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有三大姓氏,自我介绍时不用说“免贵”,有你的姓氏么?

 Boss爆史 2021-07-24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五千多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传统美德,比如勤劳、守信、谦虚、仁爱等。而谦虚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人们往往会因为谦虚赢得别人的尊重。在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如果对方打听你的姓名,问:“您贵姓?”你就要谦虚地说:“免贵姓x”。但在中国有三个姓,自我介绍时却不用说“免贵”。爆史君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个姓氏:张姓

    张姓是中国最大的三个姓氏之一,在宋朝时排第三大姓,元、明时为国内第二大姓。根据公安部户政部门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张姓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0.954亿,在中国当今姓氏中排第三位。难道就因为张姓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所以不用说“免贵”么?其实并非如此。此事与中国神话中的玉帝有关。

张姓

据说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东胜神州常羊山张家湾的寨主,名叫张有仁,又称张百忍。盘古开天辟地后,诸神混战,人间荒淫无度、三界大乱,太白金星就下凡寻找才德兼备的人来做三界之主。当化身为乞丐的太白金星来到张家湾后,发现张有仁把寨子治理得非常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便带他回天庭做玉帝。

玉帝剧照

张有仁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诸神,被共推为三界之主,号“玉皇大帝”,或“昊天上帝”。由于玉皇大帝姓张,所以“张”这个姓氏变得也很尊贵,在跟人自我介绍时,就不用再说“免贵”。所以张姓后人是托了玉帝的福。

第二个姓氏:孔姓

张姓后人不用说“免贵”,是因为沾了玉皇大帝的光。而孔姓后人不用说“免贵”,则与孔子有关了。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

孔姓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便开始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相应的,孔子及孔家的地位,也不断被提高。历代君主不仅对孔子进行大肆褒封,修建孔庙进行祭祀,而且还将孔子的后人封为“衍圣公”,世代享受荣华富贵。作为孔子的后人,不管在任何朝代都是贵族阶级,所以自我介绍也不用说“免贵”。

孔子

第三个姓氏:国姓

当然,这个“国姓”,并非是指百家姓里的“国”,而是指古代统治者的姓氏。比如汉朝是由汉高祖刘邦所建,那汉朝的国姓就是“刘”。唐朝是由唐高祖李渊所建,那唐朝的国姓就是“李”。因为各个朝代统治者的姓氏不同,所以国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李渊剧照

而与统治者同姓是当时最大的荣耀,很多人求之不得。比如唐朝开国功臣之一的徐世勣,因为功勋卓著,就被唐高祖李渊赏李姓,后改名为李世勣。唐太宗李世民上位后,为避李世民的讳,又改名为李勣。

郑成功剧照

唐中后期,沙陀贵族李克用父子,因率军剿灭黄巢叛乱,数次勤王,也被赏赐了李姓。所以与古代统治者相同的姓氏,并不用说“免贵”。当年郑成功被南明皇帝赏赐“朱姓”,他也就成了大家口中尊贵的“国姓爷”。本来在民间老百姓的口中,郑成功应该叫“朱成功”,是清朝统治者为了削弱他的影响力,才将他改回了原来的姓氏“郑”。如果在古代,你的姓氏在哪个朝代不用说“免贵”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