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雅香江】第380期 唐风:阳关三叠的余韵

 弥纶诗韵 2021-07-25


【作者简介】

唐风,原名陈奕然,千禧年旅美,现居纽约。美洲中华书法学会,中国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为巴黎五洲诗社顾问,上海格律诗词社专家委员会委员、无邪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喜探索辩微,求古寻论。




【 阳关三叠的余韵 】

唐風(纽约)


     王維:陽關三疊曲一首,願君此去多坦途

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朝诗人王维这首送别诗,被推为唐诗中的压卷之作。此诗原名《送元二使安西》,饯别地点在唐都长安西北郊的渭城客舍,故又名《渭城曲》。由于「此词一出,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人更喜欢称其为《阳关三叠》,可见此诗在当时的高光程度。但「三叠」二字,何解为尚,迨至今日,似无定论,余在此只想寻章求典穿越过去作些浅探。
      古代诗人一般兼通六艺,大才子王维,除诗书画外更是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所以他写的诗文都具有音乐节奏的美感,每诗一出,必争相传诵。这首送别诗以景着笔融情入景,手法独特有别时流。朝雨,轻尘,客舍,柳色,构成一幅清新明朗图画,为友人饯别营造了环境氛围。酿满情谊的醇醪已饮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语已重复多次,劝酒辞已再无法表达肺腑之言了。教坊乐师得此如获至宝,谱曲时让诗句反复叠现,延长了歌曲旋律,增添了惜别情调,因此就有了三叠之说。曲子一时风麾市井,旅人游子听之犹觉: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然经五代之乱后唐曲尽失,三叠之叠法原貌,只能从前人的遗稿片言中去寻找了。晚唐诗人白居易在《对酒》中有句:「相逢且莫听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并注明:《阳关三叠》叠在第三句,即唱到「劝君更尽一杯酒」时,再重复一句,以加重惜别语调,形成三叠。结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便是阳关第四声了。后人也有解读为将:「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句叠唱三遍;第三句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连唱而不叠便是阳关第四声了。这似乎不太象乐天的原意。 


      北宋文豪苏东坡对《阳关三叠》曾作进一步考订。据《东坡志林》载:「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婉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唐本三叠概如此。」按字面理解,即原诗的首句不叠只唱一遍,后三句叠之每句唱两遍,就是「唐本三叠」之法。看来东坡的考订与白居易有所不同。乐天认为叠在第三句,东坡认为叠在后三句。



      明代田艺蘅修订的《阳关三叠》集前人多家,提出三叠唱法如下。

一叠:

渭城朝雨邑轻尘(叠),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叠),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种综合白居易和苏东坡的叠法,也曾获得认可。


      刘永济所辑《宋代歌舞剧目录要》中曾举:「百川学海丛书载《阳关三叠》有两种叠法,合乎三叠法度,而唐人绝句,都可照此叠之」。

其一:

渭城朝雨,渭城朝雨邑轻尘,浥轻尘;

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

劝君更尽,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杯酒;

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

其二:

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客舍青青,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劝君更尽,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西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种叠法,合于每句三叠之说甚明,一唱三叹,朱熹认为有「发叹其趣」。唐人绝句谱曲入教坊,大多也是这样传唱的吧!

      作为十大古琴曲之一的《阳关三叠》(也称《阳关曲》),唐代时已被编成琴歌供梨园弟子演唱。琴歌除叠咏原诗之外,还加入若干词语衬句以哄托意境。自元明清后各代,衬句略有变化,现存琴谱有六种常见版本。明人杨伦的《真传正宗琴谱.阳关三叠》,应该是很好的保留曲目。2007年4月,旅美台湾古琴家清明琴斋主袁中平先生,应邀来纽约华埠孔子艺廊演奏,记得曲谱中原琴歌"一叠"之下有句:「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祖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情最深,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其音色深沉旷远,缥渺悠长,至今印象深刻。他给我的复印歌谱我还保留了很久,直到前年搬家才遗失。



      而清代的《琴学初津.阳关三叠》古琴歌,那是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了。余早年买过的古典音乐录音带,及后来的高保真CD碟都有这首曲子,许多著名声乐家都喜挑战它的难度,郭淑珍、殷秀梅以及青年歌手雷佳等,就曾作过精彩的演绎。请看歌词内容:

一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二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

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商参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绿草遍如茵)

旨酒,旨酒,未饮心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

结尾:

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归雁来宾!

