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学 2021-07-16

 昵称535749 2021-07-25

2021-07-19 16:56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千字文》

【素讲】

大家好,继续学习《千字文》。
临深履薄,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简化来的。所以为什么要读经典的书,读了经典以后,你才有办法再去总结提炼经典的生活化和词组化。如临深渊,才能临深出来,如履薄冰,才能够履薄出来。如果千字文的作者没有读《诗经》,就不会写出临深履薄四个字,所以阅读是非常重要,而且要 深阅读经典,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提炼出成语和精神。 阅读现代文、口语化的书,总结出来的也是口语化的。 什么是口语化? 就是当代化,留不了历史。 什么叫文学化、文言文化?会留给历史,来自于历史也就会流传给未来,来源于当下,也就是消耗于当下,就不会留给历史。 所以一个人要读书,要深读这些书,才有办法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永续。
夙兴温凊。来自《礼记曲礼》当中“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所以作者读了《诗经》写出的临深履薄,读了《礼记》写出了夙兴温凊。 夙兴就是早起晨省,要求子女跟儿媳妇,在鸡鸣的时候就要起床,洗漱完毕,然后要向父母请安。 像康熙皇帝虽然是满族人,但是他非常尊重儒家文化,每天都是这样子做,长年不息,只要在父母身边,一定是日日请安。 夏天的时候要温凊,凊就是凉。不是三点水,所以很多的版本是一不小心呢就会把它打印成夙兴温清,清也是凉的意思,但是跟凊的凉,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临深履薄,夙兴温凊。履薄也可以念履薄( báo ), 是口语化,履薄( )是文言文化、书面化。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讲出了君子的德性,要像兰花一样温馨。 兰花是中国的香草,是文人当中很喜欢的“同心之言,其臭(xiù 气味)如兰”。 也就是说像《离骚》讲的润秋兰以为佩。 就是把秋天开花的兰花,连错在衣戴上,作为饰物修饰,有的插在头发上高洁芬芳,就好像守身如玉一样,暗香远播,这样的人格品质。 兰花是有叶有花有香,但是叶花香也不大,也不臭,淡淡的清香,小小的花。 这其实是中庸之道,为什么文人墨客很喜欢兰花的品德? 不以无人而不芳。 你见我,我就开花,不见我,我也开花。 你见我,我有香,你不见我,我也有香。 看不看花,闻不闻香,是你自己的事,与我兰花无关。 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士阶层的品德,知识分子这种表述现在是不准确的,勉为其难讲知识分子就是士。
如松之盛。这个松就是《论语》当中讲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也就是松柏顽强的生命力,顶天立地,长青不老,象征着君子的德性,影响深远,百世流芳。要像松树一样能够经得起寒冷,寒冻,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他的生命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这样,要如松之盛,才有过冬迎春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