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和她一起看同一个春天 | 段天洪

 白云之边 2021-07-24

作者简介

段天洪,笔名天书,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吴江诗词协会会员、舜湖诗社理事。诗歌作品散见《诗刊》《贵州文学》《文学中国》《贵州作家报》《潮头文学》《吴江文学》《画稿溪文学》等,作品《黎里的标点》获得第四届“柳亚子杯”全国诗歌大赛新诗第二名。 


邮箱选

稿





和她一起看同一个春天

1

恍惚之中,听到细雨的回应

从梨林那边过来,带着花的体香

花和雨都嗅到黎里的秘语

花色,纷雨,天光,与空明纠缠

流连在迎祥桥上,眺望远村暮烟

如贪酒的行客,有些走神

每一条街,都尽量隐藏不同

那些雕花的门窗,涂了口红

站在吆喝之外,轻轻微笑

走街串巷,水是最善良的

天若不开眼,她就荡开云朵

让我看到黎里碧蓝的天空

2

粉墙黛瓦并肩而立

江南温顺的溪流淌过云朵

一如坚硬而柔软的护身符

风进来,雨也进来

她的腹部尽情孕育花草

如此,北联村就风光无限

油菜一路开花过去

没有边际,桃树红梨和海棠

用一种站立姿势,肃然送迎

文字从土地生长出来

把热情开在花上。春风

没有忘记油菜花的使命

3

太阳升起的时候

终于在牌楼下仰望

不停念叨她的名字,为这个

站立了几百年的小村

运河蜿蜒而来委婉而去

汇集的溪流是一条条绶带

缠挂在历史的脖子上,写满

光荣与梦想,从京城到西湖

黄家溪在岸边坐落了很久

南来北往,人们在这里落脚

人们又从这里认识了远方

远方很远,就原地眺望

耦河园的荷风还年轻

杏花依然在开

往来的船帆化为云朵

水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孤独

栈道向每一个小岛延伸

丢在野史里的声名顺流而出

偶尔经过的货船,依然

会在这里鸣笛,也许

是在为黄家溪的坚守敬意

4

太阳擦过独行者的帽檐

沈家村的影子更加鲜活

但他始终无法追赶。

麦花出脱在不耐烦的麦穗上

微暖的风穿行在闲置的空间

敲打了行人的生物钟

天色在低矮的房屋下突然转暗

我站在三间平房前——

沈求我故居

走过安民桥的三块条石

阳光从桥下抬起头,平和如初

所有的变和不变都记录在它的世界里

5

花香,像魔一样游荡

汇聚的游客成醉汉

喷涌的黄,蘸上清风,融进布衫青花

琴音淌过花朵,滑到清溪

渔网打捞一河青黄

山歌送到对岸,从三米处返回

转过双桥,我躲到她身后

和她一起看同一个春天

秋雨

薄雾起来,掩盖不了声音。像咔嚓一声。

炊烟折断。那是心跳,早晨淡了。

似乎很多年前,它重新到来

而暮色泼洒的河岸,正在变浓。

农人、牛羊和撑伞的恋人出现了,

这些淡墨的身子和心脏,湿漉漉的。

仍然有脚印、野花、流水,

虽然到眼前,他们可能又成了

过去,或者梦境。

这样的恍惚常常产生迷离的判断

你和我一样,在雨中却难承认。

安静,躺下来听,你所渴望的就会滋生

常态的经验,被忘却在抽象的意识中。

夜深人静,世界恢复常态。

倦者的鼾声击打玻璃,雨滴舔着回应。

秋夜又将属于带着沙沙响的梦呓——

只有上帝和我在耐心聆听。

小雪日

每年,在这一天,

小雪作为一种象征,光临。

温度和雨水的约定:缓慢出行,

这一天的新闻被凝固,被潮湿。

天空的高和素净一下子老去,

昏暗,冰冷,渐渐成为热词

或谓语。这让诗词的练字很困难,

很少有欢庆的、狂喜的选择。

充满寒意的眼神暗生好奇的东西:

孤村枯树上的倦鸦,

有点重的炊烟,渐近的年兽。

这些和人类本没有瓜葛的情节,

硬是被天赋般地挂靠和安排

结果,让我们彼此坦然。

小雪只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名片,

先是日光松散和短视,接着黄昏性急

晨曦懒散。黑白的情谊到了极限。

我们坐在阳台竹椅上,有雨的黑冷,

暖胃的酒杯浅了,夜深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一种固执

翻动几千年的意识,隐藏在血液中。

白日的短暂,冬天的晦暗,阴冷。

这些在血液和骨子里的事情,

永远流淌在历史的河流里。

小寒日

今天,雁北乡

藏了一冬的秘密惊醒

风,就在风里奔走相告

院里的磬口梅开得还很任性

湖边枯萎的艾蒿、金腰带的根部

抬起毛茸茸的头,最先醒来

垂丝海棠。人们笑他走错了门

翠松间一群喜鹊却欢叫着,上窜下跳

用启巢来感谢他本不可信的预言

“我觉出了来年之气。”

雉始的宣唱,如递给我丝绸、花瓣

太阳转过赞许的眼神

我们等待一冬的冰雪奇缘

清晨,却听见土地轻轻碎裂的声响

万物的合唱在极冷时开启新声



《齐鲁文学》秋之卷

山东齐鲁文学社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