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三畏挂冠

 流星雨刘鑫 2021-07-27

周三畏挂冠

    公元十二世纪的三十年代,北方的金人贵族率兵大举侵略宋朝,攻陷了宋朝的京城汴京(今开封市),掳去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徽宗的儿子、钦宗的弟弟赵构接位,建都临安(今杭州市),为南宋的高宗皇帝。

南宋的元帅岳飞,率领将士英勇抗金,不断取得胜利,朱仙镇一仗,打得金军狼狈不堪,一听见“岳家军”三字就吓得心惊胆战。

金军的统帅金兀术急得无法,忽然想到被俘降金的宋臣秦桧已被派回宋朝去做汉奸,就要秦桧除掉岳飞,否则就要公开他的身份。秦桧同意了。

秦桧怕出丑,怕失去宰相之位,高宗皇帝怕岳飞打败金人,迎还二帝,自己要失掉龙位,两人有说不出的心事相通,于是高宗就同意秦桧的意见,连发金牌到前线去召回岳飞。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初冬,岳飞被一连十二道金牌从前线逼回临安京城,被秦桧布置好的军校拿了,捆绑起来,暗暗送往国家最高的司法机关——大理寺狱中监禁。

第二天,秦桧传下“圣旨”,诬岳飞“按兵不动,克减军粮,纵兵抢夺,有负君恩”,命大理寺(长官)周三畏审问。

秦桧又指使心腹王俊到大理寺击鼓告岳飞的状。周三畏接过状纸一看,见所告的内容和“圣旨”一样,只是又加了一条,说岳飞还“企图谋反”。

周三畏想:岳飞抗金,屡建奇功,全国赞颂,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些罪行,为什么皇上要拿问他呢?他认为这是一件极大的疑案,不可妄动,于是收下状纸,吩咐王俊退下。

周三畏随着乔装改扮,去街头巷尾察访从岳家军中告老还家的兵士。

一个老军士在自己家中对周三畏说:“王俊原是岳飞元帅部下,因克扣军粮,被岳飞元帅责打之后赶出军营,后来投了相府。”周三畏一听明白了:王俊告状看来是秦桧的指使。

周三畏回府后,即派家丁去请大理寺卿(正长官)范洵晚上来府商议。

范洵晚上到来,周三畏把察访到的情况告诉了他。范洵说:“岳飞下狱是天大的疑案,我们一定要察访清楚,再作对策。”周三畏说:“恐怕有人就要来催办哪!”

正谈到这里,相府派人送书画来了。周三畏拆开书信一看,书信上要他“迅速审理岳飞一案”,展开画卷一看,画的是一幅闹洋洋的牡丹。

回到书房,周三畏把书和画给范洵看。范洵看了说:“这案件看来同丞相有关。”周三畏说:“他送我的牡丹花是富贵花,是要我照他的意旨办事。此案要暂且搁置。”

范洵说:“时间拖长了就好,到时候,前方将士、后方百姓都会起来为元帅说话,无罪的元帅将会得救。”周三畏听了,低声叫他到兵部去察看一下有关岳飞的记录。

第二天一早,相府的家丁就带着秦桧的口谕来催问周三畏今日是否审理岳飞?周三畏拿出一幅画来交给来人,要他转告丞相:“何时审理,以后禀告。”

家丁回禀了秦桧,秦桧展开画卷一看,见画的是一株菊花,懂得周三畏的意思是:不要大富大贵,愿做枯叶瘦骨的霜下黄花。不禁竖起双眉,暗骂周三畏不识抬举。

当天下午,秦桧又叫人给周三畏送去一信,附去匣子一只。周三畏拆信一看,见上面写着:“限明日午时前审理岳飞一案。”打开匣子一看,见内装碧玉雕琢的莲蓬一颗,粒粒莲子,外露蓬外。

周三畏拿了信和玉玩去对范洵说道:“拖时间的办法看来行不通了。他用'断头莲’启示我们,一定要将岳飞斩首,要我们像莲子一样死了芯(心)。”

