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岩支护技术原理介绍

 生物学渣 2021-07-26

对于这种特殊的不良地层,其支护结构应有“先柔后刚”的特性,一般需要二次支护。初始支护应按照围岩与支架共同作用的原理,选用刚度适宜、具有一定柔性或可缩性支架。它既允许围岩产生一定量的变形移动,以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同时又能限制围岩发生过大的变形移动。可以采用锚喷支护、U形金属可缩性支架。

二次支护的作用在于进一步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采用刚度较大的支护结构。可采用锚喷支护,砌碹。在喷射混凝土中还应增加钢筋网和金属骨架,即构成锚喷网金属骨架联合支护结构。

以新义煤矿 11011 工作面运输顺槽为试验对象,采用用“U”型钢、锚索联合支护,根据顶底板以及两帮移进量观测,联合支护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软煤层巷道变形与破坏。

通过分析得出: ①巷道开挖2d后,两帮移近速度达到最大,为71mm/d, 之后移近速度明显减小,距离掘进工作面约65m的 第7d,移近速度已趋于稳定; ②成巷 3d后,顶板移 近速度达到最大值35mm/d,之后移近速度明显变小,距离掘进工作面约95m的第10d,移近速度趋于稳定; ③整体看来,两帮移近速度明显比顶板下沉 速度大,且两帮移近持续变化时间也较顶板下沉变 化时间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