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知:弯道超车?车路协同成中国自动驾驶突破口

 车界清凉油 2021-07-27

近几年,自动驾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虽然完全的无人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比较远。但是无论是国外的特斯拉,Waymo,还是国内的百度等时不时的总会有无人驾驶车辆上路实测的各种消息,有好的比如某无人驾驶安全行驶过了多少多少万公里,某无人驾驶开上五环了,也有不好的比如xx自动驾驶又撞死人了。

就目前看到消息,绝大多数无人驾驶的解决方案都是集中在汽车上,就是想尽各种办法让汽车来适应现在人类的交通环境。从实际路测的技术水平来看,美国依然处于领先阶段,比如特斯拉已经实现了很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实践经验无疑也是最为丰富的。虽然特斯拉多次出现过自动驾驶死人事故,但是人家毕竟已经积累了数百万公里的实际道路里程,国内内自动驾驶研发大多还处于实验道路阶段,距离向消费者交付带有更高层次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辆依然有不小的距离。

至少从现阶段看,中国的自动驾驶还是处于追赶阶段,有没有可能弯道超车呢?

在车辆自动驾驶方面困难很大,但是我们之前也和大家分享过,最终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一定是两条腿走路,车和路同时进步,而中国在车路协同方面确实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

前不久,新华社报道了蘑菇车联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方案,其中一镜到底的暴雨行驶场景,引发行业热议。在视频中,暴雨让视线可见度已经很低,自动驾驶车辆在安全员的监督下关闭了雨刷,仍旧能够在全场景的极端环境下运行。

这个场景发生在国家级智慧交通示范基地——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的国内首条5G商用车路协同示范路,该路段全长7.2公里,共有18个路口,交通环境复杂多样,不仅混合了大货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甚至还有临时搭建的核酸检测站等路障,而流动摊贩的不确定性更形成了挑战。

在如此复杂的开放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挑战可想而知,但是有了车路协同的加成,感觉自动驾驶真的要来了。



无保护左转

自动驾驶无保护左转

在车流不息的道路上,从右侧变道到左侧车道,然后在没有红绿灯和保护措施,甚至对面也有来车和右转的情况下,非常顺利的实现了左转弯,是不是感觉比有人驾驶还利索。

这种左转需要对路口各个方向道路环境及车辆乃至行人信息的全方位把控,仅仅靠单车上面的感知系统是不够用的。但是有了车路协同,借助智能识别道路设施的辅助,自动驾驶车辆就不需要自己具备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根据接收到的实时道路信息和本车情况结合共同决策这个左转弯才能完成的这么利索。



车速引导绿波通行

在接近路口时,车载终端上自动出现了红绿灯倒计时读秒,显示还有26秒红灯将变绿灯,但是这个路口的红绿灯并没有倒计时装置,车载终端上的倒计时无疑是通过车路协同获取的信息。

然后,车辆根据这个数据控制调整车速,最终在即将通过路口的时刻,信号灯刚好从红灯变为绿灯,平顺通过,犹如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一样,这就是车路协同引导自动驾驶所实现的交通控制技术革命性的改变。



逆行借道绕行避障

自动驾驶车辆途径的一个特别路段,正向行驶车道上设置了4个临时搭建的核酸检测站,周边还加设了密密麻麻的一米栏。这种“障碍”很复杂,仅靠自车的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是难以精准识别的。而且就算是识别到路障,自动驾驶也要面临一个两难选项,是停下不动还是从逆行车道绕过路障(逆行车道借道行驶对于自动驾驶是一个很tricky的判断,基本上是必须要驾驶员接管的情形)。

有了车路协同问题就没那么复杂了,道路智能系统会引导自动驾驶车辆从逆行车道借道绕过路障避障,然后回到正向车道上,So Easy。



车路协同降低了自动驾驶的难度


车路协同的路径是全局性方案,通过共享路侧设备,可以以较低的硬件成本规模化实现车辆的智能化改造,同时降低运算设备负担,场景、路况等数据的共享又可以有效缩减开发和验证的工作量和强度,是当下最具可行性的思路。

智慧交通AI云平台

车路协同落地方案对于中国自动驾驶的意义在于,智能道路系统的改造升级是一项很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而说到基础设施建设,号称基建狂魔的“中国”敢说第二的话,谁敢认第一呢?

单车自动驾驶我们也许追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搭上车路协同,舍我其谁!

让聪明的车跑在智慧的路上,自动驾驶变得未来可期。对于中国来说,车路协同也成为我们在自动驾驶方面弯道超车的突破口。

近期精彩内容

比38号还能烧钱的十万公里双车耐久性拆解测试

随手拍违章重出江湖,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终见轻量化,再聊哈弗H6的油耗到底有多高?

1.5T涡轮增压又省油又能干,2.0自吸真不行了?

聊聊刹车用得少和驾驶技术高之间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