范洵把从兵部抄录来的岳飞的赫赫战功记录给周三畏看,说要坚持查清案情的理由,来同秦桧拖时间,慢慢计较。周三畏告诉了他明日的审理打算,范洵点了点头。

第二天,大理寺开堂审理。周三畏坐在正堂之上,范洵坐在一旁,十分威严。另一旁坐着临安府通判、秦桧派来监听的心腹万俟卨。

周三畏命令王俊和被告岳飞上堂。岳飞器宇轩昂,两目闪光,浓眉怒纵,从容不迫地跨上台阶。万俟卨见了,打了个寒颤。

王俊畏缩地上得堂来。他平时把状纸上写的岳飞罪行背得烂熟,可是现在念起来,声音颤抖,结结巴巴,害得万俟卨手心都捏出冷汗。

对王俊的诬告,岳飞坦然无愧,振振有词地答辩道:“我一直与士卒同甘共苦,哪有克扣军粮之事?为了收复国土,我一直奋身大战,哪有按兵不动之情?我一片丹心,尽忠报国,哪有企图谋反之心?”

岳飞说道:“岳飞一生爱惜军士如父子一般,故人人用命。克了何人之粮,减了何人之草,也要有人指实。”三畏说道:“现在你手下军官王俊告帖在此,说你克减了他的口粮。”岳飞听了大怒道:“朱仙镇上共有十三座大营,有三十余万人马,何独克减了王俊名下之粮?这王俊唆使手下克扣军士口粮,被我开除回来,没想到他竟然反咬一口,足见其险恶用心,望周大人详察!”周三畏听了,心中暗暗想道:“这桩事明明是秦桧这奸贼设计陷害他。我如今身为大理寺正卿。岂肯滥用私刑屈打成招?岳飞的为人我最清楚,他怎么会是那样的人?”

岳飞列举了桩桩事实,种种实情,讲得铮铮有声,听得满堂动容,只有那个万俟卨和王俊听得丧魂落魄,呆若木鸡。

忽然“啪”的一声,全堂震动,周三畏厉声喝道:“大胆王俊!本官已经察访明白,你原是岳飞部下,因违犯军纪,被岳飞依法处罚,不想你怀恨在心,竟敢陷害忠良,你该当何罪?”王俊听了,顿时吓得手脚无措。

周三畏又道:“岳家军中告退回来的老弱病残人等,无人不说岳飞爱兵如子,屡建奇功,尽忠报国,可你王俊却一口诬陷,简直是贼胆包天。来人!将王俊戴上镣铐,投入监狱。”

几个差役走了上来要对王俊下手,万俟卨忙向王俊试了个眼色。王俊口喊“冤枉”,向前走了几步,做出想要一头向案桌撞去的样子。万俟卨抢步上前拦住。

万俟卨提高嗓门,威胁周三畏道:“公堂上惹出人命,事大关天啊!”周三畏不理他,对王俊喝道:“大胆王俊,你妄想以死来威逼公正审理。不能!左——右——,把王俊押下投监!”

万俟卨大喊:“且慢!”强要周三畏收回命令。周三畏离开正堂座椅,请万俟卨上坐,说道:“那就请阁下来。”万俟卨只好连声说道:“不敢!不敢!”眼看着王俊被押下去投监。

堂上寂静了片刻。周三畏随即挺起胸膛,大声说道:“岳飞有功无罪,且回监狱,待奏明圣上,再作道理。”岳飞说了声:“多谢法台大人作主了!”

周三畏擎起公认书说道:“王俊已经供认:诬告岳飞的状纸有人代写。此人能从实招供,减轻处分;倘若抵赖,加重刑罚!”两廊士众,一声呐喊,只只眼睛直逼万俟卨。

万俟卨被这个当头霹雳震吓得牙齿相打,失声地说出了:“是秦丞相……”几个字,然后一屁股滑到案桌底下。

隔了一会,他又胆壮了,从桌下爬出来说道:“我是奉丞相特派迁来列坐监听的,你们为难我,就是冒犯了秦丞相!”

