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第一个故事:智氏的覆灭,真的是因为德不配位吗?

 激扬文字 2021-07-23
公元前453年,53岁的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桓子围攻晋阳城,试图剿灭晋国另一个卿大夫赵襄子。但是在破城在即之际,韩魏两氏却突然倒戈。智伯由此兵破身亡,智氏一族被灭,史称“晋阳之战”。


这一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智氏覆灭之后,韩赵魏三家分了智家的田,不久之后又向周天子要求封侯。随着周威烈王官方承认三家的诸侯身份,三家分晋的事实得到了官方正式确认,中国历史进入到各大诸侯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而这一段历史被司马光拿来做了《资治通鉴》的第一篇故事,用以说明对于一个治国之君,“才有余而德不足”会遭至什么样的灾难。

1. 晋侯去了哪里?

在评述这个故事之前,我们需要对当时的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了解。春秋时期,战争通常都是诸侯之间的纷争引起的,大夫阶层只是诸侯自己分封的封臣罢了,通常都是跟着诸侯的指令行事的。但在这个故事里,主角却是晋国的四个卿大夫,他们的生杀夺予似乎不受诸侯的任何制约。那么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

这要说起由晋文公建立起来的晋国的六卿制度。晋文公重耳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当年晋献公诛杀公室宗亲,诸公子纷纷外逃,重耳便是其中之一。重耳在流亡十九年之后重回晋国掌权,开创一代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于公室遭晋献公屠戮,晋文公启用了大批的异氏人才辅佐自己的大业,并以此作为基础建立了六卿制度。

六卿指的是晋国三军的六个统帅,每军设将、佐两个首长,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相当于宰相了。六卿可以说是晋国的高层,辅佐晋国的君主治理国家,而且是世袭的。他们有自己的分封土地和直属军队,有点类似于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关系。也就是说,六卿不是职业经理人搭建的管理团队,而是六个贵族家族的结盟体。

晋文公时代,六卿是对晋侯忠心耿耿的心腹大臣,但过了几代,关系就变了。晋国的公室如周王朝一样衰落,大权在握的六卿开始互相争抢土地,打得你死我活。《史记》描述这段期间的晋国形势,用了六个字:“六卿疆(强),公室卑”。打到最后,六卿就剩下智、韩、赵、魏四家,其中智氏势力最大,独掌晋国大权。而晋侯的公室掌控的土地,仅剩下绛、曲沃两邑。

2. 接班人该如何选?

《资治通鉴》讲述这个故事是从选定接班人开始的。

智宣子将以智瑶为后,但智果表示反对,说:“不如(智)宵也”。他说智瑶有五大优点,但却有一个缺点,而这个缺点是致命的。这个缺点就是“不仁”,当政者最基本的品质是“仁”,没有这个东西,能力再强也是白扯。而这一点正是司马光要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的中心思想。

但智宣子没有理会智果的反对,还是立了智瑶为后,也就是前面说的智伯,谥号为智襄子。看到这种情形,智果认为“智宗必灭”,就把自己一族的氏给改掉了,改成了“辅”,脱离了智氏宗族。所以后来晋阳之战,智氏被灭族的时候,智果一族逃过了一劫。当然,那个时候他已不叫智果了,而是叫辅果。史书的记载方式让人觉得智果真的是高瞻远瞩,智慧过人的人。但我猜他当时脱离智氏更多的考虑还是怕遭到智伯的报复。以当时智氏的势力,除非时光穿越,我不相信有人能预言它会一代而亡。

司马光又列举了赵氏选后的过程,表扬了赵简子的英明,以突出智宣子在接班人问题上犯的致命错误。

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不知所立。于是写了两个训戒书简给两个人,要求时时研习。三年后,当赵简子问起这个书简,伯鲁完全蒙圈了,那书简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而无恤则诵其辞甚习,求其简,竟从袖中掏了出来。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司马光想表达的是,智宣子是用能力标准立了智伯为接班人,赵简子则是用品德标准立了赵襄子,最终结果品德压过能力,赵襄子获胜。但像我们这样从小看着历史剧、宫廷剧长大的人,却嗅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无恤狼子野心,背后必有高人指点呀。伯鲁作为长子,就这样莫名其妙被夺了继承权。

继承问题一向是王朝顺利延续的核心问题,一旦出现状况便是血雨腥风,江山不保。最理想的方式当然是在诸候选人中选择最贤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会遇到巨大的困难。首先,何为“贤”,这个标准很难确立;再则,就算确立了这个标准,也会各执其词,弄虚造假,恶性竞争。中国的王朝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套稳定的体系,君王的贤与不肖对政体的稳定运转其实影响不是很大。反倒是皇子之间的争权夺位,会动摇整个王朝的根基。

