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游三代 |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

 同聲相應 2021-07-27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为殷商流传之书迹;

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

素被人们认为是最早之书迹。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

看看游寿先生如何论证

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这样的提法,如历史教材(单位自编)、文字史、书法史等,甚至史籀也说从甲骨文出来的。事实是这样吗?甲骨文出土只有八十年历史(1899年),学术界定名大概是:“龟甲文字”、“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因为是殷墟出土,内容是卜问决定各种的记录,称“卜辞”,又称“契文”(刻在甲骨上)。是殷代奴隶社会史料丰富的档案,解放以来甲骨文研究,对殷奴隶社会形态,以及天文、气象、物品已有大量著述。

甲骨文于殷墟出土,只是盘庚迁殷以后到纣灭亡一段时间档案,奴隶社会史巫卜问记录集中在一个地方,一定时间埋藏起来(1936年的小屯进行殷墟十三次发掘报道),甲骨文是青铜时代一段时期的一种记事文字。由于青铜时代在我国历史相当长,略为介绍一下青铜器及文字关系,说明甲骨文不是最早文字。

铜时代,周代人已说夏禹铸九鼎(《左传·宣公三年》), 虽然现在考古还未发现夏代人定居所在,也难断定哪种是夏代铸造的青铜器。而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制造技术精美磅礴壮观,它是经过一段历史,不是在殷代勃然兴起的。这些造型、图案精巧复杂,而铭刻极简单,只有一个图形,如鸟、象,或一器形,某种事物,如醋酒、俘虏,或工具,不外象形、 指事,或是专业族徽。后来有甲子干支字,再后有父、妣、祖、兄等字,到有动词的作字,青铜器铭文才成一句语言,能说明问题。有些殷墟出土铜器,铭文简单,上有族徽,下有为父祖某铸器。

甲骨文是成熟语法,似《易》,《诗》之雅、颂,如 “其雨,不其雨。王伐土方。土方亦出,牧我西鄙田。王田往来无灾。”等等。甲骨文是容易读的,不像《尚书·盘庚》篇佶屈聱牙。如善斋青铜器中,有一方《我鼎》,可能与甲骨文同时,都是述大祭祀,祖妣乙丙父丁等,依次排列。这就说明在上千年的青铜时代,而甲骨文只是一小段,不是“最早文字”。况且近来彩陶发现已有简单文字了。

青铜器铭文有上千年历史,在西周初到中期文章、书体变化,春秋以后列国文化发展变化直到战国、秦统一,这些史官、祝巫恐未必受殷代祝巫直接传授,怎能说是籀文从甲骨文变来?这一提法更不合事实。

由于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刀刻在甲壳、骨版上的,它的书法是劲直,虽然发现有朱墨写的骨壳,而与今文的蜡模翻铸不同。不过西周初期青铜铭文和殷代青铜器有部分相似,西周中期以后圆转用笔。 春秋以后,列国文化发展又有变化。文字发展、改革、统一经过是长久复杂的,此处不多谈了。

 

文章选自《清风流响——游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2006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