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赏鱼中“顽固的水霉病”是怎么练成的

 养水专家 2021-07-26

不知道有多少鱼友,遇到这样的情况。

情况一:

我的鱼得了水霉病和蒙眼病,然后高手教我用老三样治好了。之后每隔一段时间会复发一次。同样也是老三样治好了,两个病反反复复。

情况二:

我的鱼得了水霉病,我捞到治疗缸里治好了,放回主缸里,第二天又开始水霉。我翻缸了还是这样。只有在治疗缸里才不会有。

情况三:

我的鱼缸,其它鱼都没事,只要进鹦鹉鱼,鹦鹉鱼就会有水霉病,捞出来放其它缸里养又不会,放回去第二天就爆发了。

情况四:

我的鱼得了水霉病,治好了好几次,但这缸里的鱼总是会复发。特别某一条怎么治都治不好。

像这些情况,我相信多少有些鱼友遇到过。

写这篇文章的原由其实也很简单,近这两年,遇到4~6个鱼友,面对着同一个新手病,结果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性。就是认为这水霉是小病,高手教他们都是简单的老三样能解决,高手们的理念是下药会破坏硝化系统会伤害鱼等等的理由,导致于他们死活不下药。结果,这个病就反复发作。

没错,本期我们来聊聊,反复的水霉病是怎么练成的。

首先,关于水霉病这种,百度上已经有了很全面的解说。我这里就不多作解释了,有兴趣深入了解的,你们先百度一轮回来再看文章吧。

简单点来讲,因为水中的霉菌爆发导致鱼表上出现棉花症状的病,简称水霉病。

这里先科普一个简单的常识,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感染,而霉菌有很多种类,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这正是我们鱼缸的一般热带鱼养殖水温。(这里要注意,最适宜,不代表低于25度高于30度,他们就会死掉。所以,面对水霉,你简单给鱼缸升升温,不代表能杀死他们。)

如果你得了水霉,在一些群里求助,一些高手会轻描淡写的说“老三样”,用过这招之后,如果第一次成功了,这样会让你有种错觉,好像这病也很简单嘛,简单换换水,升升温,下点盐就好了。结果不到一个月,或者三个月后,又来一次。然后你又继续用老三样给解决了。

就是这样反复反复,慢慢发现,这水霉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了,每次都是换水升温下盐就好了。最终就是进入了这种死循环。复发的间隔长一些,你还没什么感觉,随着时间推移,间隔越来越少,变成每周都来一次的时候,你才意识到,怎么这鱼老是得水霉病呢?

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这就是顽固的水霉病。

本来水霉病是很好治,但是我们轻视了霉菌的生存能力。每次老三样只是单纯利用改变环境条件让霉菌的生长环境产生变化,让他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当中,利用鱼的抵抗力自愈力来恢复起来。久过久之,霉菌越来越适应环境,而鱼一次又一次的给霉菌侵害身体,最后的结果就是,水霉病越发频繁。你的鱼的抵抗力显得越来越差。

从开始的每三四个月复发一次,到每周复发一次。起码有一两年的时间,时间把你的感觉麻木了。到你发现的时候就晚了。

所以,这里建议强烈有病就吃药,别拖着。把病情在初期爆发的时候彻底的消灭。不过说实话,想通过下点药把缸里的霉菌100%全杀掉,这种想法,显然是天真的。但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控制住霉菌的数量。通过开缸时对水进行杀菌,进鱼时对鱼进行检疫,初期养水时定期杀菌,尽可能给一个较为干净的环境给鱼。

根据我观察的经验组合鱼友的反馈,基本上,当你鱼缸第一次得白点病水霉病这些,只要当时治疗合理的利用药物杀菌处理治疗好的。一年之内,没有什么神操作。基本上是不会再发生这种事。这缸鱼也可以平平安安稳稳当当的过着美好的生活。

而反复发作水霉病这些鱼友,基本上都是有着一个共同点,发现初期不下药,用老三样或黄粉之类的,并不是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也就是在最初发爆时没有根治,只是通过一些手段把病菌压下去,利用鱼自身的抵抗力来恢复。

我们知道,免疫力强的人,感染病菌后,会很快好起来。而鱼就不一样了。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的免疫器官较简单。换句话来讲,就是不像人的自适应能力这么强。当然有些人的适应能力也是一般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能总结出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单纯通过细菌来训练鱼的免疫力。也就是通过日常的打理饲养来提升鱼的抵抗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开缸都要给水先杀菌再进鱼,不管会哪一次进鱼都需要检疫的原因。就是要减少外部输入风险,同时强化自身的体格。

其实很热带鱼反反复复生病的元凶正是你的过分宠爱和胆小怕事。而真正的高手通常能给人一种感觉,做事手法果断,该干嘛干嘛,有理有据,从不拖延。这里要区分开来,那些人是艺高人胆大,而某些人是只有胆大,瞎折腾。最后其它的就基本是没信心没经验没技术的不敢折腾,怕这个怕那个。结果最后硬生生的把一件事拖到没尽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