相对少些,就拿自己所在县里的最好高中与市里的三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对标即可。如果认为县里公办高中好于第四批批次的民办高中,就报县里的高中,实在不能接受,就报第三批的域外民办,即使不能被录取,凭已经签约域外民办高中的实力,考第四批的民办高中是没有问题的。

究竟如何报志愿,我的观点不可能适合所有成绩段的学生,所以仅供参考,最终要根据自己的成绩状况慎重抉择。

关注“古至今”,获取更多教育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