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敬畏一个“六亲不认”的人

 猫小姐Coco 2021-07-24

一个人独自熬过了所有的苦,就会变得“六亲不认”。

因为他不再需要任何人,也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一个人“六亲不认”,是因为在最低谷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他,靠自己爬起来后,他的心已经冷了。

人性是复杂的,经不起太多的考验。

当面临考验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趋利避害,避重就轻,自保优先。

男人创业失败,欠了一身债,那个时候身边没一个人愿意伸出援手,哪怕是至亲。

他打电话向父亲,姐姐,还有三个自己曾经帮过忙的朋友求助,但得到的答案都令人心寒。

大致意思就是,我们承认你对我们很好,可是这些是你自愿做的,不代表你有事我们就要帮你。

的确,生活中,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

他意识到,不能怪世界现实,让自己强大起来,才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他暗暗发力,终于熬过了困境,前方一片光明。

之后他也变得冷血,就算付出,也只对值得的人,对自己好的人,加倍对他们好,伤自己的人,从此一别两宽。

为人处世,别低估自己,别高估亲情。

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最容易安逸,可当生活给你暴击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关系链条后都标好了价码。

一个人“六亲不认”,是因为伤害自己最深的人,往往都是亲人。

亲情薄如纸,人心冷如冰。

现在的很多亲戚,基本都是有血缘关系的陌路人而已。

有些亲人,当你深陷低谷,心怀恶意看你笑话,甚至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连外人都不如。

如此,他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人和事,都不再抱有幻想。

有人曾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父母早亡,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去世后,他去了外公家,之后被叔叔带走,并让他在自己店里洗碗,叔叔待他不好,饥一顿饱一顿。

期间,他想回老家,叔叔不让,直到叔叔的饭店转让了,他才回了家。

后来他在外公的接济下读完了初中,之后外出打工。

打拼了好几年,手里有点积蓄,因为叔叔做生意,就借给了叔叔5万。

可当他买房子需要用钱的时候,叔叔却说他是孤儿,拉扯他长大也花了不少钱。

不仅不还钱,还把国家给他孤儿费也据为己有。

之后,叔侄成了仇人。

最后,他离开了那个伤心之地,和叔叔再无来往。

当一个人熬过那些艰难的日子,会看到所有人性的丑恶,就不再相信一切所谓的关系。

即便他做不到六亲不认,也不会再把他们看的那么重了。

一个人“六亲不认”,是因为被伤透了,看透了人情冷暖。

人在低谷的时候,忍受了孤独和无助,看尽了世间的冷暖,尝遍了人情的心酸,也就看淡了很多事,看清了很多人。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差,亲戚朋友人前马后,而父亲去世后,这些人个个避之不及,生怕问他们借钱。

这其中,包括我舅舅。

对此,我始终难以释怀。

一直到现在,虽然他们有意亲近,但我心里总是有一层隔阂,不想和他们有过多往来。

有人说,亲情、温暖、关心,是用价值来交换的。

深以为然。

我买房缺钱,去找一位至亲去借,他没借。

其实我知道他手头是有钱的。

为这事,我耿耿于怀好久,心想:怎么能……你应该………才对呀?

后来,我渐渐明白,这世间没什么事是“应该”的。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无可厚非。

但当我熬过了低谷,靠自己爬起来,也就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再需要夏天的棉袄。

一个人“六亲不认”,是因为懂得了,人只有无情,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人变得六亲不认,是经受了最低谷后,看清楚了很多人,也明白了很多事,变得成熟了。

就像《都挺好》中的明玉,母亲重男轻女,她在家里就是个受气包。

哥哥早餐吃鸡蛋火腿,她吃白水泡饭;

临近高考,回家还要帮游手好闲的二哥洗衣服;

她想报强化班考清华,费用1000块,苏妈说没有,可转头就给了二儿子2000块旅游费;

苏妈为了儿子“三度卖房”,而她只能和老俩口住,或者在院里搭个床。

她没有委屈的权利,因为连出生都是“错误”。

最后,她忍无可忍离家出走,最终闯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

如果不是苏妈去世,我想她不会再和苏家人有任何往来。

这世间,最凉不过人心。

年龄渐长,明白唯一不会背叛你的,只有你自己。

所以,只喜欢有结果的事,和说话算数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