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喜欢的人爱上你,只需要做到一点:让他为你付出

 金苹果6 2021-07-25
图片
-01
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还会再次帮助你
在心理学中有个说法,叫“富兰克林效应”。
这个效应的本质是:那些曾经帮助过你一次的人,才有可能第二次帮助你;这是一种认知失调,即便我们帮助了一个我们不喜欢的人,但内心的潜意识还是会说服自己“这个人也不差”,于是慢慢弱化了对这个人的反感。
举个例子:
在你的圈子里,有那么一个人让你十分讨厌,每次跟对方相处时,你都觉得十分不舒服。
可这个人除了让人讨厌一些,还喜欢麻烦你,总是找你帮忙。
碍于面子,你帮了他一次;可没过多久,他再次寻求你的帮助。
尽管你的内心有些厌倦,甚至是讨厌,可你的潜意识还是说服了你:没关系,反正已经帮过他一次了,再帮一次也没什么的。
图片
带着这样的心态,带着这种反差巨大的状态跟对方相处,你会慢慢发现,其实你并没有那么讨厌对方。
尽管他平日里的行为举止,有时会让你感到厌烦;可多数时间,这个人还不错。
而从自我的角度来分析。
当一个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内心会出现一些成就感,会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比如,你帮助一个弱者后,你心中会出现这样的声音:原来,我还有这么多能量,在别人眼中,我与众不同。
这种积极的心态,会让你更愿意再次帮助对方。
而在感情里,利用好富兰克林效应,就能让你喜欢的人一点点爱上你。
图片
-02
富兰克林效应:对一个人的投资,会让你产生情感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小王子》。
为什么小王子如此心爱他的那朵玫瑰花?
即便外面还有千千万万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可小王子还是只爱着他自己的那朵?
归根结底是因为,小王子爱的并不是玫瑰本身,而是他在玫瑰身上投入的无数时间与精力。
为什么很多人都无法忘记初恋,即便遇到了真爱,步入了婚姻,还是会偶尔怀念初恋的身影?
其实,他们怀念的并不是初恋这个人,并不是因为对初恋的爱意还存在,而是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初恋代表了他们曾经逝去的青春。
图片
当你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对感情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
为什么母亲对子女的爱,要比父亲更浓烈,更明显,更张扬?
父亲的情绪,总是内敛的,保持克制的;但母亲的情绪,却是歇斯底里的。
母亲会大哭,大笑,悲伤,沉重,开心,欣慰。
但父亲的情绪,却是比较内敛的。
那是因为,在婴儿时期,母亲时时刻刻,日日夜夜都在陪伴着孩子;孩子哭了,母亲会牵动着身心;陪伴孩子长大,母亲身心俱疲,母亲的付出要比父亲更多。
所以,相对之下,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往往比父亲对孩子的爱意要更强烈。
因为母亲对孩子的付出,要超过父亲。
而在恋爱中,这一点也很好解释:为什么你对一个人付出越多,对这个人的感情就会越深?
如果对方拒绝了你,那么你的悲伤便会蔓延,没在一起也有失恋的感觉。
本质上,是因为你在对方身上付出了许多,却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回报。
图片
-03
想要对方爱上你,那就“引导对方为你付出”
其实,让你喜欢的人爱上你,不仅仅要靠你的感情,真诚和勇敢,更需要用一些手段去引导对方。
比如:
在你跟对方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多麻烦对方,让对方一次又一次帮助你。
如果对方愿意帮助你,那么他还会帮助你第二次;在这样的互动之下,他的内心中,潜移默化地有你的身影。
开始的时候,让对方帮你一个小忙;然后随着你们俩相处的时间越来越久,给对方提出一些有难度的要求。
一来一往之间,感情就这么产生了。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借钱等于失去朋友,借书是恋爱的开始。”
跟喜欢的人借书,这一来一往之间,感情就这么不知不觉产生了。
图片
所以说,想要你喜欢的人一点点爱上你,只需要做好一点:
“在你为对方付出的同时,也试着引导对方为你付出。”
当你们为彼此付出的越多,相处的时间越久,爱情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了起来。
图片
今日话题:
你会因为“付出”而爱上一个人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