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聊第79期 读懂身体,收获健康 闷热潮湿的上海夏天,各位jiojio,你们还好吗? 如果脚上长了痒痒的水疱、小粒粒、脱皮……得了脚气,就说明皮肤癣菌征用了这只脚。 脚气不是大病,但是会带来两个问题: 1.容易复发、难以根治,传染给身边亲密接触的人 2.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手癣/股癣/体癣/灰指甲……合并湿疹之后,让人恨不得截肢无可奈何。 其实脚气不难治。到底怎样对付脚气?先从深入了解脚气开始~ 王一飞 博士,主任医师,硕导,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教研室主任。 我是皮肤癣菌, 是脚会生气的原因, 属于“真菌”家族, 没错,我是蘑菇的亲戚 由于我们家族相对于其它微生物 (比如细菌、病毒等)而言, 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所以我们被命名为“真菌”。 我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想要完成生长和繁殖的重要任务, 只能依靠寄生或腐生的方式。 (例如,住在某人的脚部获取营养) 温度是影响我们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浅部真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2到28℃,深部真菌为37℃。 我们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夏季的温度最适合我们,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能够非常容易地接触到我们。 有人认为脚气不能治,是身体在排毒。证据是有些人在发热的时候脚气会好转,由此觉得,脚气好了却引起了发热, 但实际情况是,发热的时候,人体温增高,较高的温度抑制了真菌的生长,导致脚癣有了好转。上述误区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颠倒了。所以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脚底板的皮肤汗腺很多,所以容易出汗。(记住噢,这个也是脚臭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脚气会合并脚臭。) 再加上脚通常生活在密闭的鞋袜中,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温度更高,非常有利于我们皮肤癣菌的生长 人类的脚底板和脚趾缝里没有皮脂腺,不能产生抑制真菌的脂肪酸,相比较于皮肤其它地方的弱酸性环境(PH值约等于5),脚部更适合真菌繁殖。 人类的足底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有丰富的角蛋白,对我们皮肤癣菌来说,是营养丰富的美食 ![]() 我们皮肤癣菌在jiojio安家之后, 如果没有特别干扰, 就会幸福地生长并且快速繁殖 但是,人体也不是吃干饭的, 在我们皮肤癣菌繁衍生息过程中, 免疫细胞很快就会发现我们 ![]() 脱屑/红斑/丘疹/水疱/糜烂…… 炎症反应刺激局部神经末梢 还会引发瘙痒等不适感觉。 在经过情不自禁的摩擦/搔抓……之后, 根据局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的不同, jiojio还会表现出干燥(表皮增厚/粗糙/皲裂) 或者潮湿(浸渍/糜烂/渗液)等症状。 ![]() 得脚气的原因是真菌感染,并没有味道, 脚臭的人主要是因为脚部出汗太多, 而汗水是细菌的最爱(点这里看出汗科普)。 图片自带味道,慎点 真菌喜欢的食物是脚上的角蛋白, 而细菌喜欢吃的是人类的汗液, 细菌在分解汗液中的尿素/乳酸, 会产生不可描述的臭味。 所以汗多的脚,就更臭一些。 足部多汗既容易吸引细菌,引起脚臭, 也容易吸引真菌,引发脚气。 所以足癣患者往往也伴有明显的脚臭, 足癣也因此常被俗称为“脚气”。 我们脚气是一个小毛病, 可治可不治,无伤大雅? NO! 即使是像脚气这样的小毛病, 如果不治疗的话, 也有可能会引起大麻烦哦~ 如果因瘙痒,抓破了水疱或浸渍糜烂的足癣,那么细菌就有可能趁虚而入,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导致同侧下肢的红肿热痛甚至发烧,这就是所谓的丹毒(即民间所称的“流火”)。 脚上出现皮疹伴有瘙痒, 可能不是脚气,往往有多种可能的诊断, 常见的如足癣、湿疹、掌跖脓疱病等, (上述三种疾病的治疗方法都不同) 这些都有可能出现相同/类似的症状, 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之后, 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 目前治疗脚气的西药 主要是抑制/杀灭真菌的药物。 1.使真菌细胞膜分解或增加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溢死亡, 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联苯苄唑等。 2.阻碍真菌细胞壁合成,如卡泊芬净等。 3.抑制真菌核酸合成,如灰黄霉素等。 足癣的治疗一方面比较容易控制, 但另一方面又容易复发难以根治。 失败或复发的原因主要是懒: 一感觉有好转,或者症状能忍受了 就忘记继续治疗了。 一般外用抗真菌药物要持续用4周以上 才能达到70~80%的治愈率。 必须坚持整个疗程, 稍微好转就停药, 会导致真菌被抑制而没有完全被灭活, 因此停药以后真菌又再度活跃,导致复发。 ![]() ![]() 还有人足癣治好了以后, 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不注意个人卫生/勤换鞋袜等, 导致再感染。 中医在治疗足癣方面 也有很多好的方法。 1. 民间常用清热利湿类中药外洗/浸泡。 如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透骨草、 花椒/羊蹄根/马齿苋等。 针对水疱/渗液/糜烂等症状, 或者合并有癣菌疹(湿疹)的情况下, 中药能够迅速收敛、燥湿、止痒。 2. 补充西药不足。 对于角质增厚型的脚气, 表现为干燥/粗糙/开裂, 常规的外用抗真菌软膏 渗透力及透皮吸收率不高, 会导致抑菌、杀菌作用大打折扣。 这个时候使用一些中药的醋剂外用, 能显著软化角质,润泽角化肥厚的皮肤, 使药物能直达患处,杀灭真菌。 对于一些使用外用抗真菌软膏 效果不好的患者, 可以尝试配合使用中医中药的方法。 脚气不是大病,但是发起来让人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脚气的发生与真菌感染、足部多汗以及个人抵抗力差有关,预防足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经常勤换鞋袜,保持局部干燥,换穿一些吸湿性好、透气性好的鞋子、鞋垫和袜子; 二要尽量避免传染给他人,不要跟他人互穿鞋袜、互用洗脚用具,特别是在泳池、公共浴池、健身房等场所; 三是如果有一些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疾病,比如糖尿病等,应注意积极控制原发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