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何玲】黑户

 新用户8249cTO6 2021-07-24

591

黑户

原创/何玲


至今回乡下,年龄大的老一辈还是会说"黑户回来了"

是,我是"黑户","黑户"叫的就是我。

那是一段怎样的回忆?

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是,我却与小伙伴们不同,因为我有"干公的爸爸妈妈"。虽然当时毫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确实还是不同!


父母那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西北医疗。自工作起,他们一直扎根陕北,先后在定边、靖边地段医院(那时候叫地段医院)。随后于1984年陆续调回大荔,我也顺理成章进城上学了。

这样,由于工作,但还有一个原因,父母身边带养着大我两岁的姐姐,已经分身乏术的他们更无心力再随身带我了。自然而然,我就交由爷爷奶奶抚养。
自此,在乡下无户无地的"黑户"诞生了!


但是,我经历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我收获了亲人们所有的爱!

爷爷奶奶,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二爸二妈胜似亲生宠爱有加呵护备至,至今我仍旧直呼爸妈而从未改口。我宁愿自己有两个爸爸妈妈。
陪着我一起长大的,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孩童的游戏里,有哥哥的领队护甲和妹妹的誓死同盟,溃败不敌的小伙伴几乎无计可施,却总粘着再开一局再开一局。

对"黑户"的调侃,每年夏收完都要上演一遍。


麦场子里,大家都围起了圈,队里开始每家每户按工分按人头分粮了,你家一口袋我家一口袋,你家一麻袋我家一麻袋。场面和着丰收的喜悦,热气腾腾。
我也急忙跑上前抱住比我还高的口袋子,嘴里叫嚷着"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虽然那时我觉得我是紧紧地抱住了。

这下,好戏上演了。"哪个是你的呀,没有你的";"你是黑户,你就没有粮";"你的粮在你爸你妈那里呢";"黑户女子哟,这都不是你的粮"。父老乡亲个个满脸含笑的你一句他一句逗我,我噘着嘴卷着眉瞅着里外三层平时最宠着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满眼可怜满心委屈。


场面越来越嬉笑,我是越来越认真,小小的身子那时却自觉得在迸发大大的能量,左转右扭来回转圈护着麦袋子,生怕别人搬了去抢了去,随后更是气急败坏大哭大喊,那撕心裂肺的呼喊声响彻麦场,那狼狈不堪的窘样子一览无遗。

哭过笑过,我有粮了。

如此反复,我就成了村里家喻户晓的"黑户女子"了!
如此反复,我这个“黑户女子”独享着父老乡亲的“专宠”!

1984年,我进城上小学二年级了。那之后的每个寒暑假,我都要回乡下,并且一直呆到开学前一天才极不情愿的赶回来。


时光荏苒,岁月有痕。那常常萦绕摇曳在魂梦的哭声笑声,那时时闪现如复在面前的盈盈笑脸,挥之不去刻骨铭心。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在蹒蹒跚跚的光阴里,携着阳光,伴着温暖,掬着沉甸甸的食粮,追眸着故乡上空飘逸褭绕的袅袅炊烟。那盘旋而上舞动飘渺的炊烟,不就是记忆中磐如坚石的故乡瓦顶房无时无刻绵绵的思念悠悠的牵引吗?

"黑户回来了"。"阿,婶,回来了"我欢喜的答。

生在这、长在这、吃在这、养在这的"黑户"回来了!

本文编辑:杨荔佳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诗歌·何玲】时间是个好东西(外一章)

【大荔文学·散文·何玲】我的婆婆

作者简介



何玲,交通运输系统干部,喜运动健身,尚简约处安放,偶用文字释怀,愉悦自我醉生活!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魏艳玲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