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一君木子 2021-07-27

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一座尽惊 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 之句 有老成之风 因成二绝寄酬 兼呈畏之员外》今韵

一君木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一座尽惊 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 之句 有老成之风 因成二绝寄酬 兼呈畏之员外

李商隐

【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其二】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评析

此诗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用一条长题说明作诗的缘由。冬郎,是晚唐诗人韩致尧的小名。他的父亲韩瞻,字畏之,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大中五年(西元八五一年)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韩致尧纔十岁,就能够在别宴上即席赋诗,才华惊动一座。大中十年,李商隐返回长安,重诵韩偓题赠的诗句,回忆往事,写了两首七绝酬答。其中的第一篇,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用“冷灰残烛”,说明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阖座的人触动离情。这就是本篇头两句对当年情景的追述。第二首写法别开生面。首句中的 “各”字,紧扣诗题“兼呈畏之员外”,写与韩瞻天各一方的思念之情。二句顺势而下,将这种思念之情从冬季延续到春天,暗寓思念之长久。 三四句回到赞扬韩偓的诗才方面,“瘦尽”二字回应首句中的“苦辛”,以沈约瘦弱之事并写两面,一写才不如韩偓,二写身世之感,暗寓诗人政治上的失意。

注释

  韩冬郎:韩致尧,小名冬郎,是李商隐连襟韩畏之子,是晚唐小有名气的诗人,有《翰林集》一卷,《香奁集》三卷。“连宵待坐徘徊久”是残句,原诗已佚。

  老成:指冬郎虽年少,但诗风老练成熟。唐·杜少陵《敬赠郑谏议十韵》:“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他日追吟:指大中五年(西元八五一年) 李商隐将赴梓州柳幕,离长安时,韩致尧父子为之饯行,致尧曾作诗相送,其诗有“连宵……”句。至大中十年, 李商隐回长安,因作二首绝句追答。

畏之:指韩瞻字。

 走马成:言其作诗文思敏捷,走马之间即可成章。《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李太白《与韩荆州书》:"虽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冷灰:应当是当时饯别宴席上的情景。

桐花:《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丹水出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史记·货殖传》:“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

雏凤:此戏谑韩畏之,并赞其子韩致尧诗才。《晋书·陆云传》:“陆雲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又杜甫有“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诗句,商隐此言'清’、'老’,当即此意。在商隐赴梓幕后不久,韩瞻亦出任果州刺史,韩偓必随行,所以这里说丹山路上,有'雏凤’、'老凤’之声。

瘦尽东阳姓沈人:原注,沈东阳约尝畏何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终未能到。”余虽无东阳之才,而有东阳之瘦矣。

韵译

【其一】十岁的韩致尧文思敏捷走马之间文章即成

是在蜡烛点点滴泪成灰凄凄满满时的别情

在那赴任万里长桐花盛开丹山路上

花丛中传来雏凤鸣声比老凤更为清亮动听

【其二】我在靠近剑门栈道你在有风樯江南均苦辛,

当初分别正值冰天雪地而今却是季节暖春。

将韩冬郎诗才比何逊我比作沈东阳休联句,余虽然没有无东阳之才而有沈东阳之瘦人。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又唐代著名诗人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唐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在送别李商隐晚宴上,时年十岁韩偓即席赋诗,才惊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隐返回长安,重诵韩偓题赠的诗句,回忆往事,写了此两首七绝酬答。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中无署名文章,如有侵权告知,即刻纠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