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信:从1G空白到5G领先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7-27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通信产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奢侈品到必需品

对于普通人来说,通信曾是一个很稀有的服务。如果有什么急事需要和外地联络,通常要去邮局发电报。后来,人们可以打电话了,但那是更奢侈的事情,而且要去电话局排队,如果在小地方,要到县城才能打一个长途电话。

到20 世纪80 年代末期,中国开始有了程控电话,但装一部固定电话要五六千块钱,这可不是小数。后来有了BP 机,到90 年代初期,开始有了采用模拟通信技术的第一代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要两三万元一部,在那个刚刚有“ 万元户”的年代,这可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随着数字移动电话和2G 时代来临,“手机”才变小,价格也越来越低。后来,3G 和4G 时代到来,网速越来越快,手机性能越来越好。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一刻都离不开。

从技术角度看,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在1G 时代(20 世纪80 年代)是空白,无标准、无技术、无产业。 2G 时代(20 世纪90 年代)是跟随,这时标准虽然还是被欧美所掌控,但中国已经有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网络,也开始培育本土的通信制造商。

3G 时代(21 世纪00 年代) 是突破,中国拥有了首个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实现了标准的从无到有,与欧洲主导的WCDMA 和美国主导的 CDMA2000 一起形成全球三大3G 国际标准。其间,中国移动承担了建设运营TD-SCDMA“中国标准”的使命,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不懈努力,成功建成可运营、高质量的TD-SCDMA 网络,并实现国内“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发展目标。更为重要的是,3G 时代对各种能力的锻造和积累,为4G 时代打翻身仗做了充分准备。

4G 时代(21 世纪10 年代)是并跑,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首次成为主流,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已经迎头赶上,并开始走出去,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兴起,中国在移动电商、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等很多领域成为全球创新的典范,实现了“4G 改变生活”。

到了5G 时代(21 世纪20 年代)是力争引领,中国在5G 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等方面显现出引领态势,而且5G 时代通信将开始深入产业,目标是实现“5G 改变社会”。

从助力经济发展到核心引擎

更重要的是,通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之前相比,也远远不一样了。过去,通信产业是“助力经济发展”,但现在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是非常大的变化。

没有网络和智能手机,现代人基本无法生活,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也不能没有通信网络。从互联网巨头到金融、医疗、交通、政务、制造业…… 都需要通信的支撑,因此,运营商也正在进行角色转变。

4G 之前,通信网络都是面向个人,但5G 有非常大的不同,就是它既面向个人,也面向行业。如何把5G 网络很好地应用到各行各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一个行业的需求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大量的创新和沟通工作。因此,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都在积极转变角色,不仅要面向个人客户,也要面向垂直行业企业客户,这会是运营商重点发力的方向和未来新的增长点。

在4G 建设之前,我们无法想象手机购物、微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直播、短视频等应用会不断出现并广泛普及。这都是有了网络基础设施之后,全社会共同引导和创造出来的需求。但这些更多还都是对普通人生活的改变。

5G 到来之后,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网络会使AR/VR 应用成为可能,娱乐、购物会有全新的体验,而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智慧交通、社会治理等很多方面都可以去共同探索。5G 将是很多新兴科技产业的基础设施。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么重视5G,并在全球及时推进5G 商用。事实上,世界各国对5G 都非常重视,因为对于每个国家来说,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它对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掌握通信发展的主导权,意味着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

中国5G 的硬核实力

5G 对每个国家都是一个新生事物,各国都在探索,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5G 竞争的核心是标准和技术之争。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中国的5G 标准话语权也日渐提升,仅中国移动在标准组织担任关键职位就超过30 个。我国首次牵头制定5G 需求和5G 系统架构,5G 国际标准话语权大幅提升,逐渐扮演“引领者”的角色。

另外,我国也在核心技术方面掌握了主动权。以中国移动为例,5G 专利数已经超过1200 件,在国内运营商中遥遥领先,已经处于全球运营商的第一梯队。华为披露的5G 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名,再加上中兴、大唐,这3 家中国设备制造商的国际专利数量超全球的1/3。

当然这些成果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非常大。过去,我们参加国际上的通信产业会议,是没有发言权的。但后来慢慢从“听会的”变成了“主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实力是基础,而把实力变成大家都使用的标准、技术和产品,更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是一个过程,如果没有3G 时代的突破和4G 时代的积累,也不会有今天在5G 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也不能因此过度自信和乐观。除了中国的华为、中兴、大唐,国外的爱立信、诺基亚、三星也在做设备制造,美国在芯片等更基础的技术方面还非常具有优势。通信产业的产业链比较长,大家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信产业一定会往竞合的方向发展。

2019 年6 月6 日,5G 商用牌照发放,运营商开始着手大力建设5G 网络。与之前各代移动通信网络一样, 5G 从标准到产品,到建成网络,到高质量运营,再到各种应用扩展,是不断完善的过程。特别是网络运营需要不断建设、不断优化,要在发展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4G 时代,中国就建设了全球最大的4G 通信网络。而在5G 时代,中国也会率先建成全球最大的5G 商用网络。

工信部在今年“517 世界电信日” 表示,我国5G 商用发展实现了三个世界领先。一是网络发展领先。截至 2021 年3 月底我国已建成超过81 万个5G 基站,占全球70% 左右,而且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 SA(独立组网)网络。目前,已累计开通5G 基站超过46 万个,为全国地市以上城区、部分县城及重点区域提供5G 独立组网商用服务,我们的5G 套餐客户数超过2.2 亿。

二是产业能力领先。在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声明的5G 标准必要专利中,我国企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三是应用创新领先。当前5G 应用创新案例已经超过9000 个,5G 正快速融入千行百业。以中国移动为例,面向15 个垂直行业,已经落地100 多个集团级龙头示范项目和2300 余个省级区域特色项目。

“十四五”期间,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重点将是5G 的规模化应用和6G的前瞻性研究布局。首先,“十四五” 是我国5G 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需要一体化推进5G 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其次,“十四五”是我国抢占6G 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机遇和窗口期,需要围绕基础理论、技术标准、产业生态进行布局和攻关。

普通消费者也能切身感受到变化。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 5G 手机累计出货量1.63 亿部,上市机型累计218 款,定价覆盖高、中、低全部档位,市场开始全面进入5G 手机时代。另一方面,不少特色应用快速发展。比如,超高清业务、云XR 业务都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可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态。

当然,普通老百姓比较关注,5G 来了, 资费会不会很贵?虽然在5G 时代,大家使用的流量会变多,但单位资费一定是降低的,老百姓一定用得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