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高,还是职高?

 新用户8972ieIg 2021-07-23

中考出分后,不少家长着急上火:孩子中考分数低,面临无校(普通高中)可上的局面。在今年实行普通高中招生新政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优秀学生留在本地上学,最终导致会有相应数量的学生不得不到职高上学。其实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即使勉强可以上普通高中,三年后也会面临高考能不能上本科的问题,再四年后还会面临就业问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现在就业的大形势。现在全国每年有近千万的大学毕业生,高层次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还不错,但是一些低层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相当不乐观了,不少学生面临的是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但是不少用人单位却面临着用工荒,招不着技术工人。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不到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原因就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想降低“本科身份”从事一线工人的工作,但是学校培养的技术工人人数却不够社会用,有巨大缺口,于是这种现象就出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采取在初升高时就降低普高的招生比例,从而压缩大学本科招生人数,同时扩大职业高中和专科的招生数量,加大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力度。

从传统观念上,总觉得大学本科毕业要比职业高中考的大专身份要高些,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的。正如前面所说,虽然是本科毕业,但是由于所上的大学层次低,以本科生身份就业的难度就很大,不容易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薪资待遇也不会理想。相反,如果是职高考上的大专,以技术工人的身份就业就容易的多,并且薪酬待遇也不错。

与其巴巴结结上普通高中,三年后也未必能考上大学,即使勉强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又面临就业难,与其步步难,还不如上职高,走另外一条路,这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智力拼不过人家,为什么不在体力方面试试呢?何必一定要拿自己的短处与人家的长处比拼,弄的家长着急上火、孩子压力山大,最终的结果还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何苦呢?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体面的工作、丰厚的待遇,但也要对自己的孩子有客观、准确的定位,孩子的前程不会因为家长的期望高而变得好,要立足于孩子真实资质,因材施教。很多大国工匠就是工人出身,胜过了绝大多数的本科生,不也一样扬眉吐气吗。

所以,要面基于现实,理性选择普高还是职高。

高考报志愿,关注“古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