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庆曾:考试——挥之不去的梦魇(一)

 不老兵 2021-07-27

求学之路系列之六

李庆曾:考试——挥之不去的梦魇

做梦梦到考试,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会有的一种经历。

一般说来书读得越多,做梦时梦到考试的几率也就越高。俗话说,学生怕考试。这种害怕的潜意识在大脑皮层里保存起来,便会时不时地出来作妖。

图片源自网络

文革十年间,我没有再动过课本。开始是在内蒙兵团务农,后来又在北京工厂务工,我原本已经把小学6年、中学6年经历过的考试忘得一干二净了,而1977年的高考则又把游哉悠哉过活的我,拉回了知识的炼狱。

那时的大学小考常有,大考不断,每个学期的期末更是必考无疑。大学四年,要学二三十门课程。每门功课的开设短则一两个学期,长则三四个学期。记得作为我们政治经济学系的专业课《资本论》整整开设了4个学期。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我们考《资本论》的试卷上居然会出现这样的题目:简述马克思《资本论》某卷某篇某章的内容。

这就是说,如果没有把《资本论》三卷的所有的篇章结构记得一清二楚的话,那你遇到这样的题目那就是死定了。

学微积分及统计学等有关理科方面的课程,虽然也有些公式需要死记硬背,但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条件和公式进行逻辑推导。

而政治经济学及《资本论》的这种纯文科方面的课程,死记硬背则是学习的基本功。一场试考下来死多少万个脑细胞是常有的事。早晨睡醒起来看着枕头上散落着的横七竖八的头发最能说明问题。

图片源自网络

那时的我,为了应付《资本论》的这种奇葩的考试,几乎把《资本论》一至三卷的15篇共计72章的主要内容都一一摘录下来,不仅记住了这15篇的题目和先后次序,以及这72章各自归于哪一篇的名下,而且把每一章的基本内容,也都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之中。死记硬背的基本功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

那时,如果我碰到这样的考题:简述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章的内容、或简述《资本论》第2卷第3篇第21章的基本内容时,我立马就知道前者所问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来源的论述,而后者则是有关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论述。

人脑子这东西神奇得很,在考试前凡是涉及到《资本论》这230万字的主要内容,随便问起哪一部分,我都会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一旦考试结束,这些原来在脑子里条理十分清楚的东西,立马就变成了一脑袋浆糊。原来记得条理分明的由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构成的完整的体系,立马就因为缺胳膊短腿而变得残缺不全了。

读本科四年外加攻读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院学习的三年,每个学期都有几门的期末考试,其他的小考更是常有的事。我脱产学习的这7年,与其说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不如说是在考试中完成的。时至今日,考试仍旧是我挥之不去的梦魇,也便不足为奇了。

图片源自网络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