周三畏倏地站了起来,一拍惊堂木说道:“住口!大理寺中,只论职位大小,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胡说。左——右——!把万俟卨赶出大理寺,隔日启奏圣上,再加判处。”

万俟卨被几个差役又推又拉,垂头丧气地赶出了大理寺。

万俟卨去到秦府,见了秦桧,向他禀告刚才的事。秦桧听了,认为周三畏是在公堂上“打狗欺主”,气得坐在太师椅上咬牙切齿。

秦桧明白,要经过大理寺害死岳飞,少不了周三畏的朱红大笔。于是,他打落门牙肚里吞,决定对周三畏仍用软的办法,派家丁到周府去下请帖。

周三畏夫妇正在议论刚才的事,门官送上秦桧邀请周三畏前去赴宴的请帖。秦桧的请帖近似圣旨,周三畏非去不可。袁氏一再劝他去后要小心谨慎。

周三畏去到秦府,秦桧亲自接到书房,递茶问好。酒席摆上后,秦桧叫左右统统离开,自己给周三畏亲自筛酒,显得非常亲热、客气。

秦桧问周三畏,他差人送了书信和物品给他,看了以后觉得怎样?周三畏说:“多谢丞相赐教,今日已经审了一堂。”周三畏明知万俟卨已向秦桧作了禀告,故意又把审理情况向秦桧说了一遍。

秦桧叉开话题,要周三畏评论牡丹图和玉莲蓬。周三畏说:“春红、夏绿、秋黄、冬白。丞相惠我以春红的牡丹,我回敬秋黄的老菊,丞相惠我以夏绿的莲蓬,我回敬冬白的雪藕,不知丞相以为如何?”

周三畏边说边取出洁白的玉藕放在秦桧面前。秦桧大吃一惊,心想:这表明周三畏要不染污泥,洁身自爱,不愿加害岳飞。秦桧心里很是气恼。

秦桧问周三畏是否明白他送画的意思。周三畏装做不知。秦桧说:“照我的意思办,处决岳飞,不必迟疑。”秦桧还说这也是皇上的旨意。

周三畏一听这话,突然想到秦桧曾被金兵俘过,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密议?想到这里,他大义凛然地说:“我闻岳飞屡建战功,为人中良,怎会一旦犯下这不可饶恕之罪?”

秦桧无话可说,少停,用手指蘸水在桌上写了“莫须有”三字,严厉地吩咐周三畏:“明日定案,不可改移。”周三畏还想说什么,见秦桧把袖子一拂,知道已无法挽转,就退出相府回家。

周三畏不知道他的夫人袁氏,在他被相府“请”去之后,害怕大祸临头,已到天竺寺求神保佑去了。

袁氏和大公子鸣瑞带家丁、使女,去到天竺寺烧香拜佛完毕,出得寺门,在寺边的一块大青石上坐下来休息。

一个摆水果摊的小商在叫卖各种水果。鸣瑞十分口渴,拉了母亲前去挑买。

母子俩挑了一些石榴和文旦,过了秤,付了钱,回到大青石旁,大家分吃石榴。袁氏又叫家丁去水果摊借刀来削文旦。

卖水果的人跟着过来了,他说要来还钱。袁氏忙问原因。他说:“这当中的道理,说出来只怕夫人、公子受惊不起。”

袁氏心想,吃水果有什么惊吓的,就叫他:“且说无妨。”卖水果的说:“我摊上的水果多种多样,你们刚好同时买了石榴、文旦,这是个不祥之兆。石榴里面格子多,好比坐监牢;未吃文旦先动刀,好比砍头脑。”

袁氏想到自己来此求神的心事,一听他的话,不禁心脏跳了起来,连忙问他有什么避灾免祸的办法。

卖水果的拿来一串野葡萄递给袁氏说:“收下它就可免除灾难。”袁氏问是什么道理,卖水果的说:“葡萄藤,树上绕,大树参天它就半天高。为官也是这样,抱牢了上司的大腿,就可以消灾化难,富贵来到。”

袁氏听了,觉得话不入耳,讲了句:“多谢你的好心。”就上轿了。卖水果的把那一串野葡萄丢在袁氏轿里,喊道:“请莫忘记我说的话!”

袁氏回到府中,周三畏已从相府回来。周三畏对她说,秦桧要他明日升堂处决岳飞。袁氏听了,吓得口里念道:“果然灵验!果然灵验!”

