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王的一统与屈原的反对

 草丛锋语 2021-07-26

在政zhi横行的语境中,看问题自会得出一种合乎该逻辑的结论。若是走出私有政zhi,从另一个视角看,便会得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结论,而且是更加合乎逻辑。

大一统思想,是中国古代较早形成的重要政zhi文化观之一,这当然是起源于皇家。从皇家的视角看,大一统思维才是正确的,因为这对皇家有大利。可我们即非皇帝也非皇家人,没必要总以皇家的视角看世界,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进行观察思考的。

对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如此。秦王是要一统天下的,其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教科书未必是清楚的,只有秦王心里最明白。要想一统天下,那就得灭掉其他诸国,其中就包括楚国。屈原身为楚国人,如果他能向天再借六十年,自然要反对秦国入侵,反对秦王的一统,这也是没错的。

秦王所谓的秦国利益,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利益,若是一统天下之后,他甘愿放弃皇位,我直接就给他跪了;而屈原的国家利益中,虽有个人因素,应该是没那么多。我们抛开大秦皇家的既得利益,从天下苍生的视角看,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能说拥护一统就是对的,反对一统就是错的;同样,也不能说秦王就是对的,屈原就是错的。

亦即,“不能说秦王就是对的”,其意为:不是说秦王都是错的,而是说他有对的地方,也有错的地方;“不能说屈原就是错的”,其意为:不是说屈原都是对的,而是说他有错的地方,也有对的地方。对一统与反一统的问题,也是如此。

其最真实可靠的判断依据就是,百姓的生活质量。如果一统后的生活,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比一统前明显提高了一个层次,那么这种一统就是对的;如果相反,百姓的生活还不如以前,那么这种一统就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一统的方式。若是和平一统,没有伤及百姓,那还可以;若是残酷战争,血流成河,无论一统结果如何,都是错的。

古代封建帝王们的所谓打天下,其实质就是争夺对黎民百姓之羊群的统治权。他们口口声声的所谓为了百姓之羊群的利益,其实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欺骗。历史实践证明,封建专独体制就是黑社会。作为百姓的群羊,无论被谁所有,被谁专制,其命运都一样。

人类社会从君主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人,只要他是顺应历史潮流,为民主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他就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君子;反之,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小人。从各自的出发点看,我更喜爱屈原,而非秦王。

所谓政敌,只是双方政见不同而已。政敌的双方,可能一方是君子,一方是小人;也可能双方都是小人;还可能双方都是君子,尽管这几率很小。政客要知道,并非你认为对方是错误,对方就是错误,也许你才错误,政敌未必就是错误小人,也可能是正善君子。

社会的问题是,伪君子对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民生至上的道理,心知肚明。可就是不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戴上面具,高喊民生至上的口号,形成羊头狗肉、真假李逵之势,把人世搞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百姓真假莫辨,小人浑水摸鱼。

秦王一统,屈原投江。

2020.8.1 15.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