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请!5个重点实验室/中心课题基金申请指南

 菌心说 2021-07-26

5个开放课题申请指南汇总


01、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2022年度开放课题基金申请通知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92年建立以来,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八字方针,在凝聚学科人才、促进科研发展、构筑研究平台、扩大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2008、2013年三次通过国家评估,2018年在第四次国家评估中获评“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促进国内外学术合作和交流,扩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中心的作用,提高所在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实验室发展规划,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诚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申请,鼓励与本室固定人员联合申报。所申请的开放课题将本着“公平竞争、科学评审、择优支持”的原则,经专家组初审,主任办公会审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定。现将2022年开放课题指南公布如下:

一、资助研究方向

1、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

作为我国关键战略材料的重要组成,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是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高端装备发展的关键材料,也是驱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实验室主动对接国家重大任务及战略需求,满足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国防安全、交通运输、特种防护等多个领域对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

在2022年开放课题及访问学者基金指南中,本方向重点研究高性能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及复合材料、玻璃及玄武岩纤维的耐辐照性能、星载氢原子钟用碳纤维基复合材料典型结构的设计与开发、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3D打印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调控、柔性复合热电纤维材料设计与器件开发、隔热阻燃生物质气凝胶纤维、超细陶瓷纤维开发、超高性能纤维制备新技术等。

2、功能纤维与智能制造;

实验室已开展量大面广通用纤维的功能化/高值化、高效制备与循环利用、纤维用功能材料的制备新原理与新技术、功能材料和聚合物界面与表面控制、纳米纤维及低维材料多尺度构筑新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当前,化纤新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突破,为我国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国内先进纺织纤维材料制备、成形和加工整体技术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如制备流程长、能耗大等。

在2022年开放课题及访问学者基金指南中,本方向重点研究AIE荧光纤维设计及可视化研究、高效能量转换纤维、耐污易清洗功能纤维、可降解介孔羟基磷灰石复合纤维、低折射系数纤维膜、玄武岩改性高活性生物膜、低温储光和释光复合纤维、功能纤维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与共聚酯纤维原位在线表征方法的开发、多纤维形态制品大数据云系统等。

3、绿色纤维与健康材料;

我国在2020年联绿色纤维与健康材料合国大会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国家“十四五”规划第三十九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纤维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另外,纤维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人工血管、人工肌腱、人工神经等支架的构筑,成为高端医疗装备的必备材料。然而,全球90%的高端医用纺织品被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垄断,我国80%的高端医疗器械都依赖进口,其根本原因在于包括纤维在内的关键核心材料尚未实现技术突破。

在2022年开放课题及访问学者基金指南中,本方向重点研究绿色纤维与健康材料制备新原理新方法、功能化高值化、设备和器械的研制及产业化、碳纤维高效耦合转化CO2/CH4电催化活性电极等,探索可降解共聚酯纤维材料、肌腱组织修复用原位检测纤维、创面修复用水凝胶纤维或共轭多孔聚合物材料复合纤维、弹性有机水凝胶纤维生物医学应用、肿瘤诊疗用纳米纤维等。

4、前沿纤维与杂化材料

为加快我国前瞻性、颠覆性创新技术布局,打破国际高新产业垄断,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建设需求,满足脑科学、人工智能、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等多个领域对颠覆性纤维及制品的迫切需求,立足“杂化”与“智能化”的研究特色,设计前沿纤维与杂化新材料,拓展前沿纤维与杂化材料制备新原理新方法,聚焦系列前沿纤维与杂化材料关键重大工程问题及产业化等。

在2022年开放课题及访问学者基金指南中,本方向重点研究交联杂化复合纤维制备与表征、基于有机小分子的多组分柔性热电复合材料、非晶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降解有机废水、高导离子特性负极纤维材料、电池用纤维隔膜、纤维状微型超级电容器、石墨烯纳米带纤维的可控制备、高强度金属氧化物材料纤维制备、快速响应多色系柔性动态显示纤维等。最终解决前沿纤维与杂化材料结合关键问题,实现 “从0到1”的技术突破,并为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国家战略产业领域和前沿交叉学科领域提供基础材料支撑。

