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我眼中的边疆

 天津散文微刊 2021-07-26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眼中的边疆     

    天津  顾晓林   

大地醒来,张开双臂伸起了懒腰。雨水轻轻拍打着每一片叶子,为她整理容装。花儿纷纷亮出美丽的身姿,唯恐辜负春婆婆的美意。而我却偏偏朝着戈壁大漠奔去,欣赏另一番景象。

 坐在车里,窗外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边。这里没有高耸的山川,没有波光粼粼的河流,更没有青年男女的追逐浪漫。有的只是几百里无人区,连一只飞鸟都看不见,寂静得让人发寒。土地表面的裂痕显示出干涸了很久,大大小小的砾石覆盖在地表,甚至是沙漠,稀稀拉拉的植物懒散地戳在那,将这里涂抹得更显苍凉。于是我出现了幻觉,莫非来到了古战场?

戈壁源于蒙古语,意思是“难生草木的土地”。然而唐代著名大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这首诗中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描述了戈壁大漠的荒凉、孤寂,更展示出诗人对塞外边疆的那种浩瀚、壮观的赞誉和从中发现美的乐观精神,我不得不佩服古代诗人王维的胸襟。

尽管戈壁荒凉,却掩盖不了生命的渴望。一簇又一簇矮小的,看上去极其平凡的灌木挣脱了土地的束缚,极不平凡地生长在戈壁滩上。它没有高大身躯,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坚韧的意志品质格。干旱、暴晒毁灭不了它;大风、沙尘折不断它的枝叶,还能替人们抵挡风沙的侵袭。这就是骆驼刺,一种长满尖刺的植物,也叫骆驼草,是骆驼喜爱吃的一种营养丰富的吃食。令人惊讶的是,骆驼刺的根系十分发达,是地表茎叶半径的两倍到三倍,最长能伸入地下二十米。在春夏多雨的季节拼命寻找水源,吸吮水分,来维持自己一年的生命之需,顽强地活着。随着春天快步走来,骆驼刺悄悄返青,向人们宣示着自己的存在。

这是一个千年神话。“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说的是被人们誉为“沙漠英雄树”的胡杨。它是一棵树,又不单单是一棵树,我赞美胡杨,因为它是“沙漠守护神”。它像边防战士一样,用三个一千年,将自己的身体组成屏障,抵挡住铺天盖地的沙尘,守护着身后的城市、村庄、麦田、河流,和那里的人民。它没有牡丹那么富贵,也没有玫瑰那么娇艳,有的是耐得住干旱,耐得住风沙,耐得住寂寞,甘于付出的胡杨精神。它不需要万贯钱财,只需要几滴甘露,就极大地满足,就能完成防沙护沙的丰功伟绩。是啊,当你看到这些默默无语的胡杨林,可能会跟我一样去思考生命意义的真谛。

走近胡杨林,你会发现树干或弯或直,有的匍匐在地,形态各异,十分奇特;叶子有的长有的半圆,有锯齿。秋天一到,胡杨林就像泼洒了油彩黄灿灿一片,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美不胜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观赏。我在想,任何画家都难以画出这样大,这样美的油画来,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与人际罕见的大漠戈壁完全不同,在新疆最北端有个美丽的喀纳斯景区,毗邻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这里拥有雪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组成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既有北国风光又有江南秀色,胜似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还有蒙古族图瓦人居住的原始村落。

有一个“湖怪”的传说。很久以前,成吉思汗西征,途径喀纳斯湖,见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决定在这里暂时住下来休整人马。成吉思汗喝了湖水,觉得特别解渴,就问手下将领这是什么水。有一位聪明的将领回答道:“这是喀纳乌斯(蒙古语是可汗的水)”,众将领齐声答道:“这是可汗的水”。成吉思汗说“那就叫喀纳乌斯”。后来成吉思汗驾崩后遗体被沉在喀纳斯湖中,图瓦人作为当年成吉思汗的亲兵,就留在湖中世代守卫王陵,这就是保卫成吉思汗不受侵犯的“湖怪”。

当然只是个传说。实际上喀纳斯湖畔是蒙古族图瓦人在我国唯一的聚集地,目前只有两千多图瓦人,全部生活在哈巴县的白哈巴村和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喀纳斯村,前几年随着旅游的开发才被发现的小村落。图瓦人仍沿袭着原始的生活状态,以游牧为主,他们善骑术、滑雪,能歌善舞,懂图瓦语、俄语、蒙古语、哈萨克语以及汉语等五种语言,信仰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在白雪皑皑的阿尔泰山脚下,我们走进了这样一座图瓦人居住的小村落,她是静静的、原始的,叫禾木村,走进了她,就象走进了十九世纪童话世界,一排排原木搭成的小木屋,是图瓦人的标志。小木屋有大半截埋在土里,用以抵挡半年大雪封山的严寒,尖尖的木顶既保暖又防潮,在房间里是平顶,平顶与尖顶之间的空间用来储藏食物和饲料。这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虽然多穿了衣服,夜晚还是想象不到的寒冷,穿衣直接入睡仍然蜷缩着。

清晨,雨过天晴,静谧的小村庄象舒展开一幅俄罗斯油画五彩斑斓。远处浮云缥缈,雪山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发着银光,四周满山满谷的青松云杉葱茏滴翠,白桦林白绒绒一片,象跳着天鹅湖的姑娘。禾木河水由东向西流淌,碧波涛涛,与两侧绿树交相辉映。小路上游客三三两两地散着步,拍照,实在舍不得错过这美好景致。走过吊桥,登上观景台,居高临下,小村全貌尽收眼底。有的村民开始劳作,袅袅炊烟从小木屋升起,鹰不停地盘旋飞翔,马在悠闲地吃草,草原开满不知名的小花,一切都是悄悄的,自然的,对于我却是梦里的。

戈壁也好,雪山也罢,我还是要回到家乡过平凡日子。但我忘不了你,戈壁滩上的胡杨,图瓦人的歌唱,喀纳斯湖畔的小村庄。

顾晓林  天津市人 ,天津市河西区作协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爱好读书、写作、旅行,有作品发表于各文学刊物、选本等。《海河,我的骄傲》被“新世纪大爱文学精选”评为优秀奖。

【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陈彩洁

编校:田光兰

        制作:李           

友情提示

1、征文稿件,原文发出。如错别字较多或乱用标点符号的,会影响文章质量,评审减分。

2、由于征文来稿很多,微刊由每周一、三、五出刊暂时调整为每周一、二、三、四、五,大赛结束恢复为每周一、三、五出刊。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