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戏】比起奥日,它才更像一款解谜游戏丨Evergate

 情报姬 2021-07-26

文丨轻  审核丨真司

排版丨Arc翼执泠

“精美的粒子特效,出色的游戏机制。”

我已经不记得《Evergate》(中文译名《永恒/往生之门》)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的游戏库里了,或许是初次见到它的画面时觉得颇为精致,尤其是画面中晕散开的精细粒子让人好感大增。

前几天下午在游戏库里将它翻出来试玩了一下,虽然美术方面其实并没有原先预期的那样优秀,但在横板平台跳跃这一独立佳作层出不穷的游戏品类里,单凭出色的游戏机制就依然应该有它的名字。

发售近1年却只有37个评价(几乎所有评价都提到了Ori),销量可想而知

  独属于PC端的横板交互体验  

横版游戏还能拥有怎样的交互?这是我时常会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原因无他,由任天堂的马里奥系列开辟下来的移动、跳跃等一系列横板动作游戏应该有的操作元素是在太过经典(按键长短的变化影响着速度和跳跃距离,通过对按键手感的调教带来了丰富的游戏性),以至于现在几乎所有的横版游戏都没有对这一操作设计发起挑战,而是学习借鉴,以期望在关卡设计、美术风格上做出突破。

《游戏策划与管理》P194配图

你们认为我要说《Evergate》和上述游戏不一样?抱歉,有些游戏之所以在被称之为经典,可能想要超越真的很困难,这款游戏也不例外。但其机制的优秀在于,关卡难度比起依靠按键的细腻手感,对鼠标的准确把握会更加重要。

如上图,游戏需要用鼠标右键发射灵魂火,这是游戏的核心机制,所有的机关都和灵魂火有关,触发机关有一个基础条件:发射灵魂火达成角色、机关、源泉(地图上白色的表面)三点一线,不过有部分机关不需要连接源泉即可触发。当在空中发射灵魂火时,角色的下落速度会变得很慢,这是在空中操作的基础设计。

而机关则有很多,有最简单的红色晶体,触发后可以给角色反向一个推力,或者击碎某些机关。还有会燃烧源泉的火石、产生黑洞的黑球等等(抱歉没查到官方设定名,只能看着机关形状取名了)。我最喜欢的机关是一个可以瞬移的小沙漏,效果类似于Dota中的vs大招“移形换影”,这是整个游戏流程下来最能带给玩家操作上爽感的机关。

需要通过沙漏“移形换影”才能到达终点

整个游戏一共10个章节,每个章节共有7小关,一个结局和一个额外的dlc,关卡数量方面是非常充足的,我一个下午玩到了第7章节的其中一关(见下图)卡住了,不想挣扎下去,准备以后有空再补。

这关需要触发火球机关,之后自身可以变成火球将图中的篮球击到正确的位置

在关卡目标的设计中,除了过关以外,《Evergate》和许多游戏同类一样都采用了“三星”的方案,即要完成关卡中的三个小目标来获得“星星”,获得一定数量的星星之后会获得有各种各样功能的神器作为奖励。

水晶就是我前文所说的机关

  关卡、角色、美术、粒子  

接下来主要想聊聊游戏的美术,其实非要我评价的话,这款游戏的美术透露着贫穷?查阅了一下游戏幕后的staff,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游戏的美术好像只有一人在做。

在整个游戏的视觉设计上,有两点非常吸引我,一是游戏整体的运镜,关卡直接的衔接都是用推镜头做了一个青石板路的动画,包括开场动画,初始关卡,过场动画的绘本等等,都采用了一镜到底的设计,即使是章节关卡式的叙事,也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

初看十分惊艳的关卡过场,但看多了难免有些单调

另一点就是开头提到过的粒子效果,惊艳,我认为这位设计师一定十分擅长于材质和粒子表现,单从这一点上看是有Ori的水准的。

但遗憾的是或许一个人的精力真的有限,亦或者是外包部分没有给出一张明确的游戏概念原画图(当然也可能是Ori的唯美画面太过深入我心),导致整体的美术风格不是特别融洽,总觉得这样的角色出现在这样的场景操作这样的粒子魔法过关是一件很违和的事情。

另外虽然采用了和Ori一样的角色自发光影响环境的视觉表现这一设计,但因为种种原因效果不是很明显。

游戏截图

反观音乐方面制作人请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者,为游戏的整体感官添色不少,音效设计作为整体游戏交互反馈的一环也是不落下风。

  先思考,后执行  

最后一段稍微点个题。我在开头有提到“比起奥日,它更像一款解谜游戏”,包括我在前文也反复提到、包括这款游戏的各种评论都会拿它和奥日比较。但实际上它和奥日游戏流程上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奥日的动作元素会更多一些,流畅的动画调教,细节的环境交互,包括整体的游戏设计使得奥日更多的是一款玩起来会“先执行,后思考”的游戏,看到怪先去砍死、有未知的地方先去探探、不太清楚的机关先打两下或者踩上去。

Ori游戏截图

而这款游戏大多数关卡开头你便能看到游戏的全貌,有些机关只要触发你整个的通关流程便无法中止,如果想顺利通关,则最好先静下心来思考每一步该怎么做,思考完了再去执行。

一旦点燃了这条龙,就没有时间留给你思考了

总之,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这款游戏,它虽然有一些缺陷,但不失为当前品类的一个佳作,仅仅在steam上的37条评论对于一个耗费大量精力制作独立游戏的开发者而言未免有些残忍。

感谢所有为这款游戏的开发做出贡献的人

另外本着推荐游戏负责任的态度,我去b站云了一下大神的速通视频。之后突然在想如果真的非常熟练,当成动作游戏玩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B站up主功夫灵的速通集锦(已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