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骶椎精准触诊定位—分享收藏

 K9211蓝精灵 2021-07-25

当治疗师想要快速定位胸腰结合部时,只有一些参考点的水平需要相对的定位。

髂后上棘和髂嵴之间的连接

腰-盆-髋起源于定位首选最快的方法是定位髂嵴。

可以在患者两边同时进行,检查者双手均合拢,拇指外展。双手置于患者腰部两侧,施加中等强度的压力,移向正中,直到感到明显的阻力,然后停止。

图片

取该体位时,检查者的手可以推向不同方向:

  • 朝向内侧——阻力柔软弹性:压力作用于背阔肌、腰方肌、竖脊肌。这大约是L3/L4棘突的位置。

  • 朝向上方——坚实的抵抗力:由下往上触摸可到达第12或11肋。

  • 朝向下方——坚实的抵抗力:由上往下压力作用在髂嵴=骨盆的上界。

这样可以定位髂嵴,从上而下应用垂直触诊。髂嵴的最高点在皮肤上被标记出来确定触诊的结果。

两个标记的点被连接起来,连接的线和身体中线的交点就可以定位椎间隙,和髂嵴连线中点相交的区域在X线上是L4和L5之间。

下一步就是定位髂后上棘,在皮肤上最下边界(下缘)标记出来,这条线总是经过S2棘突上。

图片

腰骶交界区

右侧髂嵴和左侧髂后上棘连线,将左侧髂嵴和右侧髂后上棘连线,对于多数病例,这两条线的交点指示L5棘突的位置。
图片

局部骨性触诊

目标是正确定位腰椎棘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低位起自S2棘突。

  2. 定位其余腰椎棘突。

  3. 高位起自T11棘突。

可从T10/T11至L5/S1定位腰椎功能节段的所有棘突。

从低位起自S2棘突触诊

从低位起定位腰椎棘突是最常用可靠的方法,尤其对于L5和L4,触诊的可靠性决定于髂后上棘和S2棘突的定位准确性。

步骤1

定位双侧髂后上棘下缘,这两点的连线指示出S2的位置,这个基本棘突的触诊通常可感知其明显凸起。
图片

步骤2

用指腹向上滑动大约1厘米,探寻一处小圆形凸起。该处代表S1的棘突部位。
图片

通过这样做,手指在一个斜坡处向前下方移动。在S1处有较多的变异;可能性较大。

S1可能与S2大小相似,它可能是小小的凸起,或者完全缺如。

步骤3

L5棘突位于S1上方大约1横指(患者的示指)。可通过指腹在骶骨斜坡上方滑动直到指尖触及一个明显的硬物来感知其下缘。L5下缘通常被感觉为L5~S1棘间隙的上方一个台阶。
图片

其他腰椎棘突的定位

基于L5棘突的位置,其他腰椎棘突就能够尽可能准确地定位。

治疗师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明确各个腰椎棘突的准确定位:

  • 检查它的形状和大小。

  • 利用运动来确认位置。

L1~L4棘突较宽,它们后表面有齿状凸起并且形状不规则,使它们呈起伏的波状外观。

棘突所形成的起伏可位于其侧面及背面,类似于棘间隙。为了准确定位棘间隙,治疗师沿着棘突侧面触摸直到触及明显的间隙。

由于棘上韧带是坚实、纤维变性的且可能受到牵张,触摸棘上韧带的可靠性较低,不利于治疗师找到预期的间隙。

步骤1

用一条短线标记L5下缘,治疗师向上触摸其侧面,L4和L5棘突间隙可在其上方几毫米处触及。
图片

为测量清楚,测量时一个手指保持在L5下缘。

如果治疗师未能找到L4下缘,就可以从L5再次触诊。

步骤2

使用同样的触诊定位L3棘突:一个手指保持在L4/L5的上方,进而寻找邻近其近端的棘间隙。
图片

所有其他的棘突都能利用这个方法寻找。

步骤3

为确认棘间隙位置是否正确,治疗师推动腰椎节段,用手指感觉节段的移位。当上位棘突移动下位棘突保持不动,说明棘间隙定位准确。这是通过一个手指指腹放于棘间隙的背侧上方来感觉,L3/L4棘间隙的确认方法。
图片

在治疗师所假定的棘间隙的近端L4棘突的位置上,用鱼际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用力。另一个手指指腹能够感觉上位棘突在棘间隙中上、下移动。

-----------------------------------------

骶骨触诊

骶骨

图片

一、骶骨后外侧外观

如图所示,骶骨(1)浮雕般地显示在脊柱腰段(2)的下方。

图片

二、第1骶椎后外侧部

被检查者取侧卧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髋部的一侧。检查者把两手的示指和中指置于被检查者脊柱腰段的两侧,沿着脊柱用力下滑行,直至手指接触第5腰椎及其两侧的突起。检查者示指下的骨性突起(如图所示)即为第1骶椎。

