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人生不长,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唯晨说 2021-07-26
文/唯晨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里写:“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
孤独并不被身边人数的多少决定,孤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它和热闹与否并无关系,这人世间最冷的孤独,恐怕就是我们面对面,心却天各一方。
人生中,最难得的就是“懂”,瑞卡斯曾经说:“世间最好的默契,并非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有一个懂你的人在身旁,即便外面大雪纷飞,内心依旧可以春暖花开,冷漠的是世界,温暖的是人心,伯牙失去懂自己的那个人之后,怒摔手中琴,这就是古人的孤独。
不少人认定“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来者不拒,拼命交友,到最后却被自己所谓的朋友坑害,实在可悲。
曾国藩说:“一生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交朋友并非越多越好,一定要谨慎择友,有些“朋友”不可深交,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同类,而是披着羊皮的狼,别有用心。
一个人若长期同不善良的人凑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的心也会变黑,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潜移默化的力量。你交的朋友可以不优秀,但不能不善良。
这一生并不长,完全没必要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有些人不合适就远离,不懂得“断舍离”只会让自己的生活中堆满“垃圾”。
生活中的困难有两种,一种是你自己不够努力,另一种就是走错了方向。如果自身并无错,完全没必要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人。
人生短短数十载,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成全别人。
每个人都会遇到千千万万个人,在这些人中只有那么一两个值得信赖,甚至有的人一生都在被利用在受骗,实在没必有对遇到的每个人都无条件信任,付出真心。
《刺猬的优雅》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社交的圈子不必太大,精致就好。
人只有同自己同频率的人相处才不会觉得太累,如果你身边的朋友让你感到疲惫,就说明你们不同频,或者相互接受不了对方,这个时候优雅离去是对彼此的放过。
遇到不懂你的人学会解释自己,遇到自己不懂的人试着去理解,可以和平相处,却没必要把彼此请进生命中。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的过程,大家都在追求幸福快乐,却也无法避免不幸与灾祸,我们必须保持善良却一定要带有锋芒,有些人该远离时不必心软,否则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添乱。
老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凡事不必强求,无论是钱财还是情谊,皆当顺其自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逐渐发现,与其委屈自己去取悦别人,不如放开手脚丰富自己。
当一个人变得优秀之后,自然而然会吸引来同样优秀的一切,被人欣赏和被人“赏”完全是两种感觉。
生活本就不易,光阴更是珍贵,千万不要为了虚情假意去消磨自己,将时间省下来用来丰富自己,远胜过钻研社交技巧。
关于朋友,塞勒尔说:“我们都需要一个这样的朋友,也许他不是有钱人,没有那么大的社会能力。但在你伤心欲绝、别人都避之唯恐不及时,他却愿意坐在你身边。他会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开导你,帮你走出阴影的方向,他也会陪伴着你,让你不那么孤独。”
交友就要交真心之人,那些在你遇到困难就避之不及者实在不必继续浪费时间,灾难可以考验关系的好坏,人只有看清事实才能免受其害。
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能接纳的人也有限,所以不要盲目地将太多人请进自己的生命中。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有些人一旦被请进你的生命中就会赖着不走,在受伤之后若强行驱赶必会造成两败俱伤的悲惨局面。
周国平说:“在一切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是第一美德,而必要的距离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地欣赏和尊敬。”
在任何一份关系里,相互尊重都很重要,如果两人之间从一开始都做不到尊重彼此,那么在“合作”完成之后请尽快忘记对方,有些关系不纠缠不怀念才是最好的模样。
做人,不要害怕落单,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冷静思考。
要知道,盲目合群不如目的明确的独行,只有孤独才能让一个人出众。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