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五排《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读记

 小河西 2021-07-24

杜甫五排《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读记

(小河西)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直词才不世,雄略动如神。

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层城临暇景,绝域望余春。

旗尾蛟龙会,楼头燕雀驯。地平江动蜀,天阔树浮秦。

帝念深分阃,军须远算缗。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

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征南多兴绪,事业暗相亲。

严武到成都约在上元二年(761)年底。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春。时杜甫居成都草堂,严武为两川节度使、成都尹兼御史中丞。据本诗意,可能是杜甫陪严武登临“西城”,严武写诗《西城晚眺十韵》,杜甫以此诗和之。

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直词才不世,雄略动如神。

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

汲黯:西汉名臣。《汉书-汲黯传》:“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

匡:匡正;辅佐。《左传》襄公十四年:“善则赏之,过则匡之。”《国语》晋语九:“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雪中晏起偶咏…》(唐-白居易):“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廉颇:战国末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直词:正直的言词;据实陈述。《晏子春秋》杂上五:“臣闻下无直辞,上有隐恶。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后汉书-独行传-戴就》:“慷慨直辞,色不变容。”《行次昭陵》(杜甫):“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才不世:不世之才。《后汉书-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

大意:像西汉汲黯切实辅佐皇上,像战国廉颇出将频频。“匡君”时言辞正直才华不世,“出将”时雄材大略用兵如神。政令简约能迅速改风气,诗文清雅而且立意新。

层城临暇景,绝域望余春。旗尾蛟龙会,楼头燕雀驯。

地平江动蜀,天阔树浮秦。

层城:泛指高城。《世说新语-言语》(南朝宋-刘义庆):“遥望层城,丹楼如霞。”

暇景:空闲的时光。《临层台赋》(唐-李世民):“惟万几之暇景,屏千虑于岩廊。”《春台望》(唐-李隆基):“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

余春:暮春;残春。《春色…》(陈-陈叔宝):“余春尚芳菲,中园飞桃李。”《惜余春赋》(李白):“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

蛟龙:指绣在旗上的蛟龙。参阅《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杜甫):“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大意:闲暇时登临高处城楼,眺望边城成都的暮春。绣在旗尾的蛟龙在春风中交会,立于城上的燕雀却显得非常温驯。地平千里,江流在蜀地涌动;天高空阔,树上的云烟似乎一直漂浮到秦。

帝念深分阃,军须远算缗。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

阃(kǔn):门槛。分阃:指出任将帅或封疆大吏。《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李愬妻韦氏封魏国夫人制》(唐-元稹):“愬当分阃之际终无内顾之忧者,由此妇也。”《使交河郡…》(唐-岑参):“吾君方忧边,分阃资大才。”

军须:军需。《北史-韩麒麟传》:“麒麟上义租六十万斛,并攻战器械,于是军须无乏。”《城上》(唐-李商隐):“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

缗(mín):穿铜钱的绳子;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史记-平淮书》:“贾人缗钱皆有差,请算如故。”算缗:汉时一税种。西汉初年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1缗为1贯,1贯为1000钱,一算为120钱。《赠朱中书》(唐-丁仙芝):“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贾客乐》(唐-张籍):“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花罗:织有花纹的一种丝织品。瑞锦:绣有龙凤等瑞物的丝织品。

蛱蝶、麒麟:罗锦上所绣图形。《唐会要-舆服》卷32:“天授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內出绣袍。赐新除都督刺史。其袍皆刺绣作山形。…自此每新除都督刺史。必以此袍赐之。延载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出绣袍以赐文武官三品已上。其袍文仍各有训诫。诸王则則饰以盤龙及鹿。宰相饰以凤凰池。尚书饰以对雁。左右卫将军。饰以对麒麟。”

大意:皇上深切怀念您这样的封疆大吏,军队需要的物资人员都已有长远筹划。皇帝赐您绣有蛱蝶的罗衣,还赐您锦袍上面绣有瑞兽麒麟。

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征南多兴绪,事业暗相亲。

辞第:辞去所赐的第宅;辞别故乡。《汉书-霍去病传》:“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后因以指为国忘家。《度关山》(南北朝-戴皓):“丈夫意气本自然,来时辞第已闻天。”《宅》(唐-李峤):“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

高义:高尚有义气。《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观图:观看地图。《禹贡九州地域图序》(晋-裴秀):“文皇帝乃命有司,撰吴蜀地图。蜀土既定,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图记,罔或有差。”

征南:杜预。杜甫十三世祖。《晋书-杜预传》:“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追赠征南大将军。”

兴绪:兴致。《上巳浮江宴》(唐-王勃):“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

大意:您为国辞家多年,崇高大义,观看蜀地图时,一起忆起与蜀地有关的古人。您像征南大将军杜预一样文武双全兴致颇多,您的事业也同他有些相近。

诗意串述:这是一首十联排律。首三联极赞严武。严武曾为近侍,将之比汲黯。严武也是武将,将之比廉颇。“匡君”时敢于“直词”,“出将”时用兵如神。为政政通人和,写诗也很棒。接着三联写“晚眺”。严武诗为《西城晚眺》,杜甫和诗自然也要“晚眺”。杜甫眺到了啥?近处是旗尾蛟龙,还有楼头鸟雀。“会”写风云际会。“驯”写严武军威。远处是江中流水,还有树上暮烟。天高地阔,任君施展。“江动蜀”意可大展拳脚。“树浮秦”意心系朝廷。七、八二联写皇上关心。皇上为您“封花罗”还“送瑞锦”。还特别嘱托用兵要认真筹划“军须”。末二联有套近乎意味。也许在西城,杜甫陪严武看了两川地图。严武一定会讲蜀地如何地大物博,也一定会讲到三国时西晋收蜀故事。或者能忆起分兵收蜀的钟会、邓艾,还有也曾参与收蜀之战的杜预;或者还会说起益州刺史王濬以及与王濬配合收复东吴的杜预。杜预是杜甫祖先。说到杜预,杜甫忽然觉得,眼前的严武与几百年前的老祖宗杜预还真有点“暗相亲”:一是“多兴绪”。杜预文武双全。严武也是能文能武。二是“事业”,杜预曾任镇南大将军,曾参与收蜀并担任收吴统帅之一。而严武也是两川节度使,负保卫蜀地重任。(杜甫此时夸严武,套近乎,人之常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