周三畏问:“什么灵验?”袁氏把卖水果的话说了出来,拿出那一串野葡萄放在桌上说:“岳元帅和我们自己都要保,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周三畏说:“那个卖水果的人要我做野葡萄,是他瞎了眼睛。我周三畏宁做文旦,杀了头也洁白一身。”说着,把那串野葡萄摔在地上,踩了几脚,到书房去了。

半夜了,周三畏还伏在案上写奏章。门官来到窗外通报说:“范大人到来。”周三畏忙说:“有请!”边说边出书房迎接。

两人在书房坐定。范洵问道:“夫人和公子今日去过天竺寺吗?”周三畏说:“去过了,有什么事?”范洵把他在相府任要职的一个朋友告知的事说了出来。

原来秦桧在派人去请周三畏以前,就派人在周府周围探听动静。这人探知袁氏要去天竺寺进香,赶忙禀告秦桧。秦桧听了,就派人去叫卖水果的如此这般,用“死”来威胁袁氏,让袁氏来劝周三畏回心转意。

周三畏听了范洵的叙述,说:“长脚奸贼,诡计多端,用'死’来逼我枉法,我要用不畏死来同他在青石板上摔一跤。”说着,他把写好的奏章递给范洵看。

奏章的前面写了岳飞的功劳、业绩,当中控诉秦桧陷害忠良的罪行,后面写上自己决心执法从公的誓言。范洵看了,连声赞道:“好极了!好极了!”

范洵边说边拿起笔来,要在奏章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周三畏一把夺过笔去,说道:“一堆连环马,一匹在前面冲杀,需要一匹在后面保护,我俩不能一起出头露面呀!”

范洵同意了。两人又商议了一阵,范洵起身告辞说:“有什么事,我都在深夜来告,你可吩咐门官给我方便。”周三畏一边答应,一边相送。

因为黄帝已经三天不上朝,天亮以后,周三畏出了府第,就直向皇宫而去。

后宫里,皇帝赵构正在西花园通宵欣赏歌舞。宫女们的翩翩舞姿,柔媚歌声,赶走了赵构的朦胧睡意。

赵构正在惬意的时候,突然太监进来奏道:“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在宫门外求见皇上。”赵构没听清楚,毫不介意地说:“现在无暇召见!”

不久,太监又进来奏道:“周三畏有重大事情,定要求见。”这时,赵构方才听清,就吩咐:“命周三畏呈上奏章。”

太监呈上周三畏的奏章。赵构看上面写的是弹劾秦桧、保释岳飞的事,不禁眼射怒火。但他想了一下,就装得平静地对太监说:“朕身体不舒服,这事由丞相作主就是了!”

等在宫门外的周三畏,听了这样的回话,气得仰天长叹,一口鲜血从口里吐了出来。

这时,秦桧由几个侍卫簇拥着赶来了。他是听说周三畏到后宫来了,特地赶来的。他问周三畏:“法台何时处决岳飞?”周三畏拿出王俊的供认书说:“岳飞被诬,卑职不能枉法。”

秦桧一把夺过供认书,放入袖里,严厉地说道:“岳飞之罪,有人说假,有人说真,假假真真,实在难分。你照我昨日所示'三字’办理,不得有误!”

周三畏欲同秦桧辩白,但转而一想,当面顶撞,于事有害无益,就忍气回府而去。

那后宫的皇帝赵构,这时本来已经睡了,闻报秦桧到来,就连忙起身下床,传话召见。秦桧进宫,同赵构两人在内室密谈,决定依从金兀术的要求,除掉岳飞,双方议和,保住半壁江山。

周三畏回到府中,躺在床上,一声不响,到了傍晚,才叫一个家丁去请范大人来。家丁回来禀告:范大人的故乡兰溪有亲戚到来,范大人有事同亲戚出去了。

周三畏仍旧躺在床上不响。到二更时候,他把问题考虑定了,就带了一员家将和一名家丁,出了府第往大理狱而去。

狱官陪同周三畏巡狱。他们来到岳飞牢房前面,周三畏叫狱官开了锁,叫他们到别处去查看,自己走进了岳飞牢房。

周三畏向岳飞深深地作了一揖,说道:“岳元帅,受惊了!”虽然灯光暗淡,岳飞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是周三畏,连忙站起来还了一揖,说:“岳飞身为犯臣,大人不宜如此称呼。法台大人半夜到此,有何见教?”

