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钓好一场鱼,打窝至关重要。聚不到鱼,即使有再好的技术、再好的装备,也只能钓到一些过路鱼。今天的【垂钓微课】为钓友们带来关于打窝的一些实用技巧。 黑坑打窝注意这三点 钓鱼人往往钓大鱼打大窝,那是针对大型水面,鱼密度比较小的地方,而在黑坑中,是否也要按照这样的思维去做窝呢? 01 大动静打窝必然吓跑鱼 黑坑是时间和金钱挂钩的钓场,如果鱼正好就在你钓位的周边或者窝里。大动静打窝先把鱼驱赶走了。而你又不能确保鱼被吓跑后多少时间才能回来。 所以我们到了黑坑,首先调漂找完底后,可以选择颗粒搭配留窝的玉米、螺蛳、小麦等,少量多次小动静做窝子。尽量避免扰动鱼,不惊吓窝边鱼又能完成打窝。 02 如何使用窝料快速诱鱼 首次坐定下窝的时候可以拿一些浓烈味道的东西来打窝。比如颗粒、玉米、螺蛳、麦子等。 诱进鱼以后,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留住鱼,这个时候我就建议我们去少而勤的撒味道淡一些的东西,比如小麦细小的颗粒就是很好的留鱼料子,因为它可以卡在不平整水底的各个角落里面。 螺蛳补窝也是不错的选择。那么怎么去散撒,建议拿个打窝勺,每隔10分钟半勺。让鱼既有的吃,但吃不饱。那种欲罢不能的诱惑力可以让鱼长期留在窝内。 03 散撒颗粒玉米 黑坑青鱼都是养殖的,喂食的时候就是这种颗粒落水的声音。 鱼听到这个声音还会习惯性地从各个角落迅速冲过来摄食,这叫条件反射。鱼知道这种声音就是在喂食,有东西吃了。 黑坑散撒就是基于这个原理,这个也叫声音诱鱼法。当然你大团子下去,起到的反而是惊吓鱼的做法。 钓鱼过程出现死窝怎么办 不管是自然水域野钓还是黑坑作钓,偶尔会出现死窝问题。 在自然水域或者黑坑作钓中,死窝大概有两种原因。 首先是饵料味型过大,小药加得过多,这种味型过大能够快速招鱼,但是由于浓度问题超出了鱼的喜爱范围,鱼儿尝尝味,基本上留不了多久,甚至会被熏跑不再进窝,所以在自然水域钓鱼, 想长时间垂钓,应该配一种粮食类的本味饵料,做一个窝留一留鱼; 其次长时间作钓,不管是拉饵还是搓饵,饵料下的并不多,导致后期鱼越钓越小,基本上就不来鱼了。 水库钓板鲫,钓鱼人特别多,都拼命打窝,鱼很难聚集成群,这时该如何应对? 水库野钓鲫鱼,首先要讲究线组搭配,其次是饵料味型,人多需要抢鱼,线组和味型都可以相应的大一点,这样抢鱼更快,此外窝子在一开始时就做足,窝子里面小米要多放,这样才能留鱼更多。 斜坡打窝:三角锥窝饵定型 当钓点水下地形为斜坡时,抛进去的饵团一般都是用手攥成的球体型的饵团,落地后不能完全散开,会沿着斜坡滚下去,造成打窝不准,如果坡度大滚的远把鱼诱到竿子够不着的地方,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饵团的形状,只有三角锥形的饵团在下降过程中和落地后最稳定不易滚动。但是用手把饵团攥成三角锥形太难了,可制成一个窝饵定型器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制作方法】 找一块薄铁皮用铅笔画好折线,然后沿外围剪掉成需要的形状,再沿折线折叠成三角锥形的桶,因为有一条缝外围最好用胶带粘牢虽不美观但结实耐用。 尺寸大小可根据个人需要饵团的大小制作,也可制作一大一小两个在不同情况下使用。 自制酒泡小米打窝 在水库等野外水域作钓,用带有酒香味的饵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而且用酒泡小米打窝更是大家的共识! 【制作过程】 一.配料 1.小麦或者麦麸、玉米面或玉米糁、豆粕、或者生虫的大小米等常用粮食、下脚料; 2.白酒酒曲; 二.做法 1.将上述各种原料上锅蒸熟蒸透(如果是用小麦,将小麦煮熟、煮软即可)放凉不烫手后,将酒曲加入拌匀即可,装入干净的厚塑料袋密封发酵,也可以装入干净的坛、罐密封发酵; 2.将发酵好的主料晒干、粉碎、过筛,分出粗粉和细粉密封存放。 【制作说明】 1.酒曲用量,每5千克主料用酒曲250克即可,白酒曲可以到附近的酒厂购买; 2.发酵时间,要根据气温而定,气温30度有两个星期就可,温度低时间要长些,多发酵也没有关系; 3.如果用于打窝,直接用发酵好的主料即可,不要晒干,湿的主料酒味很浓; 4.如果想制作带有甜酒味的用于垂钓水温高或者肥水塘的饵,将大米上锅蒸熟加入甜酒药(超市有卖)发酵晒干粉碎成粉即可; 5.发酵粉碎后的主料比重一般比较大,如果用于浮钓,可以用雪花粉调整比重和雾化情况,根据发酵时主料成分比例用拉丝粉或者面粉调整状态; 6.制作主料时不必计较配比比例,根据手边现有物品即可。但是最好有一些成粉状的主料如玉米面等,以便于酵母菌快速发酵生长。 |
|
来自: 松柏林光139 > 《7饵料窝料抖灰面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