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 我要去武汉

 文学顾事 2021-07-27

我要去武汉小小说)

张永青

丁晓洁轻轻地打开门,客厅的灯没有开,她知道丈夫郑磊今天又没回来。她开了灯,把包和大衣挂在门边的衣架上,轻轻地从鞋柜里取拖鞋。

女儿郑叮玲从小卧室出来,高兴地欢迎她:“妈妈,您总算回来了,我以为您又不回来了。”

“两天了没看到你,回来看看你呀。”晓洁边说边和女儿一起进了小卧室。

女儿高考在即,字台上的书堆得像小山,一看女儿刚才正学英语了。

“吃饭了吗?”母女俩几乎同时问对方。

晓洁笑着摇了摇头,说:“没吃了,刚从医院忙完。你吃了吧?”

“我煮方便面了,放了个鸡蛋,呀!妈,你头发怎么了?”她转身到妈妈身后,反复端详着。“妈,你怎么把头发剪短了,这是腊月刚刚烫的吧?”

“不喜欢就剪了嘛,怎么了?这样梳起来也方便,不好吗?”

“不是吧,你不是很喜欢烫发吗?花二三百烫的,怎么说剪就剪了呢?”

“这你就不要操心了。妈妈爸爸工作忙,你自己安排好时间,好好学习,生活上也要照顾好自己,冰箱里菜可多了,别懒得就吃方便面。”

“妈,这个您就放心吧,你女儿做饭一点儿也不愁,虽然比不上李子柒,但李子陆、李子伍还是够格的。要不我现在就给您做去。”

“行了,行了,你还是学习吧,我这个老妈不能给你做饭就够不称职了,还能让你侍候我!”晓洁略带内疚地拒绝了女儿。

“妈,您还要忙到什么时候呀?你们医院没有那种传染病人吧?您可要保护好自己呀!”

看到女儿懂得关心自己了,晓洁心里热乎乎的,很欣慰,她轻轻地拍了拍女儿的双肩,说:“咱们这里现在没有确诊的,每天感冒发热的挺多,应该是普通流感吧,但也有出现那种传染病例的可能,所以我们这几天保护设备全套都用上了。”

“妈,那也太危险了,就不能请几天假,歇歇吗?”

“哪能呢,现在医院正缺人手,绝对不能请假的。没事的,我们工作时,从头到脚都有防护设备,武汉有那么多医务人员,都每天和真正的传染病人接触,不也得加班加点工作嘛?”晓洁安慰女儿说。

“别忘了姥爷……”叮玲欲言又止。

“没事的,姥爷那是意外,行了,你好好学习吧,妈妈做点饭去,早饿了。”说完,她逃似的返出了小卧室。

丁晓洁打开冰箱,取了点油菜和鸡蛋,又拿出把挂面,准备做饭,心里却翻江倒海,不知道怎么和家人们交待自己这几天的决定,已和郑磊从微信里说了,他应该能理解自己,估计不会反对的。但女儿叮玲呢,从刚才她的口气看,肯定会反对的。妈妈呢,要是她知道了那肯定是坚决反对的。唉,先说通女儿,妈妈那先瞒着,慢慢让她知道吧。她倒是一点儿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三天前,她们呼吸科的郭主任在微信群里发了个倡议书,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际,我院倡议大家主动申请随时去武汉抗疫前线,有愿意去的,先在群里报个名,然后来303室签请战书。

晓洁略作思考,就在群里报了名,然后到了303室。郭主任看见她进来,把请战书收了起来,放进了抽屉,用眼睛瞪着她,严肃地说:“师妹,我看你就不要报名了,你报名师母也不会同意的。”

“郭主任,谢谢你的理解,我也考虑来,咱们科比我更合适的不多,我是党员,又参加过抗击非典,我不报名怎么能行,你不能因为我们私人感情而包庇我嘛。”晓洁边说边要拉开抽屉取请战书。

郭主任推开了她,说:“我怕万一……我怎么向师母交待,怎么向丁院长的在天之灵交待。”

“如果爸爸活着,他也会支持我去武汉的,非典那年,我是新兵,经验还远远不足 ,爸爸也没有反对我。”晓洁斩钉截铁地说。

“疫情如战场,没有绝对的安全,你别忘了丁院长,他……”想起17年前自己的恩师,当时的丁副院长,牺牲在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郭主任声音有些哽咽,眼圈也发红了。

“没事的,我爸那是当时缺乏防护服,他把自己的让给了别人,自己穿以前用过的,才被传染的,我会加倍小心的。”说着,她推开郭主任,取出请战书,果断地在上面签了名,并压了红手印。

今天早上,院里公布了筛选出的结果,丁晓洁光荣地榜上有名,而且由于情况紧急,明天下午就要奔赴武汉。

没有太多的时间细想,她们赶快作出发前的准备,心爱的秀发随着剪刀声,飘然落地,肩头反而觉得更加沉重了。

经过一下午的政治思想、纪律法规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晚上又是具体操作培训,终于结束了,而晚上回家,也是带着任务的,那就是通知家人,或者说和家人告个别。

挂面煮熟了,丁晓洁边吃边拿起手机看了一下,微信里郑磊给她发来五六条语音,她把音量调小,悄悄地听。丈夫知道她已决定去武汉,表示很支持,再三强调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安全,注意休息,注意饮食,他说这几天局里面不让他们派出所的领导随便脱岗,白天在社区排查外来人员,晚上必须在所里值班,所以他建议让玲玲去姥姥家住上几天。

吃完饭,晓洁进了小卧室,看到女儿正学历史了,她坐到女儿身边,若有启发地问:“玲玲,学历史了,你了解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吧?”

