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香气,帮你成为孩子更喜欢的妈妈

 卿芳堂 2021-07-27

暑假马上就要来了!

孩子们开始抛出各种愿望清单

去哪里吃好吃的

到哪里去旅行

看什么剧

有什么新上映的电影

邀什么朋友在家开什么party

…………

而所有项目背后都隐藏着温情脉脉的潜台词

——爸爸妈妈和我一起!

孩子整日在家的假期,常常让许多父母抓狂,原本就已经在工作生活的夹缝中疲于奔命,假期一来感觉又凭空增加了一倍不止的工作量。

可每每到了夜深人静,看着孩子睡梦中恬静的小脸,又不禁满怀歉疚地想起那句育儿箴言——最好的养育是陪伴!

名言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我们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我们努力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可我们的“陪伴”大多数时候大概都是这样的吧!

陪孩子,心里却想着白天的工作疑虑、人际纠结;陪着下棋,眼睛余光却瞄着手机、电脑……貌似时时刻刻陪伴孩子,眼耳鼻舌身意却都在缺席。

孩子烦躁、易怒、心不在焉,妈妈就下意识地责备;被孩子没完没了地缠着,又抱怨孩子怎么这么磨人。其实,每到孩子磨人时,我们是否想到,看看自己有没有窝着大团的情绪,阻隔住和孩子真实的亲密呢?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专心,缺乏专注力,可是试着反观,自己在和孩子相处时,是否足够投入专注呢?专心的品质是一件礼物,源自父母的言传身教。而只有高质量的陪伴时间,才给到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观察模仿的机会。

孩子的幼年,高质量的陪伴非常重要。陪伴的力量,会缓释在孩子终生。

把陪伴当作一种“得到”而不是“付出”

你认为陪伴是一种付出吗?如果你认为陪伴孩子是一种付出,那么即使你嘴上说不需要回报,内心实际上是有渴求的。

比如,有些妈妈就会抱怨,我每天不管多忙,都会抽一段时间陪孩子,我觉得他应该是很有安全感了,可为什么我偶尔需要工作一下,让他自己玩会儿的时候,他还是不肯呢?这样的抱怨,难道不是在向孩子要求回报吗?

你觉得自己每天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陪了孩子,孩子就理应因此具有安全感,理应在你忙的时候,回报给你一段乖乖的自己玩的时间。

可是,换个角度想,当你在热恋的时候,你会觉得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陪伴男朋友是一种付出吗?应该不会吧,因为那是你自己的情感需求。对方也能感觉到你和他在一起时很快乐。你也不会因为这个“陪伴”而要求他回报你什么。

如果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把“爱和陪伴”当作一种“得到”而不是“付出”,想必妈妈会无形中更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当这种“珍惜”的感觉传递给孩子时,孩子接收到的来自妈妈的爱的信息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跟随而不是指导,在陪伴中做个笨妈妈

妈妈是为了要教给孩子一些知识或做人的道理才抽时间陪伴孩子?还是就是为了“陪伴”孩子,就是想和孩子在一起,只要“在一起”做什么都行?

后者就有点像热恋中的情侣,基于爱所以在一起,所以相互陪伴,如果是这样,妈妈很自然就会处于一种“跟随”的陪伴状态,而不是“指导”。妈妈也会自然地去理解孩子,而减少批评和指责。

在传统文化里,父母总是要显得比孩子强大,比孩子渊博,比孩子懂得多。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总会觉得自己很笨,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事实上,从生物发展的角度来讲,后代是要胜过前代的。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给后代以自由的思想。因此,父母需要思考的是,在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和给孩子以自由的思想之间,我们到底想要哪个?

在孩子面前,妈妈最好不要表现得太聪明,不要表现的什么都知道,有时可以故意被孩子吓一下、故意被孩子骗一下,总之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切忌做高人。

那么教孩子点什么的方式就真的不可取吗?也不是,只是妈妈需要在“教”孩子的时候,掌握一些技巧。最理想的状况是,能够在孩子表现出需求某种知识或技能时,再教给他,而不是妈妈主导,以妈妈的喜好去判断该教给孩子什么。如果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想要学些什么,妈妈以孩子不排斥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要总摆出权威的态度,事实上,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是权威,这是事实。孩子本能也知道这件事情。我们就不需要用态度再去证明这一点了。孩子会本能向我们学习和求助。

如果我们某些时候可以在孩子面前示弱一下,孩子就不会对我们的权威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孩子在真正需要向我们求助的时候,就会更愿意向我们求教。

这些香气,帮你成为孩子更喜欢的妈妈

陪伴孩子,即使只是宅在家里,环境和氛围也极其重要。研究表明,那些在成年后还喜欢回家,常常回到父母身边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家”在他们的心中是“美好、舒适和安心”的地方,让他们忍不住想要回归和寻求。

香气不仅仅可以营造舒适美好的环境氛围,也能影响妈妈和孩子的身心,让亲子关系在香气的萦绕中不知不觉更加和谐和亲密。不信,你可以试试呀!

丝柏:换位孩子的视角

“代沟”的产生,来源于亲子双方的差异。每个人的一生似乎都是过一段忘一段,很难以“大人”的视角,理解“孩子”的行为,即使我们也曾经那样走过。

丝柏的时间感,可以帮助父母唤起过往的记忆,回想起自己经历的童年。能够帮助父母更好地与孩子产生共情,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急不得,需要时间。

当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就更容易用理解和宽容去陪伴。而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也就更愿意向父母诉说和求援。亲子关系自然也就更为亲密了。

近些年,谈到亲子关系,爱与自由总会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频词。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爱的表达”的重要,当我们逐渐尝试给予孩子更多“尊重和空间”,相信我们可以不必在多年后承受被孩子怨愤“父母皆祸害”的心酸,能收获亲子关系中更多的亲密和理解。

德甘&薰衣草:爱

德国洋甘菊,非常适合用于处理亲子关系问题。其中含有的母菊天蓝烃成分,其分子结构类似母子相拥的形态,不仅具有强大的消炎和抗敏作用,还能有效安抚神经和消化系统,就像妈妈无微不至的呵护。

薰衣草更是被誉为”妈妈油“,强大的安抚力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多元的疗愈力就像来自妈妈百变超人般的细致照护。让孩子可以得到足够的安全感,获得来自于妈妈的力量。

快鼠:给爱更多的自由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妈妈不仅仅要学会爱,还要懂得在适当的时间得体退出。即使是“爱”,也不能没有节制地给予。给孩子留下自由呼吸的空间,是做妈妈的智慧所在。占有和掌控,只会把孩子推离妈妈身边。机智地引导,及时地帮助,和懂得保持距离地观望,是孩子对妈妈的期待。快乐鼠尾草,给妈妈适度放手的勇气,让亲子之间的爱,能够流动,自由呼吸,有氧滋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