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外减负,对于A娃是好消息吗?

 ADHD家长会 2021-07-27

这几天,家长们都在热议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关于减负的话题,其实这几年也一直在说。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内卷,孩子们负担越来越重,不管你在几线城市,孩子不补课,似乎就是家长对孩子不负责。

补课不应该吗?比如ADHD孩子,接受知识能力慢,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掌握,但问题是其他优秀的孩子也在补课,超前学习,这就引发众多家长焦虑了。

就说苹果的二表妹和三表妹吧,二表妹是ADHD,成绩差需要补课,自己却不愿意,也不配合补,三表妹接受力好,就不停超前学习,小学就学习初中课程了。同一个班级的,差距越来越大,就算二表妹愿意,补课也考不过三表妹。

现在小学期末考试,一般是教体局统一命题,难度不会很大,区分度也就不明显,成绩好的考100,一般的也都考90多分。平时考试难度可能更大一些,单元测试学完就考,个别题目也会很难,对于A娃来说,想考高分就不容易了。对于ADHD孩子,最后阶段的考试,也许会是最好的,这一点苹果如此,很多家长反映也一样。

牛娃通过补课更牛,与A娃通过补课达标,道理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牛娃刷题能力更强,时间更充裕。但这种能力真的与教育本质背道而驰,国家出手干预是有道理的。像背诵和计算这些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的东西,其实在学习中是很枯燥的,会与不会就体现在考试时能不能得分,并没太大意义,未来人工智能都会处理好这些问题。

好奇和探索是大部分A娃具备的特征,原本是很宝贵的一种特质,然而在当下教育中却没有优势,孩子被批评分心走神,被骂不务正业,渐渐也就没有创造力了,却要在自己最不擅长的记忆和计算领域苦苦挣扎。

ADHD到成年后会很生活很差吗?这是很多家长所焦虑的核心问题。这里我们就要看家长如何来定义这个差了,一般会以薪资,工作环境,社会评价等来作为标准,但这个标准也是动态的。

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每个月拿一万元的人也说挣扎,在西部小城一个月拿一千的人也能生存。另外,不同的家庭背景,也会造成孩子不同的生存状况,所以很难说一个ADHD长大后生活好不好就是因为ADHD原因所造成的。

想考上一流大学,对于A娃确实很难。家长会不由自主得出失去优越工作机会这样的结论,按照当下来看,是大概率的,但有一点家长需要明白,有些高大上的工作,对于A娃来说就和学习一样痛苦不堪。

现在国家提出减负,对于ADHD孩子是一件好事,只要不和普通娃拉开太大差距,把更多时间用来发展一个自己喜欢的爱好,比痛苦刷题更重要,未来社会发展确实需要少数学霸的聪明才智,但多元化的发展也会让A娃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A娃的未来也会在他有限的空间里发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