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最好的人生状态,是凡事留有余地

 行走与写作 2021-07-23

欣赏花卉,最美的是半开的时候;

品味美酒,最佳的是微醺的时候;

书画作品,最具意境的是留白的艺术;

农人收获,最有深意的是留一些果子在树上。

为什么?

  

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关于为人处世的奇书《菜根谭》,为此做了最好的回答。

凡事留有余地,是成功的秘诀,更是人生的智慧。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是凡事留有余地。

                                   对别人留有余地,不会陷入绝境

人生在世,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一定要留有余地,就算自己有理,也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把话说绝,更不能把事情做绝,这样才能与人和平相处。

《菜根谭》对处世的智慧有如下秘诀: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快乐的方法,就是要留有余地,就好比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一点道让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要留三分让给别人吃;有什么好事,也不能独占,要留一点让别人享有。

说话做事对别人留有余地,时时牢记与人方便,那就能保全自己。如果不懂得留有余地,逼人太甚,那就会让人恼羞成怒而怀恨在心,给自己埋下危险的伏笔,让自己陷入绝境,甚至为此丢掉性命。

    还记得三国时期的猛将张飞被部将所杀的故事吗?张飞就是没有充分利用凡事留有余地的智慧,不肯容忍别人的过失,对手下部将太过苛刻,太过残暴,而导致了惨遭部下杀害的悲剧。

可见,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为难别人最终就是在祸害自己。凡事留有余地,才能让自己避免危险,永远处于安全之地。

怎样面对别人无心的伤害和过失?《菜根谭》说: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

真是太形象也太充满智慧了!

对别人的过失,就像用彩笔在天空画画,画不留痕就能保持天空的纯净;也像用锋利的刀去割水,刀不受损也不会让水有划过的痕迹。

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因为对方无心的伤害和过失,影响到彼此关系,而能保持彼此原本的和谐和愉快。

            

                      对自己留有余地,生活才有希望

曾经很认同一句话:对自己狠一点,人生才精彩。

读了《菜根谭》才觉得,对自己留有余地,生活才有希望,似乎更有道理。

弹簧绷紧了会断,人绷紧了也会崩溃。

给自己留有余地,才有上升的空间和前进的动力,脚下的路也才会越走越宽阔,生活才会越过越有希望,也越来越美好。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和文学家,被誉“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也说:

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论是制定目标,还是说话做事,都要对自己留有余地。

就像抬东西,能抬100斤,只抬80斤;能完成10分的事,只承诺8分。

这样,暨不让别人对自己产生过多希望,而导致失望;也让自己实现起来轻松怡悦,胜似闲庭信步。

对自己留有余地,在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实现中,永葆信心与激情,永存对生活的希望和美好,何乐而不为。

                               凡事留有余地,才能笑看人生

凡事留有余地,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是一个人成功的密码,更是开启美好生活的钥匙。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留有余地,这样就不会让人失望,遭人嫉恨。

自己也不会事事都要求一个完美和圆满,名利双收光宗耀祖,而逼迫自己只顾疲于赶路,而没有闲暇欣赏沿途的风景。

  

对凡事都留有余地的好处,《菜根谭》做了很明确的归纳: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可见,凡事都留有余地,那么对别人该退让的退让了,该满足的满足了。对自己和家人,该珍惜的珍惜了,该实现的小目标实现了,该拥有的拥有了,无法拥有的也释然了。

这样,就可以笑看人生,朝着“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迈进了。

看看,凡事留有余地,人生该有多么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