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将访华的常务副国务卿女士,据说“精明又强硬”

 wupin 2021-07-24

美国国务院主管政治事务的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于上周日开始展开亚洲访问行程,其中本周日和下周一,舍曼将赴天津访问。外界注意到,舍曼的这次行程安排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结束访华行程后,她还将飞往阿曼。舍曼是拜登团队制定对华政策的核心团队成员,也是美国国务院的第二号人物,长期打造“精明又强硬”的外交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舍曼曾促成朝核协议和伊核协议的达成。

周五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就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访华安排作出回应。赵立坚表示,主谈的是中国外交部主管中美关系的谢锋副部长。美方多次提出也希望拜会中方领导人,中方考虑按惯例安排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谢锋副部长同舍曼会谈之后,在天津会见舍曼。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日前声称,中美关系的核心是竞争,同时不仅有对抗的因素,而且也将有双方利益汇合的因素。美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在谈及访华时也声称,希望通过此访推进美国利益与价值观,负责任地管理双边关系。美将继续“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方对话。中美关系要有“护栏”,以使竞争不会发展为冲突。

赵立坚回应称,我们在安克雷奇不吃这一套,在天津更不会吃这一套。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关系应当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而非一方受益。中美关系发展是要有护栏的,但护栏不能由美方单方面定义。美方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污蔑抹黑中国,停止损害中方利益,才是中美关系真正的护栏。

赵立坚强调,美方所谓以竞争、合作、对抗处理中美关系,实质上仍是把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挑动对抗,遏制打压中国发展,从根本上是零和思维在作祟。正如中方一再指出的,美方没有资格对中国说教或指手画脚,没有资格说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

赵立坚还强调,中方将在舍曼副国务卿访华期间,继续阐明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坚定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一名美国资深外交官表示,“高级别互动是珍贵资源,所以希望确保能与中国资深官员进行实质性和建设性的交流”。美国国务院周三表示,此次舍曼将与中国高层集中讨论美国的关切以及双方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观察指出,拜登政府目前尚未出台明确的对华政策,这既是目前中美沟通不充分的原因,也是其结果。舍曼是拜登团队负责对华政策的核心成员之一,她的来访有助于加深拜登团队对中国的认识。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拜登政府在执政半年中“避免”与中国接触,又加速拉盟友对华施压,但这次却派出国务院第二号人物访华,恐怕会让一些与美国走得很近的盟友跌破眼镜。

外界注意到,舍曼此次访华之前,已经在中国周边转了一圈。5月时曾访问了南亚的印度和东南亚的柬埔寨、泰国。这次的亚洲行程最初确定有日本、韩国和蒙古国。但在21日时,美国国务院宣布在行程中新增中国天津和阿曼苏丹国。

舍曼此次在日本的行程最长,她于当地时间周二抵达日本,一共待三天。但舍曼在日本的行程却比较低调,日本首相菅义伟甚至都没有与她会见。分析指出,菅义伟目前正全力应对东京奥运事务、无法抽身,这是舍曼在日本“遇冷”的主要原因,此外,特朗普中后期美日关系倒退,日本方面故意减少了首相礼节性会见来访美国官员的频率。

舍曼访日的重中之重是周三举行的第八次美日韩副外长会议。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副外长的共同声明称,“讨论了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并重申了美国印太战略以及所谓航行和飞越自由的陈词滥调。日本共同社报道指出,在共同记者会上,美日韩三国副外长的对华态度有明显“温差”:日本主动表示三国针对中国的行动交换了意见,美国在避免点名中国的同时展现出“对决姿态”,而韩国则未提及中国。值得注意的是,舍曼本人在这场记者会上仍否认会访问中国。分析指出,美方在舍曼访华议题上欲拒还迎,显示舍曼本人甚至美国国务院在其访华议题上都没有话事权,而是由更高层级来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舍曼愿意促进美日韩三国关系,但却放大了三国之间的分歧。例如,日韩外长会面时,各自宣读了关于慰安妇和强征劳工等历史问题的原则立场,双方不欢而散。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韩方强调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但美方强调则反对“过度忍耐”。