二、资助原则

1、开放课题基金主要资助对象应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或博士学位,并在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部门中获得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学、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为了鼓励年青人才脱颖而出,优先资助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人员作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项目,鼓励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紧密结合、有助于提升实验室产业基础的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申请。申请人应以本实验室的一个研究组为依托,受到资助后与依托课题组合作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

2、每项开放课题资助经费为5-10万元,研究期限为两年。

3、研究课题需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鼓励和本实验室的相关研究组结合。

4、鼓励学科交叉以及与本实验室优势互补的研究课题。

三、申请办法

1、申请人须认真填写《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纸质版申请书一式两份,须由申请人和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电子版申请书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盖章页请扫描后附上)。

2.实验室常年接收开放课题申报材料,2022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期:2021年9月10日。

3.联系人:李老师

电子邮箱:sklfpm@dhu.edu.cn[1]

联系电话:021-67792865;021-67792865(传真)

通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材料学院楼A418室,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邮编201620。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1年7月20日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odification of Chemical Fibers and Polymer Materials,

Donghua University Application Notification of 2022

Open Research Fund

Since it was founded in 1992, SKLFPM has successfully passed national assessments in 2003, 2008 and 2013, and awarded the “Excellent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in the fourth national assessment in 2018. During these years, it has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attracting disciplinary talent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tructing the research platform, expanding th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the policy of SKLFPM, Openness, Mobility,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introduce high-level talents in various forms, improve the academic research level and teaching level of SKLFPM, and strengthen the role of high-leve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the open project fund is set according to the pertinent regulation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pin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isiting scholar system i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for Special Funds for Visiting Scholars i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lleges and the Key Laboratory of 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Key Laboratories”,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for Open Lab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incerely invit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rs in related fields to apply the open research project and encourage joint application with our laboratory’s researchers. The laboratory academic committee will determine the open project on the principle of fair competition, scientific review, support for the best”.

The guidelines for 2022 annual open project are released as follows:

I. Main research fields of the open projects supported by SKLFPM:

High performance fiber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Functional fibers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Green fibers and health materials;

Cutting-edge fibers and hybrid materials.

II. Funding principles:

1.The applicant of the open research fund should at least have an associate professor position or Ph.D degree and get some teaching, research or engineering experiences in domestic or foreign well-known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compan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rowth of young scientists, SKLFPM preferentiallysupports applicants under 45 years old. We encourage the technicists whos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related to laboratory and will be helpful to improve industrial base of our laboratory to apply for fund. The applicants should combine with our laboratory’s research group and conduct substantive cooperation after funded by laboratory.

2.Each project can be supported 50,000 to 100,000 RMB and usually lasts two years.

3.Encourage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mplementary research with our laboratory.

III. Application

1.The applicant shall fill in the application form “The Open Project Application Form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odification of Chemical Fibers and Polymer Materials” and submit duplicate hardcopies and electronic edition. on in charge of the institute, and sealed by the applicant’s institute before submitting the proposal to SKLFPM. The electronic application form should be sealed, scanned and sent to sklfpm@dhu.edu.cn[2] by e-mail.

