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名家评诗】2021第二十八期

 杏坛归客 2021-07-24

【名家评大风歌诗友会2021第二十八期作品】

荷塘即景(新韵)

李磊(邳州)

堤岸鸟鸣树,琼珠跳翠盘。

金鳞倏跃起,意欲吻红莲。

   郎晓梅评:能以象写意是其佳处,但“琼珠”“吻”借喻、比拟弄巧,见得小来。唐诗之大,在不屑于兹。譬如“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杜甫五绝多直写其实,自然、浑然,全无造作斧痕。正如庞德写给哈莉特的信所言:“直接——没有滥用的形容词,没有不能接受检验的比喻。”(彼德·琼斯编《意象派诗选》)值得推崇,颇可借鉴学习。

家孙拍门(新韵)

李秀玲(丰县)

带上家孙稚嫩童,苏公塔下拜诗翁。

天真最是萌萌态,小手拍门侧耳听。

   郎晓梅评:“小手拍门侧耳听”,出细节,教人如见其状,得憨然童趣,诗有光芒。但或可再酌三处:其一,第一句“家孙”与“稚嫩童”啰嗦累赘,建议删换后者。其二,“天真”与“萌萌态”近,费笔墨。其三,虽一般犯题非大病,但此诗有似独筑一楼的公园,见标题而一目了然,毫无悬念,不须遐想。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应从标题始。可改题为“访(谒)......”,则或可如家有照壁,折绕而入,方才得见其中乾坤风致。

浣溪沙·初居高楼

王广宪(徐州)

    百尺高楼揽月明,开轩即望数峰青。尘埃已隔十三层。      四面清风消暑气,五更香梦远蚊蝇。电梯上下步轻轻。

   郎晓梅评:诗词可弱在起,不可弱在结。倘弱在起,尚可作渐入佳境之想;倘弱在结,则彻底颓唐。这一首,上片起高,下片走低。薄弱于下片,见功力不济。倘上下片调换,下片句如,“×××××××,尘埃已隔十三层。开轩即望数峰青”,则以景为结,低起高收,予人余味余想,或更好看些。

浪淘沙令·闲步蓝溪桥

李玉好(徐州)

    曲栈玉栏新,三二游人。黄鹂戏柳更精神。早起牧翁牛倍壮,漫步河滨。       五七鹭飞巡,惊起灰鹑。碧泉激浪过群鳞。八九老翁闲岸坐,高论周秦。

   郎晓梅评:词好在以“闲”字为眼,意象组织但为“闲”来,所写之景非心“闲”者不可见。挑刺:一曰,“牧翁”“老翁”,翁象重。二曰,“三二”尚好,“五七”则显出刻意来,后又跟“八九”,觉用力于数字,不妥。三则,“老翁坐论周秦”,自是“闲”得,不消再用“闲”字修饰,用“闲”更与题中“闲”重,浪费。此外,上下片一例客观描写,缺少诸如情绪或写法变化,读来疲乏。

采桑子·桃花岛公园湖畔晚立

刘凌林(邳州)

    残霞夕照桃花岛,岸渚如赪。金镀湾汀,縠缎波纹一抹平。沿港小舟横。       月升天际浮云散,水槛流萤。荷芰香清,湖面风来爽意生,隔岸一箫鸣。

   郎晓梅评:下片卓然,尤以“水槛流萤”“隔岸一箫鸣”出悠哉安谧之画境之声境见胜。作品极具形象。不足之一在正文“桃花岛”三字无益。之二在“赪”字用法不当。之三,“岛”“岸渚”“湾汀”“港”同类词繁复使用。之四,上片残霞、夕照、渚赪、汀金,虽写出其时其地风光特点,但颜色错杂,读感并不舒适。刘勰《文心雕龙》所谓“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客观之物象也庞杂,诗人因情因意而采之,非必全,但必切。“切”在其情意。倘以上片揣窥此作者之意,似但为客观之全,而不舍冗余,而忘乎适情。

 西江月·米兰花

小素(丰县)

     碧玉梢头璀璨,清风怀里徜徉。金星万点溢芬芳。遍撒人间天上。           生处也知渺小,从来未觉彷徨。温寒早已作寻常。一任逍遥别样。

   郎晓梅评:咏物词并不易佳。这一首有形象描写,有性格评述,造语流畅自然,基本规范合格,倘置于宋词,或也泛泛难猜。但过于平常,缺少新奇处。王安石《西江月·红梅》下片云:“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以北人视角写来,拈杏花类比,我之红梅便全不同于他之红梅。其实又因以北人视角,而写北人乡情,写北人乡情于咏物之间,无形而有情,颇可深味,是又一高明新奇处。或可一鉴。

浪淘沙令·伏天

李以亮(丰县)

    小暑白天长,酷热难当。浓阴绿树觅清凉。百鸟隐归惊空梦,夜雨三场。       午间暑正狂,热浪难防。行人稀少几彷徨。酷热奈何蝉叫甚,高树鸣吭。

   郎晓梅评:大体写出伏天特点。作品问题主要有:1.“酷热”“暑”“热”“树”“难”等诸多重字难看。2.拘泥于伏天,未能延宕开去。词非科普文章,不言情志,难达上乘。宋代潘阆有《酒泉子》:“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以伏天为背景,而意不在天气,在其时其事,人情秾郁,意趣盎然,颇为好看。盖在履乎词之正道的缘故罢。

浣溪沙·夏雨

孔伯祥(徐州)

    谁惹天公撩梦魂,惊心暴雨似倾盆。疾驱酷暑润凡尘。      电闪风摇仙雾卷,甘霖降落满乾坤。鱼藏水底不思春。

   郎晓梅评:主要问题:1.“夏雨”-“暴雨”-“甘霖”,“凡尘”-“乾坤”,近义词语使用过多。2.逻辑混乱。上片“惊心暴雨似倾盆”已言及落雨,下片“甘霖降落满乾坤”又言及落雨,上下片都在写雨落下来,毫无清晰分工。3.与《浪淘沙令·伏天》一例,虽造语流畅无碍,但只为写雨而写雨,思维较为板滞,未能延展。魏晋时期张载《霖雨诗》:“霏雨馀旬朔,濛昧日夜坠。何以解愁怀,置酒招亲类。啾啾丝竹作,伶人奏奇秘。悲歌结流风,逸响回秋气。”我们今日读来犹能为其间的雨中意绪而触动,题为“霖雨”,不缚于“霖雨”,“霖雨”只是用来作为其抒写愁怀的环境烘托手段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