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的自由与羊的末日

 草丛锋语 2021-07-26

当代世界哲学殿堂上,有一个叫以赛亚·伯林的,非常有名。此人出生于俄罗斯,后移民英国。斗胆开个玩笑,感觉他就是一不小心,便成了世界著名的哲学家。伯林论述自由最著名的观点即为: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我认为,此说有些让人莫名其妙。

首先,在狼羊之间,狼的自由怎么就成了羊的末日?莫非在羊草之间,羊的自由就是草的末日?生物链是大自然的完美设计,如果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那么反过来,羊的末日也就是狼的末日,如同草的末日也就是羊的末日一般。而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实际看,既未因狼的自由而使羊灭绝,也没因羊的自由而使草灭绝。

其次,如果一部分人的自由,就是另一部分人的末日,这还叫自由吗?自由不是某一部分人的自由,不是人压迫人的自由,不是杀人放火的自由,而是所有人的自由,是人应有权利的自由。“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之说,是对自由的歪曲。人类数千年追求的自由,是真善美的自由,不是假恶丑的自由。真善美的自由,当然就是绝对的,而非相对的。所以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当然就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或许伯林的问题就在于,他没有对哲学上的自由与生活中的自由相区分。哲学范畴概念的自由,不同于生活中所追求的自由。精神病才会追求作为哲学概念的“自由”。如果“不自由毋宁死”的自由,是指哲学概念的“自由”,亦即无论善恶,为所欲为,想干吗就干吗,那么,“不自由毋宁死”的所有追求者,便都是脑子进水了的无理追求。

伯林阐述的自由,是哲学意义上的。他在1958年“两种自由概念”演说中,将自由划分为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两种。积极自由,就是人自己在主动意义上的自由;消极自由,就是人自己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积极自由的主体是主动的,这是一种“去做…的自由”;而消极自由的主体是被动的,这就是主动权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自己是没有主动权的,是一种希望不被别人所动的自由,也就是一种“免于…的自由”,其心理状态也就是希望免于强制和干涉。这也是羊希望免于被狼吃的自由。

可既使如此,那狼有主动的积极自由,可羊也有被动的消极自由。为什么说“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不知这位著名的大哲学家,究竟弄没弄明白自由究竟是什么。

2020.1.22 0.29nc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