周三畏拿起酒壶,筛了一盅酒向岳飞递去,说:“我是来请你出走(吃酒)的。”岳飞从容问道:“这可是送我入黄泉之酒?”周三畏说:“有我周三畏在大理寺之时,就无你岳元帅赴黄泉之日。”

周三畏请岳飞伸过手来,在岳飞手心写了“走”字。

岳飞说:“犯臣是圣上金牌召回,没有皇上圣旨,我就不要这个'走’(酒)。”说罢,把手心上的“走”字擦去。周三畏见了,就把秦桧害他、皇上不理等等情况一一相告,劝他出走。

岳飞听了,十分激动地说:“法台大人如此好心,犯臣九死不忘。不过未得圣旨而走,我总不愿。我走害你一家,我也不忍。”周三畏说:“你是国家之栋,民族之粱,你要为国为民着想,不要担心我了!”

岳飞还是不肯走,他说:“春雨连绵总有情。要是有朝一日,我能奉旨出狱,重振旗鼓,直捣黄龙府,高歌痛饮,那多好啊!”他把那盅酒向空一洒,祝道:“愿大宋皇师早日收复中原!”

周三畏对岳飞的精诚爱国十分钦佩,但对他的拘守愚忠却有不同看法。他横劝直劝,岳飞总是不听,他急得一阵头晕,踉跄几步,靠上栏栅。岳飞连忙上前搀扶。

这时候,狱官等人转来了。周三畏强作精神,走出牢间,岳飞感激地对他说:“法台大人要多多保重!”

周三畏回到书房,坐立不安,随即走到庭院,绕院步行,低头沉思。他思考不停,绕行不已。

后来,周三畏突然急步回到书房,拿起笔,“沙,沙,沙”地疾写。没多少时间,一张大纸上写满了字。前面三个大字是:“谴桧书”。

周三畏又走到房外,拿了块小木牌,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然后转到内室,对袁氏夫人、鸣瑞公子说了一番,叫他们立即把家中所有的细软物件搬点出来。

周三畏来到边房,叫醒家将,要他立即把全府家丁、使女都呼唤起来,到内厅聚会。

众人来到内厅。周三畏对大家说了岳飞受审的事,他说:“我为岳元帅平反,已经到了山穷水尽,还没办法,我打算明晨挂冠大理寺,自刎国门外,以身殉职来为岳元帅鸣冤叫屈。”

周三畏向大家深深地作了一揖,说:“你等随我周某多年,我没有给你们好处,现在我们要分别了,如今我把家中财物分送你们,希望你们待到五更前二刻各奔前程。”

周三畏对门官说:“五更前三刻,你把这封《谴桧书》高贴在相府墙上。”

周三畏又对家将说:“五更前三刻,你背一捆稻草放在国门之外,把这块木牌插在上面。”木牌上写着“周三畏裹尸之草”七个大字,大家见了,顿时满厅一片哭声。

周三畏最后把两个贴心家丁叫到一边,托付他们到时携带他的妻室和儿子一起逃走。

袁氏眼含泪水,两手颤抖着把财物分送给众人。她一些涌上心头的话,好像被卡住似的,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周三畏最后摘下头冠,解下法袍,向众人一拜,说道:“各位父老兄弟姐妹,三畏告辞了,祝大家一路平安!”众人连忙还拜,个个涕泪交流。

周三畏一手托着头冠,手腕挂着法袍,一手从壁上取下宝剑,向大理寺正堂走去。

周三畏把头冠和法袍高挂在法堂之上,向头冠行了告别礼。这时,突然听到背后有人说道:“少卿大人,我来迟了!”周三畏在月光下回头一看,见是范洵大人,忙说:“不迟!不迟!我俩正好最后一会。”

范洵急问为何?三畏就把后宫求见皇上不得,宫前与秦桧相辩,狱中劝岳飞出走、岳飞不从等情由相告,并说决以殉职来为岳飞鸣冤。范洵听了,一把夺过他的宝剑说道:“愿少卿三思而行!”