所以,从周朝开始,中国就实行了“嫡长继承制”,也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其原则就是,继承人不以能力为标准,正妻生的嫡长子是第一继承人,然后依次按正妻生的嫡子的年龄排序;如果正妻没有孩子,那么从其他孩子中选择年龄最大的;如果年龄相同,则选能力强的;如果都差不多,那就通过占卜决定。

但在这里,“嫡长继承制”好像失效了。智伯这个名字让人猜测他是个长子(比如刘邦叫刘季,刘老三的意思,但也有人说伯是伯爵的意思),但智果却公然反对立他为后;赵简子则根据自己的判断,干脆立了小儿子无恤。

司马光似乎并不赞同严格遵守“嫡长继承制”,而是用“仁”这个标准去选择继承人。但后来的历史一再证实,不管以“贤”立后也好,以“仁”立后也好,设立这种主观性颇强的标准,往往在执行层面会出现问题。反倒是简单粗暴的“嫡长继承制”是成本最低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操作方式。


3. 智伯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智果在反对立智瑶为后的时候,向智宣子指出了智瑶的五大优势,他用了“贤”这个字,可以理解为能力。智果用下面这五个词指出了智瑶的五个优势:

  1. “美鬓长大”:高大威猛,一表人才;
  2. “射御足力”,擅长骑射,力大无比,是个武将之才;
  3. “伎艺毕给”,才艺双全,涉猎广泛;
  4. “巧文辩慧”,文笔口才俱佳,文化层次很高;
  5. “强毅果敢”,意志力、决策力都尚佳。

从这里可以看出,智瑶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领导型人才!既有作为领导者颇有魅力的外表,又有作为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其能力更是可以用文武双全、多才多艺来形容。

《史记》记载,晋出公17年(公元前458年,也就是晋阳之战前5年),智伯带着韩魏赵三家将六卿中的另两个家族,即范氏和中行氏给瓜分了。晋文公闻讯大怒,向齐、鲁求援,要讨伐这四个卿大夫。四卿惧,反过来攻打晋出公。晋出公兵败逃往齐国,在途中死掉了。智伯于是立了晋昭公的曾孙为晋君,是为晋哀公。晋昭公是晋出公的曾祖父,所以晋哀公和晋出公的辈分是一样的,但血缘关系就远了去了。智伯是找了一个没有根基的旁系立为晋君,从此便完全掌握了晋国的军政。有一点后世曹操的味道了。

《史记》上说,智伯与晋哀公的父亲姬忌比较要好,但姬忌死得早,智伯本想把晋室吞掉,但又有所顾忌,就立了忌的儿子为晋君。这就相当于立了一个象征性的傀儡共主,真正的晋国国君其实是智伯自己。

所以,说智伯是能力超群,雄才大略的枭雄,完全不为过。


4. 辱人君相,智伯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

虽说智伯雄才大略,但《资治通鉴》自有它自身的叙事逻辑。司马光是要证明智宣子选错接班人,致使智氏灭族。那么,智伯必须是刻薄不仁、刚愎自用的那种人。

于是就有了智伯在宴会上戏弄韩康子和侮辱他的策士段规的傲慢无礼一幕;有向三家索要土地的蛮横贪婪一幕;有韩魏两家有明显造反迹象,却视若无睹的昏庸无知的一幕。

先看看第一幕。书中只用了一句:“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如何戏和如何侮,没有交代,重点在下面。智国劝智伯,侮辱了人家君相一定要多加提防,不然“难必至矣!”。智伯却大不以为然,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这一幕虽然反映了智伯的傲慢,但从侧面可以看出,晋国已是智伯一手遮天,其他氏族他完全没有放在眼里,连表面起码的尊重也不用给了。或者说,他这是故意为之,以显示智伯远高于韩康子的地位,即智伯是君,韩康子是臣。智伯是要让韩康子习惯被他踩在脚底下。

智伯独尊的地位和其他氏族唯唯诺诺的处境,在智伯围攻晋阳之时视察水势的描述中有鲜活的反映。《资治通鉴》写到:“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这是什么意思?古代贵族出行都是坐马车的,马车有三个座位,左边是一般是主公坐;中间是驾驭马车的人,也就是司机坐;右边是一般是武士陪侍,也就是保护主公安全的人坐,可以理解为保镖。《史记-项羽本纪》有一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就是说,刘邦的保镖是屠狗出身的武夫樊哙。可以看出来,虽说是四卿都是一个等级,智伯已经是享受君王的地位了。他把魏桓子当司机用,把韩康子当保镖用。怪不得智伯可以随意侮辱韩康子而不以为然。

再看看晋阳之战快打赢的时候,有人提醒智伯要当心韩、魏的一幕。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然后又详细说明了他的理由,没想到智伯竟然一转身就把他说的话告诉了韩康子、魏桓子。看起来智伯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也根本就不相信以韩康子、魏桓子这样的角色还敢造反!