值得指出的是,舍曼在韩国并不受欢迎。今年2月,舍曼指责韩方在与日本的历史问题上“滥用民族感情”“指责过去的敌人”来赢得“廉价的喝彩”,并认为此举制造“瘫痪”。韩国社会当时都因此炸了锅。其后美方不得不进行“灭火”以平息事态。但舍曼基于将美韩和美日关系撮合为所谓美日韩“三角同盟”的急切心态可见一斑。

周四,舍曼抵达韩国后,就套近乎地提及韩国偶像团体防弹少年团本月初才发表的新歌《Permission to Dance》,强调牢固的韩美同盟关系。她说,美韩关系中从不需要Permission,也就是“许可”的意思。但颇为讽刺的是,目前美国仍不愿交出韩美联合司令部的最高指挥权。

韩联社报道称,韩方最关注的是韩美关系,以及朝鲜半岛核问题。周四,韩国总统文在寅会见舍曼时,就提起他5月访美时与拜登达成的“为实现韩半岛完全无核化和永久和平共同努力”的共识。舍曼则表示“希望朝鲜能够尽快回应美方的对话提议”,美国希望与朝鲜朝着“可信、可预测、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关系,她还表示期待与中国讨论朝鲜问题。

舍曼还称韩国是她的“第二故乡”。事实上,舍曼这次以朝核问题“解铃人”的身份到访韩国,但她实际上是朝核问题的“系铃人”之一。舍曼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克林顿政府的朝鲜政策协调员,参与了当时美国与朝鲜的核谈判,并于1994年促使两国达成了框架协议。朝鲜随后根据该协议冻结并拆除其本土的核设施,但美国拒绝兑现其对朝鲜经济方面的承诺,反而转向高压政策,为半岛核问题埋下祸端。

直新闻注意到,舍曼于4月13日被任命为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但过程并不顺利,有42名参议员反对她的任命。《纽约时报》指出,虽然舍曼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4次出任美国国务院的重要职位,但她现在面对的是“人员和士气都受到重挫”的美国外交团队。她必须扭转蓬佩奥时期外界对美国外交官“趾高气昂”的坏印象,同时又要推行拜登版本的“美国优先”。该报称,舍曼多次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外交谈判的中心,例如朝核协议以及伊核协议,虽然最终都勉强达成,但无一例外都以美国政府撕毁协议收场。

该报还指出,舍曼本人也在对华政策上延续其长期建立起来的“既精明又强硬”的名声。她在谈及拜登政府的对华关系时声称,中美之间的关系不是“基于信任”而建立的,以及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对彼此利益的尊重”上。观察指出,舍曼的表态显示出拜登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时的实用主义原则,但这种建立在赤裸裸的利益博弈的基础上的大国关系显然是无法应对全球性事务的。《经济学人》7月刊社论的第一句话,就是“拜登的对华政策将伤害美国并推远盟友”。

此外,与3月份的安克雷奇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类似,美方在舍曼访华前又再次进行连串无礼举动,就涉港议题发表荒谬声明,制裁中方官员,并就黑客议题向中国泼脏水。但美国卡特中心旗下的《中美印象》网站主编刘亚伟认为,舍曼此次访华也释放出积极信号,例如,美国官方没有就舍曼的访华地点安排在天津说事就值得称赞,因为美方也认识到,对话比对峙更有意义。法国广播公司表示,舍曼访华符合全球外交界一直以来的期待,在行程确定后,外界都松了一口气。路透社指出,作为美国国务院的第二号人物,舍曼这次访华显示出,中美正寻求改善双边关系,朝鲜、伊朗和气候是中美无法单边解决的议题,唯有两国合作才能取得进展。

作者:陈柯,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