范洵凑到三畏的耳边说:“相府朋友前来密告,长脚天亮上朝,要弹劾你与岳元帅'同党谋反’,将你下狱,命万俟卨为大理寺少卿,一箭双雕,把你俩处死。”

周三畏说:“我已经准备一死,还怕什么?”范洵说:“你若自刎而死,长脚必说你'畏罪自杀’,你俩就真的都成'莫须有’的罪人了。人死口灭,万年不白,我已经给你想好一计——”

周三畏问是什么计。范洵说:“走为上。我故乡的亲戚的商船在此,正要返回兰溪。兰江边的白露山后有个小庙,很僻静,可以安身。我已命令家将作好准备,送你一家坐船前去。你先走,我随后赶来。”

周三畏说他职责未尽,决不离开临安。范洵说:“少卿一走,必定惊动朝野,激起义愤,可能由此惊醒龙心,这是救岳伸冤的上策,切望少卿依允!”范洵边说边对周三畏跪了下来。

周三畏连忙跪下相扶,说:“我主意已定,谢范大人多情多义。”说罢,扶起范洵,从范洵手里拿过宝剑,拔腿就走。

范洵赶上前去,一手夺过宝剑说道:“少卿大人,恕我无礼了!”边说边挥手,立刻从墙内闪出他带来的两名家丁,将周三畏一把抱住,抬将起来,出大理寺边门而去。

走出大理寺,两名家丁把周三畏强行按在准备好的轿中,抬了他飞快地向钱塘江走去。

范洵又指使另外几个家丁,把袁氏和鸣瑞“请”进两顶轿子,由家将护着,也直向钱塘江而去。

这时桥楼鼓打四更。周府中余下的人没有一个睡觉的,除了门官、家将和两个心腹家丁外,也没人知道三畏一家到哪里去了。

五更前二刻到了,众家丁、使女出了周府。

五更前三刻到了,门官和家将一个去贴《谴桧书》,一个去背到时稻草。

却说秦桧一早起来,就要上朝。来到金鸾殿外,见文武百官也一个个走来,秦桧尖着眼拼命找寻周三畏,他想:“我的木桶、尖刀早已安排好了,就等你这只蠢猪。”

忽然,相府总管暗暗前来禀告:“相府墙上发现了周三畏的《谴桧书》。”几个靠近秦桧的官员侧身一看,见《谴桧书》上,前写“岳飞忠义可以贯日月,精诚可以泣鬼神”,后写“我已备裹尸之草于国门之外”。

秦桧当即暗示总管把《谴桧书》收折起来,免得人家看了下去。

上朝以后,殿前官传报上来:“大理寺少卿周三畏挂冠走了!”满朝文武一下子骚动起来。不说那些主张对金作战的官员,就是那些主张对金和议的官员中,也有一些人对秦桧不满,为岳飞、周三畏不平。

赵构听得传报,看看满朝文武的表情,感到手脚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多亏一个太监的暗示,于是他喊了一声:“退朝!”  

这时,奸相秦桧虽然气得火冒三丈,但又不敢当众发泄,他气呼呼地回到府中,立即行文各州、府、县,缉拿周三畏。

不久,有人来向秦桧报告:“国(城)门外稻草堆积如山,国门堵塞,驿站人马难以出城。”

原来,东方发白时,就有人发现了府墙上的《谴桧书》,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杭州城内的街头巷尾把这件事也传开了。

又有人发现了周三畏的“裹尸草”和木牌,也好像一阵风,迅速吹遍了城内、城外。埋在人民心中的义愤一下爆发了,城门外的稻草一捆捆的多了起来,有的插木牌,有的吊布条,上写:“秦桧千刀万剐,裹尸之草在此。”

又一个家丁跑进相府报告:“街头巷尾,人山人海,吵吵嚷嚷,骂声不绝。”秦桧听了,立即命令家将家丁出去捉拿闹事的人。

又一个家丁慌慌张张跑回相府报告:“大事不好了!那些闹事的人,一个个背着稻草向相府冲来了,说要用稻草把相府团团围住,可能会放火啊!”

秦桧吓得“唉”地一声惨叫,一下子跌坐在地。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挂冠出走激怒潮。怒潮冲向奸贼巢。

秦桧差人坐船沿着钱塘江一路追赶,在梅城白石滩追上了范洵,将范洵杀害。周三畏在范洵亲戚的保护下,坐船早已来到白露山下,逃上了白露山。

周三畏挂冠的壮举,赢得朝野赞扬,后世歌颂,后来的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周三畏画像题了赞词,赞道:“缅维我翁,不附奸雄,鞠岳正值,万代荫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