1.Application Deadline:Sept. 10, 20212.Contact Information:

Contact Person: Ms. Lili Li

E-mail Address: sklfpm@dhu.edu.cn[3]

Phone: +86-21-67792851;fax: +86-21-67792865

Mailing Address:Room A418, 2999 North Reni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odification of Chemical Fibers and Polymer Material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odification of Chemical Fibers and Polymer Materials

Jul 20, 2021

02、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8年5月经科技部批准(国科发基〔2018〕32号),依托西南科技大学建设与运行管理。为推动本实验室进一步开放与合作,在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和西南科技大学的支持下,实验室面向国内外环境友好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设立开放基金,现发布2021年度开放基金资助课题(以下简称“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一、开放基金宗旨

本实验室设立开放基金,旨在吸引、聚集国内外相关领域科学工作者前来本室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促进学术思想和人员的广泛交流,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以推动我国环境友好能源材料相关技术研究的发展。

二、开放基金资助范围

本年度开放基金主要资助以下研究方向,申请者可以根据本指南自主申报研究项目,具体方向如下:

研究方向一:聚变裂变能利用的关键材料

聚变裂变能利用的新一代高强韧聚合物薄膜的制备研究

低活化钨基高熵合金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行为研究

基于流体流动与界面传质耦合调控的多重乳粒形变研究

高探测灵敏度的MAPbBr3钙钛矿单晶辐射探测器的研究

冷冻靶芯轴材料降解的的限域效应及量子效应研究

研究方向二:核废物处理处置与辐射安全材料

1.耐强辐射和耐高温中子探测器研究2.太阳光催化放射性废液中铀的还原富集

研究方向三:能量的存储和转换机制

1.基于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化学还原二氧化碳性能的研究2.高功率密度柔性锌空电池的阴极表面超疏水研究3.CO2光/光电催化制液体燃料与化学品研究

研究方向四:高效节能材料

低导热、自清洁、阻燃抑烟型生物基气凝胶材料性能及机理研究

动态键驱动可循环高性能热固性树脂的构建

基于微纳胶囊的相变复合材料界面设计与调控

纳米孔绝热材料的低能耗制备、性能及其结构优化

本实验室将根据申报材料的情况,经专家评审,选择其中具有研究价值的项目进行资助。

三、开放课题资助额度和研究期限

2021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设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两类,重点项目每项拟资助额度为10~20万元,一般项目为5~10万元。项目研究期限为2~3年;对有突出成绩、特别优秀的项目可追加资助经费。

四、开放课题的申请与评审

1、开放课题申请者的条件

(1)申请者必须是开放课题的实际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所申请课题的研究。

(2)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并未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者,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进行书面推荐。

(3)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不能作为负责人申请开放课题,但可以作为项目参与人员参加他人申请的开放课题。

(4)每项开放课题必须指定一位西南科技大学在职人员作为该项开放课题的校内联系人,且校内联系人应归属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团队,负责具体沟通和资料传送,本实验室只与校内联系人联系。

(5)开放课题负责人不能同期承担校内课题2项及以上。

(6)对于项目进展顺利且切实具有较好前景的在研课题,可申请滚动资助。

2.开放课题的申请程序

申请人根据本指南要求,认真填写《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格式见附件1),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并盖依托单位公章后,将材料纸质稿(一式三份)和电子稿报送实验室(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见后)。

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接受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21年9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

3.开放课题的评审

接收的课题申请先由实验室进行合格预审,通过后经实验室专家组进行会议评审(重点对课题的选题、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申请人从事实验研究工作与完成课题的能力、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发展重点择优资助。

五、课题及经费管理

开放课题及经费的管理按照《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西南科大发〔2010〕42号)和《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修订)》(材料国重发〔2021〕3号)的通知执行。

开放基金经费按照一次性预算,两次划拨的方式进行。项目立项后划拨总经费的70%,结题合格后划拨总经费的30%。

六、开放课题的结题

1、结题时需提交的材料

开放课题结束,课题负责人须向重点实验室提交:(1)结题报告;(2)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原件及复印件;(3)专利与获奖成果证书原件扫描件及复印件;(4)国家级项目任务书原件扫描件;(5)经费使用报告。由重点实验室统一归档或管理。

2、结题指标

(1)项目执行期间,项目负责人需完成以下任一项:

