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禹画像为何总是携带一把叉子?

 绿叶雅居 2021-07-26

2021-07-26 15:53

中原军事观察

大禹是中国历史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更是为世人津津乐道。

“老爷,叶辰离婚了”“封锁消息!快,让小姐带五百亿去求婚!”广告 · 6NeK45

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看到的大禹无论是画像还是塑像,大禹随身都带着一把“叉子”!这是为啥?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大禹随身携带一把叉子的原因。

为什么人走后要把东西都烧掉?我爷爷道出了真相,并不是封建迷信广告 · 6NeK45

在介绍之前先了解一下大禹的家世,传说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鲧,尧帝封其在有崇这个地方,因为是伯爵,大家尊称他为崇伯鲧。

「全新」梦幻西游网页版燃爆公测,开局就送无级别!广告 · 6NeK45

尧帝时期洪水泛滥,地上的百姓生存艰难,为了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尧帝能治水的奇才,大家都推荐善于治水的鲧。治水的重任就交给了鲧,在治理水患时采用堵水之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来堵。结果洪水越堵越高,危害比之前还大。由于鲧历时九年都未能平定水患,所以被尧诛杀于羽山。鲧死后新继位的舜帝又四岳部求助,希望他们能再推荐一位治水的人才。

穿越成皇帝长子,上朝第一件事就是按着历史名单点名,杀奸臣广告 · 6NeK45

四岳部遂又推荐了鲧的儿子禹。禹知道,父亲是怎么死的,所以在治水时兢兢业业片刻不敢耽误,也因此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至于大禹手中的叉子,其实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耒耜(lei si).这是由神农氏炎帝发明的一种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用于翻整土地播种庄稼。

为何大禹片刻离不开耒耜呢,这就与他治水的方式有关了,父亲死后大禹一直在总结和反思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他总结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通河道为主,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原理,疏通了九河。而在疏通河道的过程中自然需要挖掘泥土翻整土地,这就需要用到耒耜这个工具了。因为大禹的治水方式主要是以疏通为主,所以耒耜变成了他离不开的工具。当然除了这个工具外,在治水期间,大禹还一路上翻山越岭用各种测量仪器测量地形的高低规划河道逢山开山,遇洼筑堤,由于耒耜更能体现大禹艰苦朴素,深入一线的形象,所以在后世的画像中,他便经常出现在大禹的手中。

(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