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趣

 老五讲故事 2021-07-24


家乡华州大明镇的一位兄长发来私信说:大明镇建设的20公里“青竹长廊”,再有廿余日就告完工,只待春日回暖,便可再见“清风习习竹叶喧”的盛景。

而且,“关中竹海,华州篁山”将会是“大美华州”一道亮丽绿色风景线。对于我这样一个爱竹如痴的人来说,那在建设的何止是“关中竹海,华州篁山”呵!分明是一座仙境,一处美景如画的天堂。

华州原本就是产竹的地方,竹子见诸华州人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绝不夸张。农业生产所用的工具,很多就是竹制的,如竹耙、竹篓、竹席等;更有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竹篮、竹笼、竹蒲篮,竹箅、竹筐、竹扁担,竹椅、竹床、竹筷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竹子是华州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

秦岭山脉北麓,因为上天眷顾,给了相对合适的气温和湿度,让华州这个有着“天府”之称的丰饶之地,也能见到“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盛景,更能听到“清风习习竹林喧”的大自然美妙音乐。


老人们曾说,华州地方先前竹林遍布。我也曾有过些许记忆,记得儿时春夏时节,青竹正盛的时候,凉风习习,竹叶喧喧,晚霞灿灿,篁影绰绰。我们一帮孩子们,在竹园里玩闹嬉戏,非常有趣。当然少不了折竹为马的游戏了,只是玩伴们颇多,又不甚固定,所以早已经忘却了,而女孩儿又少,所以总角之交是有的,青梅竹马应该也有,却早已经忘记了。

之后年长,更偏爱竹,约三五好友,于夏日午后备上清茶竹几,在竹林深处品茗畅谈,也是极快意的事,一阵清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更有片片竹叶飘落,甚至落于茶盅之中,也不必在意,更不必捞取,任它在罢,却更增添了茶的清香和韵味。要是此时,有一个善古琴的人,弹奏一曲,则效果更佳。

至于如今,原本产竹的华州,因为城镇化建设的缘故,竹子在很多地方已经绝迹了。更多的是,环境变换之下,一些地方甚而不适宜养竹了。


我的爱竹的特性,当然少不得对古之高人的仰慕,继而低端的仿效,但当中自然也有真实的情感,这种对竹的情感,在华州时,必然没有太多感触,只有离开,才知道竹之玄妙。

如今谋事的地方,并不太适宜竹子的生长,所以长久不能见。唯独在京城陶然亭,看到成片的竹子,所以有几个假日,必然去陶然亭的小片竹林里漫步一番,但人却多,意境也并不好,去过几次,也便放弃了。

如今,听闻家乡建设绿竹长廊的事儿,当然分外惊喜。只是不能经常回去,但心中已经欣然。唯独希望老去的时候,能够在竹林之侧,搭一竹屋,竹屋之外,围一圈竹篱,竹篱之内,置一竹椅,竹椅之旁,立一竹几,午间则卧于竹榻之上,饮水则用竹担挑来……甚至连暖壶的壳子,也是竹制的。

这故乡道不尽的竹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