①课题负责人以成果责任人身份和本实验室为署名单位发表JCR二区及以上论文,其中一般项目发表2篇、重点项目发表4篇。论文需标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英文:Supported by the Open Project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friendly Energy Materials,课题编号No. XXXXXXXX)”,且校内联系人须为该论文的作者之一(联系人单位需标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②以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参与单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包括科技部登记备案的社会科技奖励。一般项目获省部级三等及以上奖励一项;重点项目获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奖励一项;

③以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参研单位联合申报成功国家级项目并有经费到校;

④与西南科技大学共同申报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2项,重点项目要求其中1项为国际发明专利。

(2)项目执行期间,项目负责人需到本实验室开展学术报告和交流,原则上不得低于1次。

七、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

本实验室资助的开放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属本实验室与申请人所在单位共享,按贡献大小决定排名次序。外籍客座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成果鉴定和报奖由双方共同办理。成果转让的获利,由双方共享,比例另行协商,未经双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转让。申请专利,按专利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西南科技大学西一教学楼

邮政编码:621010

联 系 人:张燕

电 话:0816-2419492

传 真:0816-2419492

E-mail:keylab@swust.edu.cn[1]

03、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2021年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

为了加快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条件优势,强化对外合作交流,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科技创新,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实验室建设方针,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设立的相关规定,现发布“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2021年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面向国内外接受基金课题申请。

一、开放基金课题重点支持领域

1.旱区农业系统水土肥资源耦合与高效利用

重点开展旱区农牧复合系统生态要素调控与优化、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原理及技术路径、耕地保育及质量提升、降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农田养分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等研究。

2.旱区作物优异资源挖掘与种质创新

重点开展小麦、高粱和谷子等旱区特色作物种质精准鉴定及资源演化和创新;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与调控,环境适应模式与胁迫应答机制;作物高产、优质功能、多抗协同改良理论等相关研究。

3.作物功能营养品质形成机制与绿色高效栽培

重点开展旱地小麦、高粱和谷子等特色作物功能品质形成机制与调控途径、作物对逆境胁迫响应、绿色高效抗逆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等研究。

二、资助类别与研究期限

本年度开放基金资助类型为两类:

1.Ⅰ类基金课题:每项资助5-8万元,共资助4-6项。

2.Ⅱ类基金课题:每项资助15-20万元,共资助2项。

3.基金课题研究期限:2年。

三、申报人要求

1.课题申请人原则上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特别鼓励已发表有国际影响力期刊论文并具备前期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申请者必须是实际主持人。

2.鼓励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与团队申报。

四、经费管理

1.开放基金课题批准立项后,课题经费不下拨至申请人所在单位,实行实验室报账制。

2.开放基金课题经费可用于支付实验材料费、测试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差旅会议费、劳务费等。

3.经费额度分两次进行分配:课题申请者在收到立项通知之日起,获批总资助经费的60%;中期考评通过后再获批剩余资助经费。

五、考核要求

1.获得资助的开放课题负责人每年12月20日前应向实验室报送年度进展报告,课题负责人应在课题研究期限前向本实验室提出结题申请,并提交结题总结报告和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成果材料。

2.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时,须以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中文署名规范为: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山西农业大学,太原。英文署名规范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Dryland Agriculture (in preparation),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China。

3.对于专著、获奖、申请专利或进行技术转让的研究成果,处理原则同上。

4.开放基金课题着重支持基础研究,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现形式。Ⅰ类项目需发表SCI二区以上论文1篇,或一级学报2篇,Ⅱ类项目需发表SCI论文二区以上论文2篇,有论文接收函或在线发表即可。

5.发表论文须注明开放基金课题为第一资助课题,标注为: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基金项目(编:XXXXX)资助,英文为:Research Program Sponsored b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Dryland Agriculture (No.XXXXX);或在Acknowledgements中说明:This work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Dryland Agriculture(No.XXXXX).