“当然知道了,我刚才还看的。妈也关心起历史了?”玲玲胸有成竹地说。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志愿军,愿意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呢?”

“当时美帝国主义联军打仗的目的就是占领我们中国,那时我们刚刚解放,国内还不太平,如果他们把朝鲜打下来,下一个战场就在中国了,所以我们必须抗美援朝呀。”玲玲历史学得不错,理解得也透彻。

“玲玲,假如你生在那个年代,你是男孩子,你愿意去抗美援朝吗?"

"去,一定去,为了大后方的千千万万老百姓,为了祖国的安危,一定要去阻击美帝的入侵。"玲玲回答得像个军人一样豪迈。

“玲玲,现在敌人又入侵了,你知道吗?”

“瞎说了哇,哪有敌人了——中美那是贸易战。”玲玲想一想说。

“在武汉!”晓洁犹豫再三,终于说出来了。

“啊!哦,妈,你什么意思?”玲玲站了起来,睁着大大的眼睛,盯着妈妈。

晓洁握住女儿的双手,语重心长地说:“玲玲,你已经是成人了,读得书也挺多,许多道理都懂得——明天你去姥姥家吧,和姥姥呆上几天,安心学习,高考也就四五个月了,想上理想的医科大学,必须加倍努力呀!”

“妈,您莫非真的……不能呀……,您忘了姥爷是怎么走的吗?”玲玲着急地眼泪都流了出来。

晓洁动情地眨了眨眼睛,稳定了一下情绪,慢慢说:“放心吧,妈会保护好自己的,这个时候的医务工作者和战争年代的军人一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必须得去啊!”

“妈……是不是……已经………定了……”玲玲边抽泣边问。

“定了,明天下午的飞机。你安心学习,妈很快就会回来的,回来好好陪你备战高考。”晓洁偷偷地抹了一下差点流出来的眼泪。

玲玲爬在字台上哭了起来。“妈,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回来。”

“放心吧,有你、爸爸和姥姥了,妈怎么能不回来呢……别告诉姥姥妈去了武汉,就说医院让医生隔离一段时间,不能见家人了。”

“妈,那你能用手机吧,微信里经常联系的。”玲玲急切地问。

“手机能用,但估计会特别忙,偶尔能看一下吧。”

 

第二天下午,郑叮玲在姥姥家心神不宁,一会也学不进去,她从手机上密切关注着妈妈所在医疗队的动态。她知道妈妈五点半在武汉下了飞机,六点多,她在微信里问:妈,你们这会去哪了,干嘛呢?没有回复。八点多,她又问:你们有住处了没,吃饭了没?仍然没有回复。九点多,她试着打电话,妈妈没有接。于是她又在微信里留言:妈,还忙的了?姥姥不知道您去了武汉,精神状态很好,这会一个人看电视了。

十一点多,手机响了,是妈妈的微信!只见妈妈在微信里回复:“玲玲,妈刚拿出手机,一下飞机我们就全部武装,坐大巴来到一个地方,接着就是开会、培训,然后妈被分配到了一家医院,现在刚到医院报到完,安排到附近这个宾馆住下了。”

“妈,您吃饭了吗?”玲玲从微信里问。

“没呢,刚给送来方便面,马上就泡。你要切记安心学习,妈没事,不聊了,妈明天六点就得上班呢。”

叮玲手里捧着手机,泪滴已从脸上流到了腮边,滴到了地上。

她突然听到了姥姥房间里有说话声,噫,姥姥和谁说话了?

叮玲蹑手蹑脚来到了姥姥房间门口,耳朵靠在门缝上一听,是姥姥一个人低声说了。

“”……像你的女儿,老头子,我知道她怕我担心,没和我说,我刚才从电视里看到晓洁了,下午就坐飞机到……武汉了……老头子,我知道你要是在,也会鼓励她去的,我知道了也拦不住,但愿你能保佑她……早点平安归来吧……”姥姥边说边低声哭了起来。

叮玲没敢打扰姥姥,又悄悄地返回了自己的房间。

微信里,妈妈又发过来一段文字,是姥姥工资卡密码,她自己的微信、支付宝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嘱咐自己妥善保存。

离奇车祸一

张永青离奇故事系列之二

离奇系列故事之三

离奇故事系列之四(上)

离奇故事系列之四(下)

离奇巧合  (离奇系列故事之五)(上)

张永青,山西财经大学毕业,现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教师,乌兰察布市作协会员,凉城县文联《岱海潮》责任编辑。从小喜欢文学,有多篇小小说、散文、话剧、杂文、诗歌等在各类媒体上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