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称的演变

 文学顾事 2021-07-27

称的演变

姜广富

“天地间有杆称,那秤砣就是老百姓,称杆子挑江山,你就是定盘的星。”这是电视剧《刘罗锅》中的主题曲,他说的称是我国沿用了两千年多的称重工具,十六两一斤的木杆称,也就是人们称谓的“老称”。

我小时候,看到大人们在集市上买、卖东西用的都是十六两一斤的称,称重、算账非常麻烦,那个时期新中国刚刚建立,人们大多没文化,会笔算或是珠算的人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像如今普遍使用计算器了。

往往是一笔买卖耗去不少功夫。为了好算账,一些人卖东西不按斤称,卖蒜按辫,西瓜论个,白菜按棵,虽然不尽公平,但是省去了算账的麻烦,买卖中不用称的只是一小部分物品,而大多数物品还得用称来衡量,可以说“称”是市场交易必不可缺的工具。

“老称”大都选用栆木、梨木等硬质木料制作,木杆上镶嵌的铜质小钉叫称星,这十六两中每一两代表一颗星,十六颗星分别是福、禄、寿三星,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寓意做买卖,拧称杆子要恪守公道,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不可缺斤少两,称东西少一两就少了一颗星,你就会缺福,如果少了二两你就又少了禄星,你会折福,克扣三两又少了寿星,你就会缺福折禄又损寿。

那时候人们信奉“三尺以上有神灵”,“人在做,天在看”的信条。如果做生意缺斤短两,神灵看的一清二楚,他会找你算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遭报应。

你别说,那时候的商人做买卖,怕折福损寿,大都公买公卖讲良心,很少有人在“称”上做手脚,做骗人钱财的龌龊事。

国家政府了解十六两一斤的“老称”,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19596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废除十六两为一斤的“老称”,使用十两为一斤的新称,政府规定颁布后,原先使用的“老称”才渐渐退出市场。

后来,随着电子化的普及应用,木制杆称逐渐被电子秤所替代,电子秤具有称重、计算的功能,商贩把物品往电子秤上一放,输入物品的单价,电子显示屏上马上出现所称物品的重量、钱数,购买人也同时看到,方便又快捷,简单又明了。

为了避免一些不法商贩在电子秤上做手脚,大多市场上还都设有“公平秤”,使一些心术不正的商贩无机可乘。

现在使用的电子秤虽然没有像“老称”那样刻有福、禄、寿三星,随着人们受教育普遍认为,不论做什么买卖,都要讲诚信,讲信义,买卖才会越来越红火,反之,靠坑蒙拐骗,获取不义之财是不会长久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生事物取代了旧事物,“老称”已经被人们渐渐遗忘,毕竟,这种“老称”陪伴了人们上千年,虽然计算麻烦,但是它为人们市场交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今写此文算是对十六“老称”的一种怀念吧。  

作者简介:原创作者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活跃在文学创造圈的老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