注:第5腰椎处的中指位于骶骨的上方,因为骶骨的后外侧面朝向后上方。

图片

三、第1骶椎棘突

定位了第5腰椎棘突后,只要朝尾侧用力,沿骶正中嵴就能触及骶正中线上的第一个结节,此结节即是要寻找的第1骶椎棘突。

图片

四、第2骶椎棘突:第一步

如图所示,被检查者取坐位,头部前屈。被检查者拇指、示指之间是两侧髋骨(髂骨)上的髂后上棘。

图片

五、第2骶椎棘突:第一步(另一种触诊方法)

如图所示,检查者示指所指示的小窝位于骶髂关节浅面,它的明显程度因人而异。此皮肤标志所显示的点与髂后上棘非常接近。

图片

六、第2骶椎棘突:第二步

定位了髂后上棘后,沿着两侧髂后上棘之间的水平线找到此线的中点即是骶正中嵴的第二个结节,此结节即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第2骶椎棘突。

图片

七、骶正中嵴

如图所示,检查者的数个手指压在骶骨背面的中线上,即骶正中嵴,其是腰椎棘突的延续处。用上图描述的方法横向移动,能更好地触及这个解剖结构。

注:骶正中嵴一般由五个骶椎棘突融合而成。骶椎棘突之间由轻微的凹陷而分隔。

图片

八、骶角

骶管裂孔所形成的凹陷在臀裂上方,我们能很清楚地触及它由两个小的骨柱组成,微微向两侧移动,能与骶正中嵴相区别,此小骨柱即是所要寻找的骶角。

注:从第3和第4骶后孔的高度起,骶正中嵴的尾侧端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小骨柱,即骶角。

图片

九、骶管裂孔

如图所示,在臀裂的正上方,沿着骶正中嵴有一个凹陷,此凹陷是由两侧的骶角从内上方向外下方分开而形成的。骶管裂孔与骶管相延续。

图片

十、骶骨外侧缘后外侧面观

如图所示,检查者的示指位于骶骨的外侧缘,此缘在手指下的感觉是厚而钝的。

注:骶骨外侧缘由下面的三个骶椎组成。

图片

十一、骶骨外侧缘后面观

从后面能观察到,骶骨外侧缘位于髂后上棘和骶角之间。骶骨外侧缘并不是一个解剖学术语。

图片

十二、骶骨底

被检查者俯卧,检查者用两手拇指从两侧髂嵴后部向下滑行至较硬处,即骶骨底。

注:称其为骶骨底其实名不符实,应该是骶骨底的后部,由第1骶椎组成。

图片

十三、骶骨沟

骶骨沟是位于骶骨后部和骶骨底左右之间可触及的凹陷。嘱被检查者俯卧,检查者置其双手于髂嵴的后部和骶骨之间。用多指触诊手法,当骶骨向左右侧旋转时,可以观察到左右侧骶骨沟不对称,若隐若现。

注:当向右侧旋转时,左侧骶骨沟消失。

图片

十四、骶正中嵴

被检查者俯卧0。检查者手指沿着骶椎棘突触摸,骶正中嵴(位于骶骨正中)向下至骶管裂孔(位于两侧骶角之间)。

图片

十五、骶中间嵴

被检查者俯卧。检查者两手拇指置于其骶骨外侧缘:骶中间嵴在臀区深层,检查者可以体会到手指下致密骨性感(较硬感)。

图片

十六、骶外侧嵴

被检查者俯卧。检查者拇、示指置于骶骨外侧缘,可以体会到手指下致密骨性感(较硬感)。

图片

十七、对侧骶骨

被检查者俯卧,检查者右手四指弯曲靠近其对侧的骶骨(致密骨性的较硬感出现在手指下),左手支持在右手腕部上方,以稳定右手。

图片

十八、骶骨角

被检查者俯卧,检查者以拇、示指置于两侧微小突起的臀间裂上方,此突起的宽窄、显隐和是否对称,个体差异较大。此骶骨角限定了骶管裂孔,骶管裂孔中有(脊髓)终丝的止点。

图片

十九、骶骨下外侧角

被检查者俯卧,检查者以拇、示指置于骶骨角,由此向两侧外移一横指可以触及此结构。

图片

二十、其他方法触诊骶骨下外侧角

被检查者侧卧,检查者站在其侧面置两手拇指于骶骨下外侧角水平,远近移动可以感受手指下的较硬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