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建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李经勇重庆市今年水稻生产受3月-4月的持续阴雨、低温、寡照和倒春寒等不利气候的影响,使海拔60 0M以下地区水稻生育期一般延长5天左右、海拔800M左右地区水稻生育期一般延长7-10天。目前,重庆大面积水稻海拔600M以下地区 正值扬花结实期,海拔600-800M地区处于幼穗分化关键期,海拔800M以上地区水稻处于分蘖中后期。前段时间的不利气候使我市水稻 病虫害、尤其是稻瘟病和稻飞虱发生情况较往年有所增加,而气象部门预测今年7月中旬后全市可能出现洪涝与较强高温伏旱不利气候交潜影响。据 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田间管理,降低不利气候的影响,努力夺取全市水稻生产丰收。搞好田间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根据各地农技部门及 时搞好田间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程度预测预报,并根据预测预报及时指导农户和生产主体选用稻瘟灵、BT苏云金杆菌+吡蚜酮、或氯虫苯甲酰胺+吡 蚜酮等及时搞好稻瘟病、螟虫、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害防治。加强稻田水分管理。一是中高海拔地区水稻处于分蘖拔节期的正沟田、屋基田等深脚 烂泥田,可适当降低水位、或搞好排水露田或晒田,以增加地温和土壤的通透性,减少有毒物质对水稻的危害,提高上林成穗率。二是若预报将出现 连晴高温天气的地区,则应采取灌10cm左右的深水防旱,降低高温伏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三是水稻抽穗扬花后20天以后再排水以利机收,避 免过早排水影响谷粒重、稻谷产量和整精米率。适当追肥促幼穗分化。中高海拔地区因前期不利气候或秧苗移栽偏迟,致群体分蘖偏差、叶片偏黄的 稻田,应及时亩施3-5公斤尿素和钾肥,或通过根外追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或施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芸苔素)等,提高群体质量、促进幼 穗分化攻大穗、提高上林率,有效增加单产。蓄留再生稻或改种其它作物。一是海拔350米以下的稻田,在中稻齐穗后10天左右亩施尿素10- 15公斤作粒芽肥(促芽肥),增加头季稻谷粒增、促进再生芽生长,为提高再生稻产量奠定基础。二是受洪水淹没的稻田,首先在退水时及时作好 洗苗护苗,并补施3-5公斤尿素促进生长;若淹水时间较长、但头季稻中下部茎秆成活好,则可留10cm-15cm的低桩、并及时亩施用1 0公斤-15公斤尿素蓄留再生稻;若淹水时间过长水稻茎秆已全部腐烂,则可改种秋玉米、红苕、蔬菜等作物。及时收割。中稻谷粒85%-9 0%黄熟时及时收获。蓄留再生稻的田块收获时留桩高度30cm左右、以保留倒2节芽为佳,收割后3—5天亩施尿素5-10公斤作发苗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