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日书事

 素心人的事 2021-07-27

假日书事

“烟花”还未消散,依旧满城风雨。

原本就喜欢宅在家中,此时又多了无数条谨慎出行的理由。打好一周坚守不出的提前量,菜米油盐酱醋茶,供应充足。即便临时有所需求,盒马下单,应有尽有;若想偷懒,还有外卖,风雨无阻。当然,我还是很享受亲自下厨的那种充实和踏实。

比下厨饱口腹之需更让我拥有充实和踏实的成就感,便是读书了,也只能是读书。或许,还可以将“写作”与之并列。

虽说放假居家,只是摆脱了工作,却又有无数家务缠身——尤其是女人,想要有独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谈何容易。每日只能在做饭、洗衣和其他家务琐事的间歇中穿行,捡拾光阴的碎片,拼凑几段字、几首诗或几页书。

如今已能稳妥地建立这样一种秩序,即在不与家务冲突前提下的有限自我时间和空间的独立。

不去奢求撇开世俗烟火的纯粹的诗书生活,原本也是世俗中人,读书和写作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分精神寄托,葱郁的烟火生活才是无穷诗意的源泉。

但多数时候仍需要足够的自律做支撑。

我给自己规定了阅读计划:上午抄写背诵唐诗,长诗每日一首,短诗尽情在一小时之内随意几首。午睡醒来,读几页《南渡北归》;晚上如没有集体活动,继续《南渡》。所谓的集体活动,包括喝茶,看奥运赛事,看电影或纪录片,有时就是纯粹的闲聊。

我的写作时间多半都在下午茶结束后、做晚饭之前的一个半小时里。

今夏没有规定阅读进度,也许这就是从容?阅读真的不是为了快速到达某个终点,而是享受这个过程,手指捻过书页时的那种细微得不易觉察的声音,以及心灵深处无需言说的一些共鸣。

二三十岁的时候,偏爱散文和诗歌;四十岁开始,钟情于小说和古典文学,着实花功夫背了几本诗词和先秦经典。而今的四十多岁,有了先前的诗书积累和生活阅历的积淀,越发能够静下心来读一些浑厚的历史著作了。

阅读一本书,不要急着读完它,享受每个字、句子、段落。阅读能给生活带来许多种可能性,使得寻常日子的每一天都充满期待和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