       琴曲音调纯朴,富于激情,歌词婉转缠绵,情真意挚。高明的演唱者,每能把听者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情景中。



       近代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认为《阳关三叠》「自唐宋以来有多种唱法,现存有三十多个版本」,也就是说有三十多种叠法,所作的解释也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所以有人因繁就简将其概括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叠」是在诗的本身范围内;另一类认为「叠」是在原始基础上的扩充和发展。这种说话很有道理,但似乎还是较笼统些。我通过较系统深入的溯源探索,认为归纳起来应有三种类型的叠法:即齐言原句叠、长短破句叠和原诗增句叠。『齐言原句叠』即不改动原诗句,依曲谱与演绎风格重叠出现,组合后的歌词仍然是七言体。白居易、苏东坡、田艺蘅等所举之例,也即唐宋前普遍应用的三叠,基本都是整饰的齐言原句叠。『长短破句叠』即可依乐曲节奏,把原诗句摊破断句成为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句式嵌入重构,组合成如词曲结构形式的长短句歌词。刘永济所辑列举二种叠法,就属于此。『原诗增句叠』是在原诗基础上,增补衬句以喧染气氛加强感情色彩,已知元明清时期的《阳关曲》琴歌,似应列入这一类范筹。

     以上《阳关三叠》浅探是否敲到鼓沿?有待名公考证深究,也欢迎海内外吟长批评切磋交流。清谈至此,不觉回想起自己早年也流浪他乡漂泊四处,中年后又漂洋过海寄寓北美。古人那种离乡别井、长亭送别、别后思亲、鱼雁传书都能感同身受。



      多年前曾写过一首《漂零曲》,今日重读不胜唏嘘,多少蕴含昔人惜别伤怀情韵。忽然心血来潮,也效「唐人绝句,都可照此叠之。」故东施效颦试叠各体如下,以博诸君一笑!

漂零曲:

漂泊年年感不禁,征鸿过雁总牵心。

苹城遥望云山远,两地相思一样深。

用东坡体原句叠式:

漂泊年年感不禁,征鸿过雁总牵心(叠句)。

苹城遥望云山远(叠句),两地相思一样深(叠句)。

用张永济举例破句叠式:

漂泊年年,漂泊年年感不禁,感不禁;

征鸿过雁,征鸿过雁总牵心,总牵心。

苹城遥望,苹城遥望云山远,云山远;

两地相思,两地相思一样深,一样深!


用清人《琴学初津》增句叠式。

一叠:

漂泊年年感不禁,征鸿电雁总牵心。

苹城遥望云山远,两地相思一样深。

(白云机场,黄昏秋雨涔)

      漂零,漂零,彼岸迷雾沉沉。愁绪挥不去。弦梯近,弦梯近,弦梯已近。泪湿襟,泪湿襟。

二叠:

漂泊年年感不禁,征鸿过雁总牵心。

苹城遥望云山远,两地相思一样深。

(长夜空虚,往事脑中萦)

      回忆,回忆,当年一别长亭,从此各商参。何处寻,何处寻,何处相寻?酒自斟,酒自斟。

三叠:

漂泊年年感不禁,征鸿过雁总牵心。

苹城遥望云山远,两地相思一样深。

(纵有杨柳,依然未觉春)

      期待,期待,燕子再来临。又怕听,又怕听,那个熟悉声音,清亮似瑶琴。芳草斜阳,翠竹浓阴。殷殷的情意,为君吟,为君吟,为君咏吟!

结尾:

噫!天涯海角,欲托声波传讯息,遥寄衷忱!

                     2021年辛丑大暑于纽约布洛克寓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