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女写锦囊教家暴受害者逃魔爪!英国法律又是如何保障的?

 丽莎律师行 2021-07-25

爱一个人就应该全心全意地爱,就算不爱了也应该好聚好散。

可有一部份人却选择了伤害另一半,最后甚至升级至家暴。

然而,家暴受害人很多时候都是非常无助的。

比如说是家庭妇女,她们几乎将自己的所有生活都贡献给家庭,没有自己的收入甚至财产。而必须在经济上依赖另外一方。

这种状况下许多受害人往往会陷于敢怒而不敢言的处境中。因为害怕万一举报了对方,可能会因此更加惹怒对方而导致当事人甚至是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

为此,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女子就通过自身经历,在脸书上仔细地写了一篇关於家暴受害者的自救手册。

教导受害人们如何从财政方面、工作方面、个人财产方面,以及家庭方面一步一步地与施暴的另一半分手。

这名女子叫做麦迪,她说:“遇到家暴的时候,我相信您们一定会感到很迷失。但您需要寻求帮助,只要您愿意走出第一步,您身边的人一定会帮您的。尤其是如果关系到孩子的话,一定要积极解决问题。”

麦迪把这本自救手册分成7步骤,内容为以下:

第1步-报警

当事人遇上家暴后,应该要告诉警察,以防事情会突然恶化。

但这个时候应该要先备案,直到当事人安全逃离施暴者后才正式立案起诉。

第2步-孩子

如果当事人有孩子的话,要不就把孩子一同带走,要不就把孩子交托给可以信任的人。

如果孩子有在上学的话,当事人应该要先让学校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以免施暴者以父母身份到学校把孩子接走。

当事人也应该要准时把孩子从学校接走。

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帮孩子转学。

第3步-宠物

如果当事人有宠物,又不方便带着牠离开的话,就应该通知当地的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或其他帮助小动物找到新家庭的组织,让他们给当事人的宠物一个新的家。

不然施暴者可能会将怒气发泄到无辜的宠物身上,甚至用牠去威胁当事人。

第4步-“逃走”计划

当事人可以在确定施暴者会离家起码数小时的那一天逃走。

但是在这之前,当事人可以事先和施暴者假意计划一下周末的活动,或晚饭吃些什么之类的。

这是为了要让施暴者觉得当事人一直都会在家,会在她/他身旁,那就不会抱有什么怀疑。

第5步-收拾行李

千万别把不必要的东西也带上。

当事人不用带多过一支牙刷,也不用带化妆品,这些都是可以再买的。

只带必需品就可以了,行李是很重的。

当事人要在施暴者回家前的几小时就离开。

离开时不要再留恋,因为那地方对当事人来说根本就不快乐。

第6步-离开

当事人的银行账户中在这个时候应该要有足够的金钱,也应该有一只新手机。

孩子和宠物都安排好,无法替代的个人物品也妥善保存好。

当事人也应该要清楚知道自己脱离了这个家之后,下一步要去的是哪里。

第7步-离开之后

当事人成功逃脱后,要马上更改网上银行密码;

更改所有社交平台密码;

把所有连接着社交平台的电邮都更改到新设定的电邮;

更改Paypal的密码;

在所有社交平台上封锁施暴者的帐户;

封锁施暴者的电话;

把原本的手机关掉,并打开新的备用手机;

用新手机去联络朋友或其他有需要并可信任的人;

把所有社交平台帐户的名字和图片都转掉,尤其是图片,最好是转一些比较大众化的例如是网上找到的风景图片或随机的动物图片等等;

把所有与当事人和施暴者都是共同朋友的人给封锁;

把邮寄地址转到一个专用邮箱(PO box);

当施暴者发现他/她失去对於当事人的控制权时,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所以当事人一定要更换所有社交平台的个人信息,因为要在网上找到一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

如果施暴者还不停骚扰当事人的话,当事人就应该把所有帐户给删除。

施暴者会尽所有办法,甚至以自杀去威胁当事人。

但是请千万不要掉进他/她的诡计,因为他/她在得到当事人的注意之后,就会以各种方法企图重新夺回对当事人的控制权。

最重要的是当事人一定不能够相信任何施暴者所说的话,要积极寻求帮助直到当事人重新振作起来。

当事人要明白施暴者的话基本上全部都是废话,不要再美化那段崩坏了的关系。

麦迪还补充说:“您们都值得过更好的生活,请不要失去自我,更不要忘记一开始选择离开的原因!”

英国政府有什么措施帮助家暴受害者吗?

在英国,家暴受害者如果在离家后找不到新的住所,一般可以向地方政府求助,地方政府会协助安排住宿给受害人。

然而,由于各地的地方政府经费有限,过去以来这种住宿的分配安排,更像是“乐透抽奖”的形式,也就是当事人并不是求助就一定能获得分配,而且经常可能需要等上很久的时间才能获得住宿,甚至等上几个月至一年不等。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很可能会无家可归,变得心力交瘁和脆弱。

造成当事人很可能因此放弃,自愿回到以前的家中,也有可能会因此和坏分子打上交道,从以坠入另一个悲剧当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梅姨终于宣布一项新提案,未来要强制地方政府的法定义务,要求英格兰地区的地方政府,必须为每一位家暴受害人(和他们的孩子)都提供住所,不让悲剧继续延续和扩大下去。

梅姨说:“无论您是谁,住在哪里,遇到了什么样的虐待,您都可以得到令您安全的协助。”

根据这项新提案,梅姨政府承诺将会拨出预算来支持该政策,让地方政府能够有足够经费来提供住宿给家暴受害人。

当然,梅姨提案的前景是美好的。

但是对于许多具有移民身份的受害人来说,除了担忧上面提及过的方面之外,更多的恐怕还是担心万一和对方分开、闹僵了,对于自己的移民身份是否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指出的是,根据移民法的规定,家暴受害人如果是英国配偶签证持有人,并且当事人的另一半(一般而言也就是赞助人、施暴方)是英籍、英国永居或在英国军队至少服役4年的士兵,那么受害人一般可以尝试通过家暴受害者来直接提出永居申请的。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如果可以证明自己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话,不必像一般配偶签证持有人那样满足相关的永居要求,而是能够“立刻”提出永居申请(无论当事人在英国待了多长时间,以及签证是否已经到期)。

同时,当事人在申请永居的时候还享有以下特权:

-不需要通过任何英语考试

-不需要提供Life in the UK证书

-不需要提供任何收入和住房的证明

-如果经济有困难的话,还可以申请移民局费用豁免

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申请从原有的配偶签证直接转成永居身份,或者也可以先申请3个月的特许身份,以便当事人有充分的时间来搜集证据,然后再递交永居申请。

在这3个月的时间内,当事人还可以申请住房和各种福利。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移民局2018年12月11日公布的消息,家暴受害者也包括那些在英国已经真正取得难民身份的人的配偶/伴侣。

从2019年1月10日开始,这些人也同样可以申请永居。

也就是说,家暴受害人的另一半(也就是赞助人),如果是真正难民身份的持有人,那么即使赞助人尚未从难民身份成功转成英国永居身份,受害人依旧可以因为受到家暴而直接取得永居身份的。

另外,按照2016年英国欧盟公民移民条例的规定,在英国持有欧盟家属签证的当事人,如果可以证明自己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话,只要当事人可以证明自己有工作,或者在寻找工作,或者是在学习,或者是经济上独立自足的话,一般也是可以根据特殊条款来申请自己的身份的。

简单的说,在英国的法律方面,基本上对于家暴受害人是倾向给予更多保护的。如果莎粉们对于这方面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协助的话,应该尽早寻求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