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开十秒,就哭破防了

 板桥胡同37号 2021-07-24

准备出院的伟明,接过了护士送来的出院单。

正往鞋里穿的脚僵住了。

图片
妻子慕伶立刻拿过单子,叫住护士责怪道:

“我们单子打错了,你帮我去电脑上重新核查下。”

她深呼吸,咽唾沫,望了望病房深处,紧追上护士的脚步。

图片
导诊台前,她再三恳求,护士重新打了一张写着肝硬化但不盖章的单子。

然后,只见她逆着光走向病房——

一边转身大声“抱怨”护士的粗心,声音尖锐到人人都能听见;

一边鞠躬向护士表达感谢,身影渐行渐远。

图片

你疑惑,她真是个奇怪的女人?

其实,她只是想极力隐瞒丈夫的真实病情。

伟明病了,病得有点严重。

《小伟》

图片

《小伟》的故事,说起来并不复杂——

癌症。

改变了一家三口的生活。

父亲伟明被查出肝癌晚期,时日不多。

母亲慕伶决定隐瞒真相,独自扛起整个家。

生病像是一个倒计时器,原有的平静生活因为这个压力开始提前颠覆。

图片

但随着三幕戏、三个视角、三个阶段的展开,你一点点探进他们各自的内心,所见的是母与子,夫与妻,上一代与下一代,缠绕于每个中国家庭的情意
图片

作为抗癌题材影片,《小伟》没有单纯聚焦于患者一人,也没有刻意煽情放大死亡。

而是把重病阴影下一个普通家庭的精神困境呈现得无比真实。

比如贯穿全片的一个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们都会怎么做?

慕伶的第一反应,隐瞒

自从在医生那得知噩耗,她整个人的精神开始极度紧张,甚至敏感易怒。

听见儿子询问病情,什么问题,能治吗?

“能治吗”三个字就像一把刺,扎得她立刻皱眉,反感地怒回:

当然能治

图片

配药遇到以前的朋友,朋友聊起自己的太太有乳腺癌,以前也常吃这种药,副作用很大。

叮嘱和关心非但没让慕伶觉得心暖,反而想速速逃离。

她不愿承认丈夫生了重病,更不想被人看穿被同情。

图片

就像她去学校寻找儿子,明明母子关系剑拔弩张,她也不知儿子躲去了哪里。

可突然遇到前来询问的老师,她立刻佯装成在卫生间门口等儿子回家。

图片

用假象去隐瞒真相,她不累不痛吗?

实际上,怎么可能会不心痛。

在洗手间里用水洗脸掩盖自己哭过的痕迹

图片

在医院走廊里留下的急促步伐、长长背影,折射出她内心的焦虑和隐匿的伤痛。

图片

陪丈夫起夜,听见伟明碎碎念两人结婚前的琐事,她憋红了眼眶就快哭出来。

可当丈夫转身时,她马上装作打哈欠掩饰快要崩溃的情绪。

图片

这种“伪装”,是一个女人被生活拷打后的本能。

她太苦了,但她又比谁都清楚:

没有时间去消沉难过,此刻的自己绝对不能倒下。

被推搡着解决应接不暇的问题,藏着掖着伟明的病情,用“肝硬化”的幌子来稳住整个家

但往往越是这样,流露于0.01秒的崩溃就看得人越揪心。

一个细节:

出院回家的伟明,半夜呕吐。

慕伶一边喊着“等等”,一边慌乱中抽出红色的盆去接,为的就是不让丈夫看出自己吐的是血。

图片

处理完血迹,她躲在卫生间里呼叫救护车,声音越来越抖、越来越轻……

图片

这种隐痛并不只有慕伶一人有。

在儿子一鸣身上,充满了叛逆和两难

那晚,父亲问他,我刚才是吐血了吗?

一鸣说:“是的,但只是一点而已。“

他没像母亲一样刻意隐瞒,却也没说出全部的真相。

图片

当然,生病的事实终究是瞒不了太久。

当这层薄膜撕破,伟明的心理变化自然是把一家的心绪涌动推向了更深处。

有三段对比,我印象很深——

刚出院时,伟明对医生打错单子的行为信以为真。

毕竟要真是癌症,医院怎么会放自己出院?

乌龙事件让他想起以前看过的段子,他讲给家人听,一人笑得不能自已。

图片

等得知病情,原来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他下意识愤怒。

图片

而当他发现妻儿为自己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后,伟明的眼神又双叒变了。

表面波澜不惊,眼里满是对家人的愧疚和心疼。

图片

不过,这个故事并非充满着压抑气息。

伟明提出想一家三口回趟多年未去的老家,这场旅程,是“回家”,也是与妻儿的一次和解。

三人挤在车厢的卧铺上,传来了久违的笑声。

图片

旅行结束,伟明的身影从镜头里消失了。

他还在吗?

电影进入尾声,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画面——

明亮的屋子里,母亲整理着旧衣物,一鸣看着电视,家中传来伟明的说话声。

声音是从电视里传来的,正播着之前旅行的录像,他们忙忙碌碌,互打成趣。

一鸣慕然回首,突然又收回笑容。

镜头一转,昔日爸爸常的沙空了。

图片

如此失落,如此真实。

那一刻,什么都无需再说,所有人的心都被狠狠扎痛了。

值得一提的是,《小伟》所讲述的正是导演黄梓自己的家庭故事。

内敛克制的情感勾连起一个家庭,呈现出真实生活的肌理。

不允许大悲,但心头总被阴云笼罩,人前嬉笑人后哭。

这是一个病患家庭的真实缩影。

图片

在我国,每65个人当中就有1名癌症患者,每年有超过400万人被确诊癌症,每分钟就有超过5人死于癌症……

沉重的打击远远不仅是对患者个人,更影响着千万家庭。

就像影片中的一家三口,父亲癌症晚期,妻儿试图隐瞒,隐忍中透着对重归平静生活的渴望。

图片

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还有很多与病魔斗争的大病患

残酷的是,他们不仅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还要为巨额的医药费发愁。

河南的杜姗姗,从27岁那年被确诊白血病,六年“吃”垮了一个家。

父母为了凑钱,卖掉家里的房子,撑着不硬朗的身体四处讨活,就为了多挣一点救命钱。

图片

湖南的阳阳,才10岁,就患有淋巴瘤

他在日记里写下愿望“未来想长大好好照顾妈妈”,然后又偷偷地一层一层涂掉。

因为他怕自己长不大了,怕未来无法承诺照顾妈妈的诺言。

图片

病痛和治疗费,击碎着一个个家庭美好的梦。

对于一再遭受厄运打击的他们来说,已经不堪承受。

为了帮助大病患和大病患家庭,为更多困难家庭的病患获得及时的治疗,河南省慈善总会在腾讯公益上发起了“托起大病患者康复梦”公益帮扶项目。

截至目前,帮扶项目已为许多大病患者提供医疗帮助,缓解大病家庭治疗压力,带去了希望。

这一次,希望我们也能帮他们一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