六、申报程序

1.请申请者认真撰写《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于截止日期前将纸质申请书经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后寄送至本实验室(一式5份,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同时将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本实验室邮箱(leftfei@163.com[1],电子版与纸质版申请书须内容一致)。

2.申请截止日期:2021年7月30日。

3.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4号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邮编:030006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18235199798

电子邮箱:leftfei@163.com[2]

04、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1年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齐鲁工业大学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于2010年11月,2019年11月经教育部评估该实验室为良好。目前,该实验室是依托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齐鲁工业大学组织高水平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科研创新平台。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设立是为了鼓励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相关部门高水平研究团队与本实验室开展交流合作;支持和联合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的前沿科学领域、应用领域和相关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方面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探索新型交流模式,拓宽科技合作渠道,从而为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人资格

(一)申请人员为实验室非固定人员;

(二)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职称的校外研究人员;

(三)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校内研究人员;

(四)申请人须至少与1位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合作申请,且申请人在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积累。

(五)正在承担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承担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课题未按期或未按原计划完成项目、未结题的负责人当年度不能申请。

二、开放基金课题资助方向

2021年开放基金主要资助与本实验室研究领域相关的课题,资助范围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纤维资源的制浆造纸特性与生物技术:纤维资源的制浆造纸性能及改性技术;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与高值化利用;二次纤维的再生利用技术;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制浆造纸过程中有害物质产生机制及控制技术。重点支持植物纤维资源的功能化及高值化利用方面的课题。

(二)制浆造纸绿色化学技术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高效清洁化学制浆及漂白、高得率清洁制浆及漂白、生物技术等绿色化学技术应用于制浆造纸过程、天然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及技术应用研究;纤维素基、木质素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开展生物质高效转化制备能源化学品及生物质液体、气体燃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制浆造纸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高效综合利用、天然植物类生物质的组分分离及改性转化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及技术应用研究;生物化学制浆节能技术;制浆造纸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企业节能理论及能量综合优化技术;废弃物分离、提取及转化技术;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技术等。

(三) 造纸湿部化学与化学品:新型造纸湿部助剂的研发及其作用机制;造纸阴离子干扰物和胶粘物的湿部防治与控制;反应型造纸施胶剂的微粒乳化规律和反应机理的研究;造纸填料的改性技术;新型纳米助留技术及助留机理的研究。

(四)功能纸与装备:加工纸和功能纸的制备技术与装备;新型涂料与涂布技术;纤维性能及改性技术;多种纤维抄造性能;纸张结构与性质;非植物纤维原料新型抄纸技术;特种纸页成型技术及装备;功能性造纸助剂的制备及应用;制浆造纸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造纸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重点支持功能纸与装备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纤维改性及造纸固废综合利用新技术。

(五)纸质印刷技术:新型油墨、纸张等环保型印刷材料的开发及其印刷适性研究;纸张印刷防伪新技术;印刷电子新技术;纸质印刷材料上图像复制质量的评价与控制等。

三、开放基金申请办法

本实验室欢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产业部门教师、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本“指南”范围内提出申请。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将按照“公平竞争、择优资助”的原则对申请书进行评审,对优秀研究课题提供资助,研究时间一般为两年,资助力度3-5万元/项,结题时申请人须发表重点实验室署名为第二单位的SCI、E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收录高质量论文2篇及以上或者重点实验室署名为第一单位的SCI、E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收录高质量论文1篇及以上。

申请人在申请之前要仔细阅读本指南,认真填写《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见附件),并以纸质版形式(一式两份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提交电子版申请书至klppst@163.com[1])于2021年9月12日前邮寄到我室。

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邵鲁鹏 18866613778

E-mail:klppst@163.com[2]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齐鲁工业大学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邮编:250353

网址:http://zzlab.

05、“CCF-蚂蚁科研基金”2021年度指南发布

7月19日,蚂蚁集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联合发布“CCF-蚂蚁科研基金”2021年度申报指南,将在未来一个月向全球富有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的青年学者开放申请51项研究课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来源:火行公众号整理,仅用于学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