智伯可以随意把韩、魏踩在脚下,那么他对赵襄子是什么态度?

我觉得可以用恨之入骨又有所忌惮来形容。只要赵氏被灭,韩、魏便会更加无足轻重,智氏取代晋君的道路就一马平川了。所以,智伯突然向三家索地,绝不是任性胡为,而是智伯精心策划的灭赵的一步棋。


5. 智伯要灭赵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智伯以加强晋公室为由,以晋室的名义向三家索地,但索地的要求对三家却不尽相同。对于韩、魏,智伯只是要求提供土地,而对于赵氏则明确要求割让蔡、皋狼之地。韩、魏忍气吞声,同意割让一万户规模的邑,也就是小城,而赵襄子则坚决不予退让,给了智伯发动战争的借口。

很明显,智伯知道韩、魏不敢造次,必会同意割地。只要韩、魏同意,则会给智伯必要的道义优势。三家一心扶持晋室,唯有赵氏不予配合,这无异于背叛。要知道智氏在索要土地之前,自己主动割让万户之邑给了晋公室。当然,这对于智伯来说只是左手倒右手罢了。

对于赵氏,蔡、皋狼之地的重要性在哪里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但我相信必然是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不然赵襄子不会宁愿决一死战也要守住这两地。猜想如果割让,赵氏可能会成为智氏的囊中物,任人宰割了。

何以智伯要针对赵襄子?从上面选后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赵襄子是一个城府极深,很有心机的政治家,智伯对他是有所忌惮的。除此之外,智伯和赵襄子有着极深的私人恩怨。三家分晋后,“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这该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脑袋砍下来还不解气,要做成酒器把玩!

《史记》记载了这样的一幕。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群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訽。”然亦愠知伯。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

智伯攻打郑国的时候,不但喝醉酒打了无恤(赵襄子),而且还劝赵简子不要立无恤为后,造成无恤非常仇恨智伯。但也可以看到无恤的隐忍,智伯应该是看到无恤将会是未来潜在的政敌。

还有资料显示,智伯打郑国的时候,无恤按兵不动,造成智伯成就寥寥,颓然归国。智伯醉打无恤是否是这个原因呢?无论如何,两个人一早就结下了梁子,智伯对赵襄子是要除之而后快的。智伯的策略很到位,而且离成功就差一线之遥了,结果被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打乱,功亏一篑。不仅如此,还灭了族。


6. 智氏为什么会覆灭?

故事讲完,《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叙述了自己的观点。

智氏为什么会灭?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又说:“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为政之人没有德行,必遭覆灭,这是司马光的观点。正如刚开始智果所预言的,智伯有五贤,但不仁,所以智伯上位“智宗必灭”。

但我看不到德与覆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孔子周游列国而大失所望,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遵从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德”绝对不是领导者的首要品质。说到“德”,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在屠杀智氏一族,又瓜分晋国的时候,他们的“德”表现在那里呢?

反倒看智伯的诸多品质,倒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其实智氏一族的最高峰正是在智伯的带领下达到的。可以说智伯被灭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只不过它莫名其妙就发生了,给了中国历史一个大惊喜。不然,可以猜想,智氏将效仿齐国的田氏,取代晋君。那么,战国就会是五国争雄,历史的轨迹就大为改变了。

其实,历史的发展并不一定就具有必然的逻辑的,反倒是诸多偶然的因素汇聚在一起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历史就是多个不同的力量互相博弈和互相寻找均衡的过程,每一个新的因素都会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很多这样的因素往往是以偶然的形式出现的。

如果说一定要找出智伯覆灭的原因,那么他的傲慢和盲目自信可能是其中之一吧。剪除赵氏,然后进一步吞并韩魏的战略目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他却没有认真评估晋国的整个政治局势。他低估了韩魏两个手下,也低估了赵襄子的政治能力。他的战略意图太过明显,让韩魏两家感受到“唇亡齿寒”危险,才让即将覆灭的赵襄子有机会串联两家,成功策反。

三家分晋后,智伯之臣豫让上演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可歌可泣复仇故事。虽然刺杀赵襄子未能成功,但他的士的精神却青史长留,受后世敬仰。就此明代的李贽就对《资治通鉴》的叙事提出来质疑。如果智伯真的“不仁”,何能得国士如豫让,为他舍身取义?

智伯在人生的最巅峰轰然覆灭,让人读之唏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