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质盛:期盼

 文学顾事 2021-07-27

期盼

文/刘质盛

      王大山和张小华夫妇,在整个王家村是勤俭出了名的,九十年代初便率先建起了一百多平米的两层楼房。 

       王大山心想,住房问题解决了,以后的主要任务是挣钱培养儿子王军,起码要供他上完大学,跳出这穷山沟。 

      培养儿子从高中到大学,肯定要花不少钱。我们得想办法赚到更多的钱。听说在省城南昌打工很自由,工资又现,于是王大山夫妇便一同去了南昌。

       事实证明,打工比在家种田种地单纯、划算。儿子王军中考考上了县城唯一的省重点高中。

       王大山告诉儿子,爸妈努力赚钱,你要更加努力读书,争取三年以后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给咱老王家光宗耀祖! 

       现届高考的王军,被录取到西部某二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王大山觉得师范生毕业当老师,老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怎么样。于是力劝儿子复读,来年再考个更理想的大学和专业。但王军态度坚决,说,我就想当老师,愿把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最终王大山夫妇拗不过儿子,也就依了他。送儿子上大学时,王大山千叮咛万嘱咐:你大学四年要专心读书,不要谈恋爱,毕业后一定要回江西工作,别离爸妈太远!王军频频点头,默默应允。

       儿子四年大学,给爸妈挣足了面子,评过优秀班干部,得过二等奖学金,还加入了共产党组织。王大山夫妇心里窃喜:长得白白净净,身高1米78的儿子,学习又这么优秀,将来回江西找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二OO八年临近毕业时,王军觉得有两件事必须要告知爸妈,不能再瞒下去了。先告诉爸爸?不敢,弄不好会闹僵的。还是先告诉妈妈吧。

       有一天晚上,王大山在加班,张小华接到儿子的电话:亲爱的妈妈!儿子我禀告您两件事,请您也转告爸爸。第一件事,我已经有女朋友了,是我同班同学,叫刘芳,跟我同岁,贵州人,我们谈了三年了,她人品很好,在校表现比我还优秀呢!第二件事,我和刘芳已经被刘芳老家县城的一所省重点高中聘用了,先签了五年的合同,因为刘芳觉得她的老家更需要她,我也觉得西部的教育现状更需要我,所以我们就不能回江西工作了,对不起,有违爸妈的心愿了!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张小华听得耳朵嗡嗡作响,眼眶早已湿润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儿子也哽咽着补充说,恳请爸妈支持我们,您们就当我是女儿远嫁了吧!……

       母子俩终于哭出声了……

      最后,张小华说,让你爸决定吧,先挂了……

      王大山加班回来,听了老婆的转述后,很惊讶。没想到儿子居然大二就谈女朋友,更没想到儿子留在远离家乡的西部工作。谁叫咱们当初让他去那里上大学呢?!事到如今,逼他回江西工作,我们岂不是太自私了吗?况且儿子说得那么诚恳、在理。唉,就当是女儿远嫁啦!儿大不由父,但愿我们早日抱孙子吧!

      这一夜,王大山夫妇就像``烙饼''似的,翻来覆去,几乎没睡。

      王军和刘芳私下商量好了,三十岁之前不生孩子,趁年轻先拼事业。小夫妻俩订出五年奋斗目标,相互激励,相互扶持。一年两年,三年五载很快过去了。王军和刘芳辛勤的耕耘,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曾评过优秀教师,参加了市级和省级教学技能大赛,并双双获得市级一等奖和省级二等奖,成为本校最年轻的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

       但是,这些年,王大山夫妇更期盼的是早日能做爷爷奶奶。曾经几次试探过儿子,刘芳怎么还不生呢?!儿子的回答是:迟早会让您们如愿的!

      有一天,王大山接到儿媳刘芳的电话:我最尊敬的爸爸!王军让我出面告诉爸妈,我和王军又被市一中聘走了,这是一所省级一类示范高中,各方面的条件好多了,不过,在这样的学校工作,压力会更大,所以我们决定三十二岁生孩子,希望爸妈能够理解和支持!爸爸,我们买了一辆十八万的车子,是付全款的。在市中心还选了一套一百五十八平米的四居室楼房,十八楼,不贵,花了九十三万,不过借了点钱。爸爸,以后您和妈过来一起住也宽敞的。爸爸,没让您们早抱孙子,我们深表歉意!您们放心,一定会让您们如愿的!我保证,不管生男生女,一定生二胎!

      儿媳说的一字一句,在理中听。

      王大山激动得双眼湿润,清了清嗓子回答儿媳说,你们好样的!但愿大家都如愿!

作者简介:

刘质盛,吴村镇前村村人,农民,曾当过多年乡镇中学语文老师,后长期在广东等地打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